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

2020-03-03 04:55: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课题主要是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在教学中做到

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课题组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总结出了“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基本模式(即:情境、目标导学—自学、探究质疑—思考、交流反思—归纳、系统应用)。通过三年的实验,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有了较大进步,本组研究成员的业务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建构主义;自主;反思;问题解决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主旨精神已深入人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既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呢?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我校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本课题组初步探索了“导—学—思—用”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目标导学—自学、探究质疑—思考、交流反思—归纳、系统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莱城区教发[2008]4号文件《关于开展“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创新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实施方案》,其核心是把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

理论依据主要有:

(一)目标教学理论:一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二是掌握学习理论;三是教学评价理论;四是教学变量理论。

(二)创新教育理论:人类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人类原始创新活动过程的“智慧复演”的过程。教育作为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要以方法类知识的产生为主线,创设人类智慧产生的类似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发展的内在积极性。

(三)活动建构理论:活动建构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方式。所谓活动建构,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一般发展中的作用,把“活动”看作是学生建构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不是被动地移入学生头脑中的,离开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接纳,有意义的主动学习过程就不可 1 能真正发生。

(四)尝试教学理论: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先进行尝试练习,学生占据了主动的地位,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的主要目标: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1)构建数学各种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2)怎样导入新课方法的研究;

(3)如何精选例题、习题进行教学的研究; (4)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合作、探究的研究; (5)如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系统应用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以莱城区方下镇鲁西中学各级部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每个级部选择1-2个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思—用”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与实验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效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课题,课题组查阅大量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如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相关资料。全面地、准确地获取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课题组设计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通过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起到了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3、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4、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2008.6~2008.12,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 2 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面的资料,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负责人:乔永奎、张永健

2009.1~2009.6,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采用调查法,对全校数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近几年有关教案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影响课堂教学例题、习题精选、精改的因素和行为表征。负责人:张永健、魏传胜

王洪建

2009.6~2010.12,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每学期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负责人:乔永奎、魏传胜、张永健、王洪建、李玉、王建庆

2011.1~2011.6,结论性研究阶段。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总体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结题报告。负责人:乔永奎、张永健、魏传胜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获奖情况

1、从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明显改进,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较高。

2、近三年以来,学校各级部的数学成绩一直居全镇前列,特别是初四学生整体数学合格率及优秀率一直居全区前列,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整理了各类成果集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研究与实践,我组教师总结整理了“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集、优质课案例反思集、课题研究课件”,以便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三)教师的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近几年来,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教学评比和论文评优获奖情况:王建庆老师参加区数学优质课评选;李进老师获区教学能手;乔永奎老师获市学科带头人称号。两年来,有十多篇论文获市、区

一、

二、三等奖,还有教学案例荣获市级奖,绝大多数老师制作的课件荣获省、市、区级表彰。

张永建老师在2009年全区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在2010年9月,王建庆老师为莱城区“目标导学”现场会提供了公开课,受到领导、教师的好评。

(四)建构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总体模式:“导—学—思—用”课堂教学模式

(1)情境、目标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3 在情境、目标导学这一环节,教师应重点利用相关问题情境(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的或需要用本节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导入新课,准确揭示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自学、探究质疑——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在自学、探究质疑这一环节,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建构知识以及主动探究和质疑等方面上(一定要落实“自主”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学:明确学习任务、适当调控学习时间、指导学习方法等,让学生通过自学去落实学习目标,并提醒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质疑(思考还有那些不明白或不清楚的问题),以便在下一环节通过思考、讨论解决。自学过程,可以用问题系列去引领;自学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学案等文本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等各方面的有效信息源。整个自学过程中,教师可巡回指导,但不可随意中断学生的自学进程,要充分放手,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去自学,这样才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思考、交流反思——让学生通过合作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首先,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争议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问题;其次,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换意见;再次,合作讨论的活动成效要适当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克服盲目的、形式主义的“合作讨论”;另外,在合作形式上,可通过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辩论、教师巡回点拨答疑等方式,使各种观点在相互碰撞、思想的交锋中越辩越明。总之,建立在学生难点、疑点基础上的合作讨论才是最有实效的“合作讨论”。

(4)归纳、系统应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以致用。 在归纳、系统应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 一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规律性总结,

二是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的基本题、开放性试题或应用性试题的问题系列(可借鉴历年的中考题),

三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分课型模式

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1)准备阶段(2)尝试习题(3)自学课本(4)尝试练习(5)课堂小结。

数学综合课教学模式:(1)典型习题

(一)(2)知识网络的构建(3)典型习题

(二)(4)课堂小结。

数学讲评课教学模式:(1)试卷分析(2)学生自我矫正(3)重点讲评 (4)重新整理,反思,回顾与总结经验(5)变式训练(6)小结。

(五)总结了“优化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方法

1、教师认真备课、挖掘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是优化数学思维训练的基础 (1)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难点内容怎样突破?一般来说,重点内容必须保证在上课3-5分钟之内让学生感知,并且整堂课要紧紧围绕它进行学习、思考、训练、达标。一节课中的难点内容如果过多,要注意适当分散处理;对于过难的问题,可通过“温故知新”法、设置“小台阶”、学生合作探究等办法予以解决。 (2)如何巧妙地创设有价值的、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3)对课本的例题如何处理?现阶段,教师强化了学生的预习,在这种情况下,原封不动地出示例题、讲解例题,效果是不大的。最好出一些与例题类似的尝试题或改编一些例题、对例题(或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学生对于例题的变化将产生兴趣,印象也将更深,效果自然显著。 (4)设计层次清晰的练习题,注意采用不同形式题目(填空、选择、判断、解答等),努力做到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切忌以下几点:A、单调重复,只做同一类型的题目;B、只做课本上的对应训练题目;C、任意拿过一本教辅资料,随便找几个题目。

2、教师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及时反思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

(1)教师要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随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2)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提高到反省认知水平,即学生必须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 (3)引导学生及时归纳知识、活学活用。

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规律性总结,二是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的基本题、开放性试题或应用性试题的问题系列(可借鉴历年的中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解决问题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3、教师灵活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教师少讲、学生精练,学生能讲的一定要让学生去说理、回答。 (2)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3)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一定要让学习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一番。如果教师急着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往往越变越懒,直接不去思考了。

七、问题及设想

实验的结果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能否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对探究式学习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3、在课堂教学中,“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并不是适合所有课堂教学的全部。在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为主,学思结合”并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某些学习内容来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依然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不顾客观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课堂的自主学习,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八、本课题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只是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行了实践和初步的探讨,由于时间比较短,课题组成员的实践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致使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课题研究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

1、如何使“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较好地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

2、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每一堂课中进行引导自主学习与教学任务的预期完成之间的矛盾仍需花大力气解决,解决的关键仍需老师在课前如何充分地进行预设。 参考文献。

[1]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3]戴在平:“问题解决”,载张奠宙编《数学教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傅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载《数学通报》,1994年10月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6]《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附录。 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问卷调查表、各类检测表、评价量表,成果获奖汇总表等);成果性资料:一些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精品材料(能支撑研究报告的论文、教学设计、专题网络资源、典型课例、课件、学生作品等)。

“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单 位:方下镇鲁西中学 姓 名: 乔 永 奎 二0一一年四月

学思用教学模式

建用结合 以用为主(燕山石化)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乔永奎)

医养结合 以养为主

以学为主感受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案例

学用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

以学为主的名言

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doc》
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