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

2020-03-02 05:06: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一直思索作者将这本书起名为《平凡的世界》的含义。读完后我终于明白——平凡,是普通至简,是朴实无华的生活的最好形容,不虚美,不伪善。一切都是那么简单,一切又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平凡的情感,这是一种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我不禁会想,是呀,我也有过这样复杂矛盾甚至以为很独特的情感,原来你我皆有,就是如此平凡。世界,我起先认为这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夸大,明明是一群人的生活,或者进一步说是人生,怎么能比喻为世界呢?其实不然。对一个人而言,正是他的生活构成了他的全世界,一个个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和谐的统一,就能视为一个世界。

认真读完《平凡的世界》,让我看见了从心底折射出的一个世界,折射出的人性,折射出的内心。

人物浅析

生活没有如果。书中人物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也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他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少平:

在我看来,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里最核心的人物。因为只有他的存在能将人的坚韧和生命的韧性书写得淋漓尽致。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写的是孙少平这样的青年,但绝不是只一个这样的青年——“是的,他在我们的时代属于这样的青年:有文化,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似乎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 件,同时也 放弃最主要的 精神追求;他 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 但又竭力使 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是的,他内心像是同时存在着冰与火。火的热情让他对未知的一切感到新鲜而又痴迷 冰的冷静让他看清生活的不易。

从一个“*”时期的高中毕业生到一个揽工汉,再到有一份正式工作的煤矿工人;从敢于追求自己和晓霞的幸福,到永远失去这个唯一的、与他有精神上的共鸣的知音,他用自己短暂而宝贵的青春体尝了人生中多少道坎,以至于他的整个灵魂(人格)已在炼狱般的生活的打磨下出落得刚毅、顽强,犹如一块淬火后的钢铁变得更加坚毅,反抗苦难、超越苦难的心又将这块“钢铁”镀上了金边,让它能在一堆大同小异的钢筋铁钉中闪闪发光。 霍达曾在她的文章中写道:“人们哪,不可动摇的是心中的信仰,各自为着神圣的信仰而献身,走向生命的归宿”。令人可贵的是,正是心中的信仰让孙少平成为了这个平凡的世界最不平凡的生命——他有追求,追求知识的甘露灌溉心中贫瘠的土地,追求自由思想的火花点亮黑暗下的路,追求生命的独立、人格的崇高、灵魂的深度。正是因为这种追求,因为心灵始终的崇高与自豪,才可以让他年轻的血液如此沸腾和激荡,让他的少年意气指引着自己青春的梦想和方向。他坚强而自尊地活着,这就是生活的强者。他坚强而自尊地活着,越来越能直面生活风雨的洗礼,越来越能在现实中感悟生命真正的意义。

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始终伴随着他,犹如或大或小的苦难始终伴随着他,成为了他高低起伏的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感谢孙少平,他完美地诠释了这样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晓霞:

这是一个能真正读懂生活、定义生活的女子,更令人欣赏的是对她爱情的看法和她对本心的清楚认识。书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喜欢孙少平的正是他不伪装自己,并不因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得没有意义。她看得出来,少平甚至对苦难有一种骄傲感——只有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人才会在精神上如此强大”。她是少平的精神导师,是与少平能在情感上互通,在精神上达到共识的人。独到的见解、敏锐的视角和超凡的判断力使她完全符合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新青年的形象。从她一个人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群人的身影,他们合在一起,就像是能刺破黑夜的黎明之光,从某一个小口子开始,一点一点撕裂阴霾。那个旧的中国,就在千千万万个田晓霞的推动下款款向前,洗亮了黯淡的心灵,褪去了破旧的外衣,由内而外地改变着——因为越来越多的思想觉醒者,所以中国才能迎来崭新的面貌。

年轻的田晓霞还没来得及将她和孙少平柏拉图式的纯美爱情淋漓尽致地展开,就永远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生命在无情洪水面前被轻易地洞穿,但灾难也让我们领略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长存。我们不会忘记,她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一直都在努力地张扬着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

主旨浅析

纪录片《路遥》制片人吴建荣评价《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他打开了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对我来说,读《平凡的世界》,就是读的一种真实、人性和情怀。因为在作者笔下,自然就有生活的真实,美好的人性,温暖的情怀娓娓道来。

写真实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真实写照,它的可贵在于真实。

路遥写农民、写工人、写干部,写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最真实的一面,虽有不同,但其本质相同——要在这个充满了巨大变革的世界里活着,更要生活着!

路遥写农村、写小镇、写省城,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十年只是一瞬,然而当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时,就成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种真实的存在,成了那个年代的人不能丢失的信仰,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又无法把握的空想。

《平凡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呈现在眼前的小说世界,还是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通过它,让过去的人们留住回忆,让现在的人了解过去。唯有真正触碰到生活本质的人才能将真实呈现于笔墨间,以我手写我心,唤起读者的共鸣。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

人的尊敬和崇拜,只是因为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无论身在何时,身处何地。

写人性

人物始终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任何的时代背景、生活故事都是为了衬托和反映人物的性情与品格,以及彰显这些鲜活的生命里可贵的品质和精神,从而能够更好地关照现实。这部小说就是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尽管挣扎在贫困线上,自强不息的少安、少平两兄弟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其中,少安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少平极力融入城市,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从他们身上我分明看见了极具张力的生命之可贵、刚毅顽强的精神之可贵。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艰苦往事使他们的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

除此之外,在这平凡的世界里还住着勤劳朴素、忍辱负重的孙玉厚,善解人意、自强自立的孙兰香,热心助人、情感细腻的田润叶,忠诚、坚毅的李向前,勇于追求、感情炽烈的金波。作者赋予了他们人性的高度,更赋予了他们对人性美的赞美和敬意。甚至是略带消极色彩的乡土哲学家田福堂,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善于见风使舵的孙玉亭,傻子田二等,都无不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又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了人性的光彩。

我曾悲观地相信过:有什么样的生存境遇,就会相应的有什么样的生命轨迹。然而苦难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生命强大的内生力是不容小觑的。与其说是书中的这群人,倒不如说是路遥笔下的人性美教会了我乐观——生命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有什么,而在于你是什么。

写情怀

全书自始至终传达着一种朴素的感情,是作者对生活的土地、对笔下的人物、对丰富细腻的情感的眷恋,也是温暖的情怀。充满着大美与大爱。 这种情怀体现在作品处处展现的亲情与友情。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人间亲情的描写,还有美好的同学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乡邻之情等。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感让《平凡的世界》成为了一部温暖人心的小说,体现出美与爱的主题。这种情怀还体现在作者对作品中的人物寄予的同情心,和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的极大的尊重和认同。只是一种极为真挚的情感,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值得一提的另一种感情,是书中被赋予了内涵和被无比扩大了想象空间的爱情。尤其是少平和晓霞在杜梨树下近乎柏拉图式的恋爱,有沈从文边城之恋的干净纯粹,有张爱玲《爱》的清新明丽、充满诗意。

“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力的力量。我为我‘掏碳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最大的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晓霞日记里这段真情实感的剖白总让我想起拜伦的一句诗:“相对而视,每人就是对方的镜子,蕴藏在眼底的无限情深,化作闪闪发光的宝石”。尽管在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家庭地位也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从少平晓霞身上,我们有理由坚信:爱不是终日彼此对视,爱是共同瞭望远方。

然而,越是美好的事物,人们就越难接受它沉重伤感的一面。伴随着晓霞逝去的,是她与少平爱情的终结。我以为,作者之所以将爱情撕碎成悲剧,绝不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泪水,而是为了告诉人们:虽然悲剧和人生有一定的距离,但感知别人的悲剧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我们的人生。

最最伟大的一种情怀,是小说所传达出的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种具有“灯塔效应”的情怀俨然上升成了一种精神内涵,所以它能够撼动我们,唤醒我们,让我们了解过去,体察现在,凝视人心。

综述

读《平凡的世界》,我总会想起巴金先生笔下的《家》。看着少安少平两兄弟,我想到了《家》里高家大院的觉新和觉慧两弟兄。少安作为家里顶梁柱在生计面前的奔波劳苦和在爱情面前的自知而退让我想到了作为长子的觉新在生活面前的妥协,在爱情面前的放。同样,少平对知识的渴望,渴望改变生命轨迹的强大内生力让我想到了觉慧在新文化教育下的开放前卫和闯荡未知新世界的勇气。

相同的是,他们都在特定时代的特定约束下将生命的韧性与张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同的是,他们的身份与环境。我想这更能说明,即使身份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平凡的人仍在自己的世界里奋斗着,享受着。这或许是平凡的世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非凡的人生境界。

总而言之,在大变革时代,面对着整个社会的解放,两位作者都以自己的笔墨,将思想与见识的深度托付给了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用小说里的世界映射这个平凡的世界,用最朴实自然的文字彰显一代文人的意气与担当。

时常觉得人渺小如一粒尘埃,只是沧海一粟。“细想起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因此,大多数普通人不会像飘飘欲仙的老庄,时常把自己看做是一粒尘埃——尽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尽管路遥在小说中写道:“人处在幸福与不幸交织的矛盾之中,反而使内心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痛苦。看来近在眼前的幸福而实际上又远得相当渺茫。海市蜃楼。放不得抓不住。一腔难言的滋味。”但人有时正如俞平伯所言:“生命至脆也,吾身至小也,人世至艰也,宇宙至大也,区区的挣扎,明知是沧海的微沤,然而何必不自爱,又岂可不自爱呢。”

所以路遥从不掩饰他对生命的崇拜和赞美——“人的生命力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中才强大起来的。想想看,当沙漠和荒原用它严酷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时候,少女般秀丽的红柳和勇士般强壮的牛蒡却顽强地生长起来——因此满怀激情的诗人们才不厌其烦高歌低吟赞美它们!”

于是我惊叹于文字间传递的力量。读这样力透纸背的作品,能让人收获前行的力量。路遥笔下的句句箴言,或借人物之口,或以内心独白,或凭旁白身份娓娓道来。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境界随着思想升华,生命的意象随着思想扩大。

路遥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去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的原因所在——生无所息,奋斗不止。路遥懂得在看似生命绝望边缘寻找希望的开解,正如平凡的世界里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懂得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这不失其为一种传承,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如正知、正念、正能量,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

《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doc》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