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德明吴氏宗祠

2020-03-02 13:00: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下德明吴氏宗祠

章秀元

邛水河源从枫木溪出发,浅唱低吟,一路款款而来,带着塘冲水车的古韵,到了下德明,即缠绵回环,浇灌着下德明两岸淳朴的民俗风情,地以物名,吴氏宗祠就坐落在下德明大寨的路口里。

吴氏宗祠应该是三穗县宗祠文化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宗祠四面围墙,祠身全部漆成朱红,从面朝马路的小门进去,宗祠中堂大门上方,“延陵堂”三字赫然入目,散发肃穆静谧的氛围。小门顶为翘檐,上饰红色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更显得宗祠的古朴悠远。宗祠正房前修一五尺见方圆形花台,一遒劲盆景长于其中,似乎在诉说宗祠的变迁。靠近花台的中堂前,竖立一四尺高石碑,记录宗祠集资修建内容。宗祠系全木结构,均为上等杉木,柱子直径约一尺左右,枋子后约三寸。全祠呈“品”字型结构,进深四五丈,中堂高约两丈,通面宽约六丈有余,整个建筑体现传统出正房与厢房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在中堂前仰望,可清晰看见让人想到历史与沧桑的文字。正梁左边,书写的是“宗支百世奕祀荣昌”,中间为黑白太极图,右边书写的是“根培枝茂源远流长”。落款为“前清云南补用知府署大定府知府光绪丁酉科拔贡周开中题”。从这些文字可知,吴氏建宗祠的美好愿望和宗族期待,在题写落款的内容里,还可以感受到德明村厚重的文化渊源。进入吴氏宗祠中堂里面,地上杂然相陈一大堆年代久远的砖头,每一块砖头都镌印“吴氏宗祠”四字,这些砖头有的完整或有的不完整,但这四个字却十分清晰,字体潇洒俊美。根据宗祠的功能,中堂即为担当祭祀祖先或训诫警示的功能,民以食为天,宗族传千年,而厢房即是担当仪式或活动之后歇息的功能了。

在上古时代,一般人是不能立宗庙的,宗庙为天子所有。“君子将营宫室,以宗庙为先,居室为后。”也就是说,在古代只有诸侯、公卿、贵族才能立宗庙,平民百姓是不能立宗庙的。而民间营造家族祠堂,最早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于唐末,宋代朱熹曾提倡建立家族祠堂,但不曾普及,直到明神宗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夏言奏准平民百姓兴建家庙或祠堂,始有以宗庙为祭祀祖先的记载。《礼记》记载:古代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因此,今天所见宗祠之古迹,以明代修建的宗祠历史最为悠久。发展到清代,宗庙兴建已成遍及城乡甚至海外之势。宗祠是宗法制度的象征,一般兴建于宗族聚居地。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宗族、族谱、祭祀是构成维系家族制度的三大核心支柱。以宗亲氏族为基础,多为一姓一族,也有一姓数族,主要以宗祠来维系其血脉的传承。在战乱时代,乡民聚族而居,旺族则修建宗祠,凝聚其血脉。家有家规,族有族规,多由先祖制定,后人共同遵守,载于家谱或立碑示训。族内推举德高望重者为族长,总理族内事务。宗祠里所展示的内容,除了祭祀、惩处、训诫、纷争外,还有升迁奖励之类。俗话说,人大分家,树大分枝。随着生命的繁衍,血脉的传递,家族不断发展壮大,加上外在其它因素而迁至异地,形成新的分支和宗族时,新的宗祠又兴建起来,形成民俗文化中独特的景观。

下德明吴氏宗祠的也是在这样历史变迁中兴建起来的,也体现着这样的宗祠文化内涵。民国三十八年,下德明吴氏各房族推举吴鸿恩为族长,协同各房长,筹划编修族谱和兴建宗祠。吴鸿恩耕读传家,商贾为业,良田五千余担,家资百万银元,可谓德高望重,组织领导各个房族捐资建祠。建祠者为下德明吴族,但集资范围还涉及到洞脚,白崇,美敏,岩寨,镇远革崇等各个房族,由此可见宗祠所具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及渗透力。吴氏宗祠兴建后,经历了“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多次运动,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仍保存完整。尤其是在“剿匪”时期,吴氏宗祠闪烁着民俗功能之外不可忽视的光芒。宗祠建成后,受伤的人民解放军在宗祠里休养,受到下德明吴氏房族的精心照料而痊愈,继续参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某土匪二百余人即将袭击新生的滚马乡人民政府,获得消息的吴世禄立即召集参加北伐战争的吴世熙吴锡武等商议,为免遭途中土匪劫持,决定派草医吴世英以行医为名,去给滚马乡镇府报信,乡镇府立即率全体人员转移,一场危难就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帮助下转危为安。在吴氏宗祠的内涵里,这些叙述是平淡的,但言说的神情依然可以触摸到历史进程中鲜活的生命和滚烫的血脉,执着的依恋还在演义原汁原味的民俗往事,淳朴的情感依然在赋予新的文化符号而激荡后人。虽然宗祠在今天已经消失了宗法制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新农村,迎接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宗祠文化对于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团结协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往事不会苍老,民俗依然鲜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下德明吴氏宗祠就在这样的背景中怡然居住;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竹韵松风,下德明吴氏宗祠就在这样的图画中走向和谐。

(编校:万文才)

吴氏宗祠

罗胜吴氏宗祠

罗胜吴氏宗祠

陈氏宗祠

巫氏宗祠

黄氏宗祠致辞

康氏宗祠简介

肖氏宗祠对联

麦氏宗祠总汇

初稿李氏大宗祠

《下德明吴氏宗祠.doc》
下德明吴氏宗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