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1

2020-03-02 03:06: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4、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小故事,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上一课的学习情况。

1、请写出故事的名字。(《三顾茅庐》)

2、请写出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刘备 诸葛亮

3、听写词语: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茅塞顿开

4、你能试着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5、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板书:三顾茅庐)从课题我们知道刘备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可是前两次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那他有没有见到诸葛亮呢?(见到了)那刘备的心愿有没有实现呢?诸葛亮有没有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被称之大贤,想请他出山的人很多,那么刘备是以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也感动了我们呢?出示第一自然段读。(突出诚心诚意)齐读。

(板书:诚心诚意)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大声读课文

二、三自然段画出刘备言行的语句。

2、再一次默默地用心地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

三、交流学习所得(感受刘备的求贤若渴)

1、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你就不要去了!”

(2)你们知道张飞是何许人也?谁原做一次“猛张飞”,读好张飞说的话?

(3)可是捆得来他的人捆不来他的心啊!“得人心者得天下”猛张飞不懂这个道理,可刘备知道,刘备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4)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简单介绍“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是啊,刘备和张飞是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结拜兄弟,可是今天,刘备竟然为了谁而斥责自己的兄弟?(诸葛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5)张飞的鲁莽和刘备的真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能衬托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这种对比衬托的写法,我们也可以用到自己的日记和作文中去。

(6)有感情的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出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1)刘备他们为何不快马加鞭,扬起一路灰尘赶马到草堂前,而那么早就下马步行呢?(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

(2)同学们可能有所不知,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当时的刘备是一方诸侯,而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但刘备却对诸葛亮行如此大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意) (3)谁能读出刘备的诚意,谁就是小刘备

B、出示:“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恭恭敬敬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你体会到什么?

(2)“恭”字下面是什么?“恭恭敬敬”的站是怎样站?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诸葛亮在舒适温暖的床上高卧不起,刘备却在春寒料峭的门外恭恭敬敬等候,等了多久?(半晌再加一个时辰,大概两三个小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才26岁,而刘备已经46岁,也就是说,刘备整整长诸葛亮20岁,按年龄和辈分,他完全可以做诸葛亮的父亲,然而刘备为了请他出山,竟然做到如此地步,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和他的谦恭)

3、学习第4自然段。

那么,诸葛亮值得刘备为他如此诚心相邀吗?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是一个比喻句,它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茅塞顿开”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恍然大悟)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比如: △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老师或同学的指导会让你_______。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父母或老师的一番话会使你_________。 而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刘备(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四、读第五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1、刘备能得到这样一个旷世奇才让他兴奋不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引读——老师再送给你们一个词:如鱼得水。

2、这份鱼水的情谊,让诸葛亮对刘备死心踏地,诸葛亮竭尽毕生所学辅助刘备。你知道他出山后都为刘备打了哪些胜仗?(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计、草船借箭„„)最后还建立了蜀汉王朝,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写话练习:

1、师:可见,卧龙先生不是浪得虚名,他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样的结果书上是有暗示的,你知道在哪里么?

2、学习刘备在前往隆中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

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 指名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

师小结: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

3、隆中美不美?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美?

交流:写了哪几个景物?它们各有那些特点?读出美感。

4、师:我们也来写一处景色!

(你最想写哪一处景色?这一处景色有哪几个重点景物?它们各有那些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如有必要,减低难度,出示填空,生练填空再模仿写。

交流学生片段练习,点评。

六、总结:

1、同学们,刘备用“诚”唤醒了沉睡着的诸葛亮,用“诚”让诸葛亮拥有了无穷的力量,用“诚”让诸葛亮驰骋沙场,报效国家,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呀!

2、《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部历史巨著,去领略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去感受那一幕幕恢宏的历史画卷吧!

七、作业:

1、完成习作。

2、拓展阅读:读一读《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诸葛亮

诚心诚意 尊重人才 旷世奇才 雄才大略

如鱼得水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故事梗概

三顾茅庐读后感

《三顾茅庐》说课稿

三顾茅庐小品

《三顾茅庐1.doc》
三顾茅庐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