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2020-03-03 15:31: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回归生活,以生为本

摘要:培智课程改革遵循“提高弱智学生的生存能力,遵循弱智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存的需要,挖掘弱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念,即培智教学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核心,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也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为了提高培智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就应该立足学生、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学会生活。

关键词: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 课堂高效性

“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智障学生在学习经验的迁移上存在较大困难,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教学,应突破教材的编排,变书面的抽象内容为生活的直观内容,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还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语文教学中,还应避免教师主宰,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学习知识,学会生活。在《饮料》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从而懂得生活,学会生活。赋予课堂生命和活力,让培智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一、案例描述

《饮料》一课选自浙教版《快乐生活》第四册第四单元生活语文板块的第三课。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三种常见的饮料“可乐”、“雪碧”和“橙汁”并认识相应的词语;会认读生字“可”,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知道可乐、雪碧和橙汁都是饮料,进行简单的说话练习。案例中我注重语言理解和说话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以实际生活问题为主题进行口语训练、生活技能的学习掌握,旨在既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结合我班学生智能障碍程度高低、层次不齐等特点的实际学习情况,我把学生分为ABC三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旨在因材施教,让各类学生皆有所获。

教学过程:

1.认识饮料,学习词语。

看实物或图片理解词语。展示各种饮料,让学生通过看、尝、想、说等不同的方式来认识各种饮料。通过对应实物说饮料名称,对应词语找出相应饮料,一来将课本内容形象化,让学生真正认识了常见饮料,二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识记词语、理解词义的目的。

2.生活语文,掌握课文。

在掌握词语的基础上,进行句式“、、都是 ,我都喜欢 。”的学习。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句式。接着去掉词语,请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在这个环节中,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提供学具支持,提出不同要求:A组学生补充词语卡片,B组学生补充图文配对的卡片,C组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补充图片看片。完成练习后,展示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联系实际,拓展练习。

在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把语文内容生活化,从而达到联系实际,掌握句式,理解内容的目的。为此,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饮料、水果、零食和玩具,请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的各种饮料、水果、零食和玩具名称,再用文中的句式来分类介绍。这样不仅真正学习了句式还巩固了课文内容,学会了许多表述的词,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智障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掌握知识、学到技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能在今后生活中学以致用。

4.作业布置,分类巩固。

请所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AB组学生用所学的句式介绍同类的物品,C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说说名称。

二、案例反思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何提高培智学校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1.以生为本,就要全面了解学生

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智力落后学生在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水平、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得饱”、“够得着”,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教学中应采取教学目标上分层、教学活动中分组、教学形式上分类、教学评价上有别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回归生活,就要兼顾课堂内外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生活语文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从而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作为一名培智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需求,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通过利用生活环境、模拟生活场景、指导动手实践等方式,把语文教学同生活细节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在生活语文教学中体验生活。在学习课文《饮料》之前,我和学生走进了社区超市,认识了常见的饮料、水果、玩具和零食,了解了不用区域的物品应分类摆放。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已有了生活经验,能为学生学习抽象的文本的知识奠定基础。

3.尊重学生差异,就要提供适切支持

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为每位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通过多种支持方法落实班级集体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从而提高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本课的“把句子补充完整”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需要分为三个层面,即词卡、图示文字卡、图片,这些支持的力度是一次递增的;在“我会分”这一环节中,提供了动态的操作性指导,让学生再一次体验教学内容,增加体验感,形成物品分类摆放的概念,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技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不同力度的支持,让他们都能参与课堂教学,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开放课堂

要确立、弘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首要的是要构建开放的课堂,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状况、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要不断的创建机会,并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地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尊重他们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如进行句式拓展训练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零食和玩具图片,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都在进行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需要开放才能具有活力,才能适应智障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培智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发展了,才是有效的教学;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了、提高了,才是高效的课堂。因此,只有以生为本、回归生活,一切为学生服务,才能使培智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实效而高效。

《回归生活.doc》
回归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