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委派制

2020-03-03 09:12: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会计委派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负责人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企业所有者主体缺位,投资代表人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产生了一些腐败行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企业权力约束制度来监督企业负责人的行为。有些企业搞了会计委派制的试点,用以建立会计监督为中心的企业权力约束制度,进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调整和改变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的现状。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监督,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维护财经纪律,可以称之为一次大刀阔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

一、会计委派制提出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顽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行会计委派制是通过对会计的逐级委派,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为所有者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

(1)实行会计集中委派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很多国家的企业就实行了会计委派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得到不断地完善,现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模式。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我国企业在与外资企业合资时,外资企业特别强调财务总监委派的事情,而且将其作为是否联营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已经加入了WTO,企业的对外经济合作会进一部扩大,经济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财务的监督和管理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合资企业中,作为控股企业是否自己委派财务会计人员,实质上体现了它是否真正掌握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主动权。过去有的企业与外资企业联营时,中方虽对财务有监督管理权,但没有严格委派会计人员,财务会计人员都是外方人员担任,因此那种监督管理实质上是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以致财务管理失控、资金流失,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2)实行会计集中委派是用机制、制度来理财的需要。一个单位的财务工作是否能做好,一般都认为取决于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其实不然,其根本所在还是靠机制和制度来进行监控、约束。从客观上来讲,财务会计人员是企业的员工, 1

经济利益都依附于企业,当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维护所在单位的利益、把所在单位的利益放在前面,也是人之常情。但在主观上,财务人员不能这么做,因此经常处于这种“难做人”的尴尬境地。实行会计集中委派就是从机制上来解决问题,把财务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和经济关系分离开,为财务会计人员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构建一个真正能实施监督和控制的管理平台。同时财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速度也会大大加快,能有效地克服会计做假账的弊端,使财务管理监督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会计委派制是健全、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由于监督力度不够,会计工作秩序不规范,管理失控,会计信息失真,伪造会计凭证,搞假报表、假决算,虚报或隐瞒利润,偷逃税收,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现象在企事业单位时有发生,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健全、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关系到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设顺利进行,这就要加强会计的基础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地位,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4)实行会计集中委派是加强财务监督、防止腐败的需要。从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腐败案件来看,不论是大案件还是小案件,其客观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控制手段不到位,以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实行会计集中委派,监督控制的对象、内容、手段都没有变,只是在机制上进行微调,把监督、控制的关口前移,而监督、控制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二、会计委派制的基本模式

第一种,财务总监制。财务总监制的受派单位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或大型集团公司,财务总监以股东代表人身份进入监事会,对出资人负责,独立行使财务管理监督权,并列席公司董事会。财务总监的工资、津贴及奖金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工资基金专户,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和发放。

第二种,直接管理形式。直接管理形式的委派对象为单位的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有的还包括出纳。被委派人员的来源,一是在原单位产生;二是在财政部门现有人员中选派;三是向社会公开招聘,委派部门为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遵循“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职能不变”的原则,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金、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和完善委派会计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和奖惩制度。

第三种,主管会计委派制形式。主管会计委派制形式的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

城镇集体企业及共有控股企业的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有的还包括出纳。被委派人员的来源主要在原单位产生,也有从其他单位选派。委派部门是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一般由政府发文,财政部门委派。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委派、分职任免”的办法,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任免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金、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

第四种,财会集中制形式。财会集中制形式是指成立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各单位在保持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提高管理效益为中心,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

第五种,“会计楼”形式。“会计楼”形式是把企业会计从内部分离出去,统一在“会计楼”办公,会计人员编制根据所属企业规模大小确定,一般为3-5人,“会计楼”人员的工资报酬由“会计楼”负责统一管理发放,类似于代理记账的会计委派制形式。

第六种,内部委派制形式。内部委派制的委派对象为各单位的会计、出纳。被委派人员的来源主要是原单位的会计人员,也可从其他人员中考核选拔。委派部门一般集团总公司。管理体制是会计人员持会计证上岗工作,行政由所在单位领导,业务由财务主管部门领导,其任免和调动则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被委派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成绩和考核结果挂钩。

三、会计委派制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

(1)会计委派制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会计委派制目前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并与现行的许多法规想冲突,缺乏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法律依据。现行有关法规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由单位领导任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单位领导人负责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领导,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同时规定了企业享有国家授予的理财和经营自主权。如何解决会计委派制与现行法规的衔接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由于会计委派制是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深层次改革,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委派会计进驻受委派单位后,外部监督力度加大了,必然会触动小集体利益和个人私利。因此,委派制的推行必然有一定的阻力,这要需要针对会计委派制这一会计管理体制的实行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2)会计委派制所代表的政府监督的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相矛盾。企业财务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实行会计委派而实行会计委派制,将会计人员独立于企业,会计人员不再对企业管理当局负责,而只对政府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经济效益好坏不再与会计人员发生直接联系。由于缺乏经济利

益上的驱动,会计人员将不再愿意参与预测、决策等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这违背了会计本质。

(3)会计委派制不能超脱代理关系的局限性。实行会计委派制的会计人员同样处于代理人的地位,它与委派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会计人员也存在代理问题,因为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也有自身的效用目标,这一效用目标不可能与委派者的效用目标完全一致。会计人员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在企事业中所处的地位更加尴尬,如果被委派的会计人员行使监控权,而且在管理层中担任一定职务,不仅享有剩余利润的索取权,还拥有改变利润的权利,那么显然会加剧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与经营者的利益趋同趋势,从而导致会计于总经理合谋问题的产生。

(4)会计委派制片面追求会计监督企业,忽视了会计管理职能的作用。会计作为特定经济主体中整体管理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既应具有对外报告职能,又应具有对内管理职能,并且对内管理应是其更加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而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几乎不存在。如果推行委派会计,把会计推到企业的对立面,过分强调会计的外部监督作用,使企业缺少会计管理的自主权,那么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求

四、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措施

(1)加强对会计委派制度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对它的认识,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2)吸收试行会计委派制的成功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会计委派制度,为实行会计委派制提供法律依据和理论指导。

(3)健全会计委派制的管理制度,并完善其机构设置。

会计委派制

评会计委派制

浅谈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研究

会计委派制浅析

刍议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初探

试论会计委派制

主办会计委派制实施细则

试论会计委派制会计理论

《会计委派制.doc》
会计委派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