东沙河卫生院公卫服务汇报材料

2020-03-03 03:37: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东沙河镇卫生院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上午好!

为提高我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和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根据滕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院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来抓,精心部署,扎实安排,稳步推进。经过两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并能较好的运转。具体工作如下:

一、调整思路 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在卫生工作中的地位。

2010年,初步建立市、镇(街)、村(居)分级负责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投入保障、责任考核机制。到2011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全面落实疾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肠道传染病、肺结核、肝炎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常见慢性病综合防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信息监测、报告制度,提高对农村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紧急应对能力。

(二)加大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调整、充实执法力量,完善卫生、公安、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安监、环保等部门信息共享、互相支持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三)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充实调整市健康教育所,达到人员、房屋、设备、经费、职责相配套。落实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充分运用“八个一”(即办好一个栏目、上好一堂课、每户一本书、每个村(居)设立一个健康教育咨询点、每个村(居)建立一个卫生知识宣传栏、每个村(居)放映一场宣传卫生知识的电影、开展一次全市妇女病查体、每户建立一份农民健康档案)的干预措施,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四)积极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逐步推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

(五)提高农村妇幼保健水平。加强农村妇女婚育保健、生殖保健和常见疾病防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六)加强村(居)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完善“二证”、“四制”、“四统一”管理内容,依法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完善村(居)卫生室综合目标管理方案,制订各项业务工作标准,组织开展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七)做好农村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公安、卫生、人口与计生、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及镇(街)之间流动人口信息的交流。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落实对肺结核、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患者的查治和管理措施。

三、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一)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主任,宣传、总工会、妇联、残联、发改、财政、人事、教育、建设、劳动、农业、人口计生、环保、公安、民政、安监、卫生、工商、质监、药监、畜牧、爱卫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 具体负责全市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规划制订、组织协调、目标考核等工作。

(二)各镇(街)要成立由分管镇长(主任)任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各行政村(居)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镇(街)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各镇(街)要确定一名正式在编人员为公共卫生联络员,具体负责日常联系、协调等工作。

(三)各行政村(居)组织落实本村(居)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任务,督促村(居)卫生室、个体诊所履行公共卫生职责。

四、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一)通过调整布局和优化配置,建立健全以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为指导、镇(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居)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市直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应依法履行公共卫生工作职责,承担对各镇(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精神卫生、村(居)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等工作的指导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二)各镇(街)卫生院承担本辖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职能,向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镇(街)卫生院的基础上成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站,明确一名站长(副院长级别)和1—2名副站长,在院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站建设标准由市卫生局另行制订。

(三)每个行政村(居)至少配备一名农村公共卫生协理员,具体配备标准为:1500人以下的村(居)1名,1500人以上的村(居)2名,3000人以上的村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人数,但最多不超过4人。公共卫生协理员可由乡村医生等熟悉情况的人员通过培训后兼任。农村公共卫生协理员在村(居)委会的领导和镇(街)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站的管理指导下,具体承担本村(居)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协助处理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开展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日常工作。同时,要将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等逐步纳入村(居)卫生室服务内容。

五、工作要求

(一)各镇(街)要充分认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列入综合考核内容,在设施建设、设备配套、政策措施等方面予以支持,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卫生部门要制订全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案,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各镇(街)要逐步增加公共卫生经费投入,确保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配套经费投入。对担任村(居)公共卫生协理员的乡村医生,按照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助,所需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解决。

(三)严格农村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准入制度,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比例。实行考核聘用和动态管理制度,坚持把优秀人才及时补充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有计划地培训镇(街)、村(居)两级公共卫生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层层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服务数量、质量及农民满意度等指标情况确定考核结果,并与有关人员奖惩、经费拨付直接挂钩,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使农民充分享受到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五)抓好五项工作

1、抓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是省政府对我市政府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卫生局把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各医疗单位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中心,制订农民健康体检实施方案,配足配齐体检人员和体检设备,早上6点钟开始上班,不分休息天,进村入户,开展体检。同时能协助镇乡政府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在体检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努力把握好质量、数量、进度三个环节,确保了体检质量,较好地完成了农民健康体检任务。截止2007年10月25日止,全市共体检615875人,完成总体检人数81.2%。共查出病人数69078人,病人检出率为11.22%,其中高血压35586人,糖尿病1669人。省政府对我市政府农民健康体检率的考核指标为80%,我们力争通过1个多月时间的体检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85%以上。

2、抓好农民健康教育工作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个新生事物,老百姓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上有误区,防病知识缺乏,为此,我局加大投入,努力抓好农民健康教育工作。一是投入19万元资金在全市390个行政村统一安装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免费提供宣传资料,每月一换;二是统一编制了《农民健康知识读本》25万册,由联村责任医生发放到每家每户,资料覆盖率达83.3%(包括城市居民户口);三是创办了《东阳健康报》、《东阳卫生》等报纸期刊,免费发送至各村(居委会)老年协会,实行健康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四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知识讲座,卫生局组建了健康教育讲师团,到各行政村、社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联村责任医生进村入户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深受群众欢迎。

3、抓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市建成示范接种门诊4家,新申报4家,规范接种门诊15家,合格接种门诊27家,“四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灰糖丸)全程合格接种率达到95%,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5%;二是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2007年1—10月结核病就诊726例,确诊341例,其中初治菌阳病人225例,复治菌阳病人36例,实施了初治涂阴活动性结核病人免费治疗政策,结核病防治率均达到规范要求。三是积极做好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宣传,建立9个HIV初筛实验室。2007年1—10月

累计检测41425例,积极开展艾滋病母婴组断工作,开展产前艾滋病抗体检测14097人次,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服务,接受咨询1328人次。四是落实血吸虫病防治任务,全市共开展查螺村86个,投工2868工,查螺面积105.79万平方米。完成流动人口监测5027人。五是开展了精神病综合管理试点工作,较好地完成卫生监测区各项工作任务。六是全市390个行政村的460个公用水源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检测,完成了全市农村厕所入户检查,同时加强了狂犬病、布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4、抓好妇幼保健工作

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妇幼保健各项业务指标全部达到省、市考核指标要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85%,0岁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8.1%,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7%,孕产妇死亡率为14.07/10万,通过了省妇幼卫生监测点单位考核验收和市计生服务项目合格验收。新创妇保规范化门诊3个,儿保规范化门诊4个。

5、抓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根据《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保障参考标准》的要求,在全市设立了7个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加大了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规范了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提高了执法的公正度、透明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深化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金箭系列行动”,持之以恒地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贯彻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做好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近几年来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系方面。公共卫生管理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别镇乡(街道)领导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还不够重视,责任不明确。与医疗机构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有时工作有脱节。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因缺乏经费补偿机制,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财政保障方面。虽然近几年市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财政对卫生的投入还不足。一是因为药品价格的下降和财政对镇乡卫生院基本建设、设备和人员经费投入不到位,许多镇乡卫生院已负债经营,镇乡卫生院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根据我市“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我市18个镇乡应设立1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已有75个,还要新建二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的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还需按标准进行装修改造,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新建和改造都需要财政的投入。三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山区镇乡卫生院,目前还有部分卫生院尚未配备救护车,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四是卫生强市建设,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需要财政保障。

(三)服务体系方面。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全市规划设立1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只有75个,网底不实,目前许多工作都在超负荷工作,影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进度和质量。

(四)人才培育方面。一是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匮乏,特别是山区镇乡生院,

因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交通不便,大部分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去山区工作,留不住人才,现有的卫技人员全科医学人员少,低学历的多,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二是工作任务和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许多卫生院因付不起人员工资而不敢招聘工作人员,而只好加大每个人的工作量。三是缺乏山区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激励机制和政策扶持机制。

(五)工作开展方面。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原有的中心卫生院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较强,工作进展较快,而新组建的镇乡(街道)卫生院硬件设施、软件管理等方面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进度较慢。联村责任医生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知识结构没有根本转变,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四、2008年工作思路

(二)继续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2008年将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控制医疗费用,积极探索单病种收费机制,严禁大处分、滥检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力争2008年体检率达到50%以上,确保体检质量和进度,对健康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对查出的疾病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认真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以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惠及百姓”为基点,以省政府确定直接面向农民的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建立健全市、镇乡(街道)、村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依法履行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建立健全联村责任医生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保证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

(六)继续抓好疾病防控和妇幼保健工作

重点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省级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创建活动,规范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机制,遏制发病率。全力做好艾滋病、病毒性肺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积极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糠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精神卫生的管理。积极探索新时期妇幼保健工作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重点抓好孕产妇管理和高危孕妇的管理,大力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七)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以7个卫生监督执法中队为依托,重点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确保农村食品卫生安全,把食品卫生、医疗市场和职业卫生等作为卫生执法的关键领域,加强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坚决打击非法行医,确保人民群众就医安全。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卫生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特别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任重而道远,我们恳请市人大常委会能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心医疗卫生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整改落实。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指导下,这

项利国利民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一定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谢谢大家!

卫生院公卫工作计划

公卫服务工作汇报

某卫生院公卫计划doc

尚河卫生院公卫工作计划

长流乡乡卫生院公卫总结

爪营卫生院公卫工作总结

公卫服务考核方案

公卫检查汇报材料

东沙河财政所工作总结

某镇卫生院公卫质控制度

《东沙河卫生院公卫服务汇报材料.doc》
东沙河卫生院公卫服务汇报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