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柱副省长讲话稿

2020-03-03 00:20: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深化认识

加快发展

努力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突破

——全省领导干部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班讲话提纲

副省长 孔垂柱 (2010年9月8日)

同志们:

在“十一五”计划即将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即将编制实施和加快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省委组织部以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八局九次全面精神、认真学习和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化相关知识、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步伐为主题举办专题培训班,对于我们增强农业农村工作领导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把云南建成我国优势突出、特点明显的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过程,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条拉长、

—1— 加宽、增厚的过程,更是工作思路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政策设施不断加大、工作成效不断显现的过程。尤其是200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以产业化的生产技术武装农业,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发展农业,以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以企业化的运行机制管理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从2002年的738亿元和470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1706亿元和1067亿元,增幅分别达131%、117%,预计到今年年底总产值和增加值将分别突破1800亿元、1100亿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引领和工作推动下,这些年成为全省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最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速度最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大、农民群众收入增加最多、农村面貌改变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最为显著的时期。

(一)农村农业化推动粮食生产取得突破,实现了由总量偏少、供应紧缺、长期需省外调入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重大转变。在坚持比较优势、注重资金整合、发挥聚集效应的过程中,总产量由2002年的1424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634万吨、增长14.7%,居全国第14位;亩产由228

—2— 公斤提高到250公斤、增长9%,排全国第24位;在全省7年间增加330万人口的基础上,农民人均生产粮食达到430公斤。

(二)农业产业化推动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培植取得突破,实现了由零星分散、有啥种啥到发挥优势、规模发展、标准化推进的重大转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2479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3986万亩、增60%;特色经济林面积由2430万亩增加到3500万亩、增44%。肉类总产量由235万吨增加到458万吨、增长94%,排位居全国第12位;人均占有量由54公斤增加到100公斤,增84%。其中生猪出栏由2259万头增加到4334万头、排位由全国第11位提前至第9位。除烟草外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从248亿元增加到712亿元,增187%。农产品直接出口额由2.4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增317%,已连续10多年位居西部第一。目前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6个产业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中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4个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蔬菜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出口基地,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鲜切花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咖啡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绿色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重大影响。

—3—

(三)农业产业化促农增收取得突破,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增收致富并向小康社会迈进的重大转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基地3804万亩、牲畜养殖量1126万头、禽类养殖量6717万只,带动农户1115万户次,原料采购值达到170亿元。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156亿元,比2002年增加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609元增加至2009年的3369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9.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龙头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促进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80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87%,按人均劳务收入5000元计算,农民务工收入总额达390亿元。如:陆良县大力发展玉米、烤烟套种秋马铃薯,2009年全省种植达到12万多亩、总产量18万吨、产值3亿多元,产区17万农民人均来自秋马铃薯收入1835元;蒙自发展石榴12万多亩、产量17万吨、产值4亿元,出口6万吨、2亿元,12万农民人均增收2400元;洱源县种植大蒜4万多亩,尽管遇上特大旱灾,但按今年的市场价格测算,平均亩产值1万多元,可实现大蒜总产值5.17亿元,蒜农人均收入2925元。

(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了由落后薄弱到加快建设、大为改善的重大转变,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7年来累计建成247座大中小型水库,全省水库总

—4— 数达到5514座,新增库容14.2亿立方米、达到108亿立方米,新增年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解决了74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人均供水能力由359立方米提高到了378立方米,改造中低产田地867万亩,高产稳长农田达3367万亩,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由忽视保护、先污后治到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重大转变,为特色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相继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大工程,2003年至2009年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656万亩、退耕还林1208万亩。全省林地面积从3.6亿亩增加到3.7亿亩,活立木畜积量从15.5亿立方米增加到1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49.9%提高到52.9%。林业产值从174亿元增加到450亿元,增长164%。其中,核桃等特色产业已成为促农增收的优势骨干产业。例如,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达80万亩,核桃产量达2.7万吨,产值超过5亿元,该县光明村每年核桃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20%。

(六)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取得突破,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的重大转变。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由1557个增加到4557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由926户增加到2012户。农业

—5— 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925户、1亿元以上的有88户,同比分别增610户和60户。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364亿元、增加2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63亿元、增418亿元。经营农产品出口的企业达404户、增加36户,户均出口达240万美元,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19家,经营农产品出口的各级龙头企业达到39家。

(七)农业产业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部分特色产业实现了由数量型到质量型和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重大转变。花卉自主研发新品种占全国花卉新品种的85%以上,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远销35个国家和地区,花卉行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出口基地,已占重庆、香港当地市场的1/3,2009年出口近3亿美元、同比增83%。茶叶产业在调整中整合产业、打造品牌、企业重组、资本重构,几百家没有市场影响的企业停产或注销,“大益”、“龙润”、“昌泰”、“七彩云南”、“滇红”、“帝泊尔”等规模化、现代化的大集团、大品牌在调整中崛起,普洱茶从传统的“砖、饼、沱”向袋泡、茶粉、茶膏、茶精、茶饮料、茶礼品等拓展。咖啡2009年出口2.7万吨,创汇6400万美元,我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主产区和出口创汇基地。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

—6— 成绩,但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弱、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不大、基地建设较为滞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品牌知名度不广、营销网络不健全、财政扶持引导性资金难以形成合力、投入总量仍显不足、社会资本进入不多、投融资机制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应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客观把握我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有利形势和发展机遇

(一)农产品生态、绿色、营养、安全优势明显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我省气候环境优越,大部分区域环境洁净、植被良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无公害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崇尚自然、绿色、营养、健全和安全,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即使云南的“绿色”成为国内外食品、花卉等行业注目的焦点、货源的支点和投资的热点,又对云南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了强劲推动。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开始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格局调整使我省农业产业化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全国主

—7— 要农产品的生产正在经历由东向西的梯度转移,东西部、产供销等方面正处于新一轮产业格局调整,云南特有的资源环境条件正成为东部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向西部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区,国内外不少企业纷纷投资我省的优势农产品加工。我省完全可以在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的基础上,借机“洗牌”,主动“发牌”,充分发挥优势农产品良好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着力打造一批新型战略性农业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努力扩大我省农业开放领域和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加快构筑农业产业化发展新优势,从而获得持久的市场份额收益,例如,我省在东桑西移中积极承接蚕桑产业,2009年全省桑园面积为127万亩、比2002年增89万亩,已成为全国五大主产茧省区之一;产鲜茧3.5万吨、同比增2.5万吨,农民卖茧收入7.6亿元、同比增6.36亿元。

(三)云南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坚持以工业理谋划农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原料基地保障、致力规模化经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大力打造农业品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成功培育了一批产权明晰、机制灵活、主导产品突出、规模优势明显、竞争实力和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

—8— 化生产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广大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众多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增长了知识、得到了锻炼。经受了考验,极大地提高了尊重自然规律和抗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产业化发展准备了可靠的群众基础、干部基础和企业基础。目前烤烟种植500多万亩、马铃薯900多万亩、蔬菜1000多万亩、核桃2500多万亩、橡胶600多万亩、水果450多万亩、茶叶520万亩,建成了一批跨区域的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业原料基地。例如,宣威市积极探索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马铃薯产业发展,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49万亩展到2009年的近100万亩,播种面积翻了1个倍,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由170元提高到730元、增长了4倍多。

(四)倾力打造的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为农业产业化树立了形象。2009年,全省有778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3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63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先后获得3个中国驰名商标,云南著名商标达到500个。云南白药、云南烟草、文山三

七、德宏咖啡、版纳橡胶、红河灯盏花、宣威火腿、斗南花卉、陆良丝绸、蒙自石榴、漾濞核桃和大益普洱茶、凤庆滇红、下关沱茶等我省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同时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例如,元谋县着力打造“元谋蔬菜”品牌,已被农业部

—9— 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2009年全县蔬菜面积达13.8万亩、产量27万吨、实现总产值7亿元,菜农人均收入4330元。曲靖市生猪产业“三百”工程实施两年来,生猪出栏达到1056万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还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国家级猪种——大河乌猪和滇陆猪,适宜腌制宣威火腿的原料猪种“宣和猪”也在培育之中。

(五)持之以恒的市场开拓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健全完善的营销体系。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在积极主动走出去开拓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据初步了解,仅2009年省级组织参加各类优势农产品推荐展洽谈会的“龙头”企业就有500多家,共成交和签订、达成意向性协议120多亿元。各级有关部门还借各种商品交易会、商介会及各类经济合作,有意识地引导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夺全国各地建立营销网络,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遍布城乡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如:呈贡斗南花卉批发市场周边已带动形成了包装、农资及餐饮等与花卉相关的100余家公司,并通过合股、极大地延伸了花卉交易链;茶叶企业采取建立直销点、发展加盟点、开设连锁店等方式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设立的各类外销直销代理门店就有1万多家,云茶销区的版图已从珠三角等传统销区向东北、

—10— 西北和中部地区拓展。

(六)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近年来,省级对龙头企业发展、原料基地建设、产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据初步统计,2009年仅农口、科技口、企业口、经建口的农业产业化投入资金就已超过6亿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也已达到4500万元、比2002年增加了50%,在省级投入的带动下,各地也加大了农业产业化投入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入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国家作出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为我省农业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6月底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把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八项重点任务”中的两项提了出来,并明确了一系列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部分鼓励类项目进口自用设备给予免征关税;提高各类专项建设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年度用地指标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西部荒山等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指标;工业用地出让金最低标准可按照全国标准

—11— 的10%—50%执行等,必将对我省依托自我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的初步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结构深刻调整、体制深刻转换、社会深刻变革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升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我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历史机遇,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完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努力把云南建成国内驰名、世界闻名的“生物产业基地、优势烟叶生产加工基地、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木本油料生产加工基地、南菜北运和云菜外销生产加工基地、天然橡胶生产加工基地、鲜切花生产出口基地以及咖啡、茶叶、蔗糖、水产等为主的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努力形成带动全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和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绿色食品生

—12— 产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研发推广中心”,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省各类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750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使农民从事受精产业化经营收入增加到250亿元,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扎实推进“两强一堡”建设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下面,我就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谈几点想法。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农业大省,山多地少农民多是最基本的省情和农情;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口压力日益加大,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市场融合日益加快,国际竞争影响更加复杂,同时受到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农业仍然是最弱质的产业,农业产业化仍然是农业的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

—13— 场对接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农民就业创业,以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为突破口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径、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的战略举措的重要保障和建设乡村新面貌的重要内容来抓,并要一抓到底、取得实效。

(二)抓住关键环节,突破农业产业化发展难点。针对云南山高坡陡、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落后等实际,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努力形成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健全配套、要素资源优化配臵、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活力。一要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前期下,积极稳妥引导农民加快以出让、出租、转让、转租、抵押等形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要创新龙头企业用地机制。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所需非农建设用地,要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

—14— 先安排,优先审批,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基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用)各项补偿标准和有关规费可参照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办理。三要全面加快以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为主的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善抵押政策,简化审批手续,落实抵押贷款,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管林、护林、种林、靠林的积极性,力争到2015年,林业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5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四要让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同地、同价、同权”原则,将农村集体土地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逐步建立集体和农民分享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土地地增值的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实现形式,逐步改变由于农民家庭承包地、宅基地的使用权、房产不能抵押或流转,无法作为资产进入市场,导致土地的保障功能难以向生产功能转移,资产价值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状况,力争农民财产性增收实现大的突破。

(三)破解瓶劲制约,切实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水利保障能力不强,已成为阻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风险约束极为突出,可以说没有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大建设和大改善,就不会有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

—15— 面对日益突出的旱灾影响,必须围绕产业发展和饮水安全,在认识上将水利建设从“农业的命脉”提升到“国民经济血液”的战略高度,工作上把解决水的问题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做到非常之事采取非常之举,以更加有力的措施,以中小型水利和“双百工程”为重点,突出抓好“兴水十策”,努力从根本上破解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劲制约,争取用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完成过去三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具体的考虑是,计划2010年至2015年,多种渠道累计投入1000亿元左右资金,新开工建设200件以上骨地下一步不源工程和建成20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完成国家规划内541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规划外14件中型、252件小

(一)型、500件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省新增蓄水库容30亿立方米、总库容达到138亿立方米,新增年供水能力35亿立方米、达到188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至9%;完成1500万亩左右中低产田地改造,推进50个左右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建10000公里干支渠防渗工程,切实缓解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而导致的年年抗旱年年旱、一年更比一年旱和广大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被动局面。

(四)突出特色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步伐。 重点选择20类优势特色产业启动100个现代农业示范

—16— 区和标准化畜禽、水产养殖场建设,特别要是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和财政投资,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向优势农产品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集中,继续把优势明显、基础牢固、品牌响亮、市场广阔的畜牧、蔬菜、马铃薯、花卉、茶叶、核桃、咖啡、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作为发挥优势、调整结构、培植产业、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主攻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等薄弱环节,形成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格局,促进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民人均生产粮食400公斤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有粮350公斤左右、人均有肉50公斤以上的有效供给目标,甘蔗发展到600万亩、蔗糖产量达到300万吨,茶叶发展到600万亩、30万吨,橡胶发展到800万亩、45万吨,马铃薯发展到1100万亩、2000万吨(鲜薯),蔬菜发展到1300万亩、2000万吨,蚕桑发展到300万亩、25万吨(鲜茧),鲜切花发展到100万亩、100亿枝,咖啡发展到100万亩、10万吨,生猪出栏达到6000万头、猪肉产量达到500万吨,肉牛出栏达到400万头、牛肉产量达到54万吨,肉羊出栏达到800万只、羊肉产量达到20万吨,水产养殖达到400万亩、产量达到80万吨;有50%的食用农产品产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0%上市销售的“菜篮子”产品

—17— 实现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000个以上。

(五)加快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切实把优势农产品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生产的“第一车间”,按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商标化、名牌化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一批适应农产品加工生产需要的商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充足、稳定的原料供应。一要突出产业优势,坚持区域化布局,按照围绕龙头、满足市场、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打破行政界限,摒弃“小而全”、“大而全”观念,充分考虑本地资源特色、水土气候、种养习惯等诸多因素,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二要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生产基地,整合农业相关项目和投入,重点加强农田水利、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整治、田间道路、通讯信息、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三要积极推广与质量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按照质量标准发展生产,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努力创建一大批优质的农业名优品牌。四要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步伐,各地尤其是农产品出口重点县市区要认真学习借鉴宾川、元谋的成绩和经验,把基地备案工

—18— 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落实到田间地块,并集中资金打造重点认证区域,强化监管措施,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出口。

(六)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势主体。针对我省龙头企业小、散、弱、多的现状,下步要围绕做大做强、产业升级、企业重组做文章,使各个特色产业都有市场竞争能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做到有特色产业就有大龙头带动,形成大龙头带大产业,大产业支持大龙头的发展态势。一要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和私营、合资、外企等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龙头”企业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组、改造,重点培育有明显竞争优势、较大扩张潜力、较强盈利能力的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鼓励采取上市融资的资本运营方式,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二要结合当地实际和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积极扶持发展和引进一大批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尽快把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到全省广大农村。三要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努力构建以基地为基础,以原料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拉动、同行业重组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培育10个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业大县,培育10个综合产值超100亿元

—19—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10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0家。

(七)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已有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农业产业各要素的结合和各环节的紧密程度,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效益和进程,必须下功夫慎密研究,花大力气加以解决。一要以“龙头”企业为带动,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建立与农户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结起来,拉长、加宽、增厚农业产业链条。二要以基地农户为依托,在立足资源优势并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商品基地的过程中,采取优惠政策扶持、政府投入引导、“龙头”企业投资和培植专业大户、发展订单农业等办法,把分散和缺乏有机联系的广大农户组织到基地的商品生产上,与“龙头”企业联结起来,扩大农业产业群。三要以营销组织为纽带,充分依靠农户采取合作、参股和签订契约、预付定金等方式,培育发展农产品产销协会、中介服务组织、购销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营销主体,搭建好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促进农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八)狠抓市场开拓,做大做强“云系”特色农产品品

—20— 牌。切实扭转农产品“重生产轻营销”的倾向,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疏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改变我省特色农产品有市场、无产品,有品牌、无规模,有影响、无效益的现状,真正让好的多起来、形成规模,让多的优起来、形成特色,让优的火起来、形成效益。一要加快市场建设,着力建设产品特色鲜、比较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技术先进、质量检测可靠、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健全以省级农业信息网络为中心,覆盖省、州(市)、县(市、区)、乡四级大范围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等措施,不断提高全省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发布的速度和范围,力争到2015年,使全省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二要扩大国内市场影响,发展直供直销、代理配送、连锁专卖、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开好泛亚农业博览会、茶业博览会、花卉博览会、昆交会等省内大型展会,组织优质特色农产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销活动,鼓励龙头企业在全国乃至国外建立展销、批发和配送中心,通过“引进来、走出去”,逐步建立面向全国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三要依托“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努力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向外广泛宣传、展示我省的名牌企业和产品,不断拓展云南农产品在国外的市场空间,树立云南农产品良好的品牌和市场形

—21— 象。

(九)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用工业理念谋划云南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需要我们各级各部门冲破传统观念的藩篱,逾越过时定势的羁绊,把组织农业生产的工作方法由行政性指挥转到强化服务上来,把领导农业发展的主要精力由习惯了的“催收催种”转到抓“龙头”抓基地抓市场上来,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和方向性的大事,切实摆上重要日程,摆上突出位臵,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各级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纳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今年省政府决定整合资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并通过补助、奖励、投资参股等方式,培植“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等投资主体,并以此撬动民资,激活投资,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投入,最大限度地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和指导力度,特别要对各州市投入农业产业化的资金力度进行跟踪了解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省政府。

—22— 同志们,农业产业化提速迫在眉睫,农业农村平衡发展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做好下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一要科学客观佑价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虽然去年秋季以来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给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但省委、省政府省把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成倍增加、科技措施成倍增加,加之后期人努力、天帮忙,目前昭通、曲靖、普洱、版纳、保山、德宏、临沧、怒江、迪庆等州市大春粮食作物长势喜人,昆明、玉溪大春粮食作物长势接近上年,水稻、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

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0%,全省粮食有望实现持平略增。各地要认真统计、实收实测,确保增产增收,并加强与统计、调查总队等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准确反映全省粮食生产情况,使今年省委、省政府在非常之时采取的非常之举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二要客观评价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尽管今年干旱灾害对农业造成较大影响,但特色优势产业恢复发展迅速,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大部分农产品表现出量价齐增、量减价增的趋势。同时,今年省政府及各级加大了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性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突出,预计九月底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0万人以上、农村外出劳力人员月平均收入达到1312元,加上秋季粮食收割用工数量不断增加、工价明显上涨,

—23—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支撑基础依然良好,完全可以实现年初预定的农民增收目标。三要切实抓好晚秋生产工作。在当前全省气候条件总体较好,阳光充足、地温较高、雨量充沛的情况下,各地要确保圆满完成全省1000万亩晚秋农作物播种计划任务。省农业厅要适时全面了解各州市县所采取的科技措施,做到胸中有数,年终时专题上报总结。四要及早做好冬农开发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抓好技术指导服务,力争全省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到2300万亩。五要切实搞好库塘蓄水工作。今年我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明年处在连续干旱年组的可能性较大,为明年储备尽可能多的抗旱水源,做好可能连续大旱年的抗旱准备更加紧迫和重要。截至目前,全省库塘蓄水仅为42.17亿立方米、占年度蓄水计划的62%,蓄水比2008年同期少16.74亿立方米、比2009年同期少4.25亿立方米。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战线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总结去年以来全省发生特大干旱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增加库塘蓄水的严峻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当前一切有利天气,河道、沟渠和地表有水可引、可抽、可提的时机,切实增加投入,蓄、引、提、拉多措并举,一库一策,不失时机地搞好蓄水,千方百计确保年末库塘蓄水总量超过68亿立方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24— 同志们,省委组织部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狠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重大战略机遇,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刻组织这次培训班,非常及时、非常难得。这次培训范围广、学员多,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重点突出,对于提高各级干部领导水平、组织水平和工作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大家在学习中,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领会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知识,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步伐的主动性,在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时代浪潮中建功立业。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期培训班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大家一定能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愉快!

—25—

云南省原人大副主任孔垂柱去世 传患艾滋曾自杀

刘平副省长讲话稿

向回副总理汇报云南省当前抗旱工作情况汇报(5.25代省政府拟)孔垂柱改

孔主任的讲话稿

副省长全省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

副省长全省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

孔垂柱在参加曲靖市省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时强调发挥产业优势推动转型升级(版)

毕业典礼讲话稿孔庆娜

垂径定理

常务副省长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讲话稿

《孔垂柱副省长讲话稿.doc》
孔垂柱副省长讲话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