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一种美丽.

2020-03-03 07:07: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沟通是一种美丽

——“家校配合共同育人”班主任工作案例

福华小学 皮琴静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给班委会商讨,有意从本学期正式开展“雏鹏小队”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1、活动方式:全班分成四小队,每小队12人,以小队为单位定期举行活动。

2、活动内容:每次设立一个主题,互相交流“最喜欢的书”、“最开心的事”、“我的烦恼”……或表演小品、相声;或爬山、“拉绳”、“放风筝”等。

3、活动时间:除特殊情况外,每周小队轮流活动。

为保证小队活动能顺利、安全、有效的实行,特做以下调查,请认真读取,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谢谢您的配合!

1、您认为这样的“小队活动”有必要举行吗?

) A 十分必要

B 没必要

C 都可以

2、您能在周末陪同自己的孩子参加“小队活动”吗?

A 抽时间陪同

B 没空

C 看情况而定

4、您是否愿意给予孩子在活动中的相关费用?

) A 当然可以

B不可以

4、为安全起见,每小队活动过程中需车4辆 (包括本人车辆在内),您是否愿意出车,并成为孩子门的“司机”呢?

) A 有此机会,非常乐意。 B 有此心,但条件不允许。 C 不安全,不同意。

5、您认为小队活动的最加活动时间是?

) A 周六上午

B 周六下午 C 周日上午

D 周日下午

6、您对此次活动有何宝贵意见?

四(4)班班委

2006年9月8日

这是一份开学初发放给家长的调查表。自从自己当了妈妈以后,深感独身子女的孤独。想起自己带了三年的孩子,除了课间十分钟和体育、集体活动,校外的沟通少得可怜。晚上,我经常接到孩子的电话,不是问作业,就是找本子、反映“不平现象”……我常想,就这点芝麻绿豆事为什么不和自己的同学交流呢?可想而知,同学与他们的距离极为遥远。于是,我万分激动地写下了上表。

第二天,此表在全班亮相,赢得和声一片。他们异常兴奋,当天就要求将此表带回家,给家长过目。下班时,我碰上一位在外校当副校长的朋友,兴致勃勃地描绘了自己的“成果”。岂料,朋友脸一拉,阴沉沉地说:“你怎么这么幼稚?出了事谁担?你?还是张校长?”我一时无语,羞愧万分。原本打算统计好调查问卷后呈至校长的想法也烟消云散。再说,不又得挨骂吗?

但我仍是将调查表做了统计:95.3%的家长认为此次活动十分必要、4.7%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83.3%的家长愿意抽时间陪同、41.6%的家长愿意成为孩子们的“司机”、50.4%的家长有心无力、58.9%的家长提出了宝贵意见。

由此看来,家长、学生对小队活动的热情极为高涨。而如此好的活动为何就得夭折呢?在深圳这座繁华的大都市,我们的孩子到底缺少什么样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又该如何“融合”?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我们都在一个村子,一放学便会聚在一块玩游戏、踢毽子,前屋后院扯着嗓子大叫一声即可,用不着电话;每逢周末,你来我家,我去他家,三三两两,好不热闹,用不着QQ;一听妈妈加班晚回家,几个好朋友就开始争夺“宝贝”去自家,根本用不着午托班。怎样让我们的孩子也享受一下同学真情呢?此计不成,就生二计。我开始着手两项活动:家访、“共享天地”。我规定,每周两次家访:我和班干部同学深入孩子家庭,了解学习习惯、思想动态;每周两对“共享”同学:张三去李四家学习、住宿一晚,第二天交流感想。活动坚持下来,不仅告状减少,孩子们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也日益强大,在学校的各类比赛中屡露头角。而我和我的的家长们也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一、勤于家访,家长、孩子、老师及时沟通,改善性格。

案例1:

文中元,整个机关二幼极为调皮的孩子。据说,园长对他都极为熟悉。一年级班会课颁发给他“进步奖”,他高兴地追到我屁股后告诉我:“老师,这周我只打了四个人。”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发起脾气来却极为暴躁。一次,我在讲台听写。他速度太慢,跟不上节奏。在桌子上扭动了半天。我看了他一眼,继续听写。突然,“砰”的一声,桌子倒地,再看他,一脚踢桌子,两手撕本子,边哭边喊:“不听了!不听了!!!”同桌帮他扶桌子,反倒被他狠狠地踢了一脚。用他的话说:“心情不好,谁也别来惹我。”就这样一个孩子,却能在公开课上说出让全体老师鼓掌的语言:“下雨了,小雨点来到小蜗牛的背上,悄悄地和他说话。;就这样一个孩”子,却有着极纯的心灵——第一个邀请我去他家家访。

06年9月29日,星期五,我邀请了我班的数学、英语老师,加上几个班干部,一起去到他家。这是一个香港家庭,经济条件相当富裕。但爸爸、妈妈每天奔跑于香港、深圳两地,能够看管孩子的精力极为有限。谈及“暴力”的弊端及处理方式,文中元昂了脑袋问:“皮老师,要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我笑了笑,说:“那你就来我办公室,打我的凳子。”“好!”他的回答非常认真。他还极为热情地领我参观他的房间。这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却极为细心地收藏着一年级秋游时同学送给他的一个“小老鼠”。他还特别告诉我:“这是李浩正套圈的‘战利品’,平常,他不允许任何人随便碰它。”

从那以后,他似乎对同学友好了很多。也来过几次办公室,踢我凳子。后来再来,就说:“皮老师,ХХ同学又碰我了,但我没打他。”之类的话语。渐渐地,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也很少随便发脾气。但学习习惯仍旧不够乐观,扣分栏里总有他的名字。于是,我将目标锁定在了张健豪身上。

二、善于“共享”,教师引导、家长互探,学生互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2:

张健豪,一个极为让人喜爱的男孩,圆头大脑、聪明伶俐。父母都是研究生,爸爸是检验检疫局的小领导,妈妈是政法机关的小科员。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杰出的才华,尤其是其深情的朗诵,更是令人赞叹。一首《满江红》让全校师生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是我们全班同学崇拜的“偶像”。

我首先联系了一下双方家长,就此次活动交流了看法,并达成共识。06年10月27日,星期五,4点10分,文中元妈妈简单送了几件衣物,张健豪带路,我陪同其前往。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家里简单,朴素,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家里略显凌乱。最为特别的是他家那个比房间还大的书房,那一大片墙壁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种各样的书籍。书桌上还摆放着好几个零件不全的飞机、火箭模型。张健豪说,那是他和爸爸共同的“至爱”。来到张健豪的房间,零零散散地全是拼图、模型和书籍、磁带。张健豪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诗朗诵。听得文中元不停地吐舌头。吃完水果,文中元便和张健豪一起做作业,一起踢球,一起吃饭、听音乐、看书……第二天周末,正好我布置了综和活动第三课的的作业:朋友合作采访老年人生活现状,并完成调查表。张健豪的爸爸开车把他俩送进了深圳市老年人福利院,帮助老人做卫生、聊天,并完成了表格的制作。

周一,全班交流的时候,文中元感叹地说:“我终于知道张健豪那么优秀的原因了,因为在我玩游戏机的时候,他在录故事和诗歌;在我看电视的时候,他在安装飞机的零件。”

由他俩开始,我在全班推行“共享”。每次我都会选择好共享的对象,联系好双方的家长,并及时交流他俩的感悟。在增进同学友谊,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真切体会成功背后的秘密,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也拉近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三、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教育活动;关爱同学,培育“健康”的心灵。

案例3:

李锦城,三年级下学期从岗厦小学转来的插班生。传言其在岗厦的表现极为恶劣。经常不交作业,不剪指甲,更为糟糕的是喜欢动手动脚,讲粗话。学生投诉不断。但这个孩子有个优点:只要我一出现,即刻认错。而且,我的课堂从不捣乱。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能偶尔及格。我以为;这孩子进步还是挺大的。没料——

四年级心理第二课《如何看待他人》有一道练习:你最愿意和谁一起玩,你能说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吗?你最不愿意和谁一起玩,为什么?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学习榜样。我将这道练习布置为家庭作业,交代他们严肃、认真地完成。第二天上课,全班同学轮流发言,我在全班当场统计。结果令我十分惊讶的是:在“最不愿意和谁一起玩”的统计栏里,李锦城的票数“遥遥领先”。

我突然觉得有些残酷。自己光顾着树立榜样,却忽略了另一相反的方向。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我故意清了清喉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李锦城同学知错就改,天天进步,就是一个大优点。而他,也会拥有自己的朋友。来,李锦城,没关系,给大家说说你的朋友。”他缓缓地站起来,低着头,半天都没有说话。我走到他旁边,温柔地重复了一下:“说说自己的朋友。”他这才慢慢地抬起头,轻轻地说:“我――没有朋友。”那一刻,我看见了这个头发凌乱的孩子眼眸里闪烁的泪光。

第二天,李锦城没来上课。我以为他肯定因为昨天的事难过。急忙打电话过去,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李锦城病了,在医院动手术啊,估计至少得请半个月假!”当天上课,我就就此事在全班做了动员,推选了4位学生代表,并当场捐了100元给班长张奕霞作为慰问活动的资金,并号召大家:自愿的最多捐赠1元到班长处。同学们对此极为热情,制作了精美的卡片、带笑脸的小笔记本、极不起眼的橡皮擦……

因为工作,等我安排好时间时,他已经出院。我和我的学生代表来到了他家。说是家,准确地说应该是“店”,一间极小、极为平常,甚至有点“糟糕”的面包店——因为他们的家其实就是这间小店上的小阁楼。我们就在店口开始了此次的交流。孩子们非常精心地准备了自己的发言,而李锦城也显得非常高兴,对同学们给予的建议频频点头。

李锦城再次走进教室时,教室里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发现,下课后总有几个同学主动地找他聊天,帮他讲解作业,扣分栏里渐渐少了他的名字。而打人的投诉创历史最低记录:零。上周,

三、四单元测试,他半个月没来,却破天荒考了60分,教室里又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我想,这掌声背后一定包含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而我愧疚的心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座美丽繁华的城市,有太多的人在为美好的生活而辛苦努力;有太多的人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追寻。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我所追寻的,是一群快乐、健康,上进的孩子!!比起知识,比起金钱,真情和快乐更为可贵!一颗颗善良友爱的心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和谐进步!

奉献是一种美丽

求知是一种美丽

等待是一种美丽

宽容是一种美丽

朴素是一种美丽

美丽是一种态度

修辞是一种沟通艺术

《宽容是一种美丽》读后感

挫折是一种美丽议论文

宽容是一种美丽读后感

《沟通是一种美丽..doc》
沟通是一种美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