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气节和操守(励志读物·八)

2020-03-03 04:58: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砥砺气节操守(砺志读物·八)

一、里的相关论述

1、子曰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也。”

2、子曰 : ‘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3、子曰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曾子曰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子曰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有孺子歌曰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 ; “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曰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按】我为执教班级制定的班训是, “自重、自爱、自信、自强。” 砥砺节操,从不做自取其辱的事情开始。

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按】居天下之广居,仁也;立天下之正位,礼也;行天下之大道,义也。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移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

四、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 孰知夫出费用之所以养财也! 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 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见,若者必危;苟情悦之为乐,若者必灭。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欲,则两丧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

【语译】有谁明白舍弃生命成全节操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呢?有谁能明白拿出钱财正是为了积蓄钱财呢? 有谁能明白对人恭敬辞让正是为了求取安宁的生活呢? 有谁能明白遵守礼义的规章条文正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感情和欲望的需求呢? 所以,一个人如果只是看见自己的生命(而漠视别人的生命),他一定活不长;如果只看见一己之私利,他一定会害了自己;如果只是一味贪图安逸,他一定会面临危难;如果他只是想到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他就必将自我毁灭。所以,一个人如果能毫不动摇地专心于礼义,那么礼义与情欲这两样他就都得到了;如果他只是专心于自己的情欲(而抛弃礼义),那么他就把礼义和情欲都失掉了。服膺儒家的思想理念,就是为了两者兼得。

【按】①荀子把礼义与情欲这两个似乎对立的东西完全统一起来了。我不知道那些暴力袭医的人读了这一段话后,作何感想? 我多么希望中学语文老师能够原原本本地把荀子的这段话给讲给学生听,举一些现实生活里的正面反面的例子,把其中蕴含的道理给孩子们讲清楚。班里无论是出了什么问题,都把这一段话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们读一读。您何妨一试?

②荀子的这个观点,好像是说鱼与熊掌二者可以兼得,似乎是与孟子唱对台戏。事实上,两位大儒所强调的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孟子主张性善,他说你要不注重后天的学习,善良的本性就丢失了。荀子主张性恶,他说你只有注重后天的学习,才能弃恶从善。这不就是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吗!荀子的这个观点与孟子的 “舍生取义”,其实也是一致的。 高二和高三的语文老师,可以把上面的相关论点作为写作材料,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辩论,既能提高思辨能力,又能提高品德修养。

五、公孙丑曰 : “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 :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为浩然之气? “ 曰 :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则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也而无正,心无忘,无助其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而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语译】公孙丑说 : “请问老师,您有什么特长?”孟子说 ; “我能辨析别人言论的是非,我也善于培育修炼我的浩然之气。” “请问老师,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 : “难以用语言表达。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也最刚强。如果用正直来培育它而不要(用邪曲的念头)去伤害它,它就可以充盈于整个宇宙之间。这种浩然之气,与真理与道义互相配合,如果没有它,就气馁了,(就像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力量一样)。但是,这种浩然之气又是用(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一点一滴的)善行义举积累起来的,而不是靠偶然(心血来潮为了表演给别人看)的义举而取得的。行为如果不诚恳,这种浩然之气就不够充盈了。所以我认为告子还不真正懂得什么叫浩然之气,因为他把浩然之气看成是外在的东西。这种浩然之气必须也只能是内心世界的流露与实践,而决不是为了做一件事去证明它的存在。内心里不要忘记它,但又不能刻意去作秀、表演和炫耀。不要像那个宋国人一样。有个宋国人担心庄稼长得不快而去拔高它,疲惫不堪地回来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天下能用正确的方法培育修炼浩然正气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培育修炼浩然正气没有用处而不去培育的人,就像种了庄稼而不去松土锄草浇水一样 ;为了炫耀自己而刻意表演作秀的人,就像揠苗助长者一样,不但对培育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且还会伤害了它。”

【注释】

①敢问,冒昧地向您请教。敢,谦词。

②以直养而无害,以(正)直养而无(以邪曲)害。成分有省略。

③配义与道,与道义配合。这里所说的义,指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道,指顺应规律,接近于现在所说的为真理而献身。

④义袭,偶然间做了一件好事。袭,形容突然发生的事。

⑤行有不慊于心,行为不是发自内心,意思是善行义举是为了向人炫耀,不是发自内心。慊,诚恳。不慊于心,于心不慊,在心里不诚恳。

⑥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所以我说告子还不明白浩然正气的真正含义。告子是孟子的学生,他曾和孟子讨论过浩然正气的问题。告子以为浩然之气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孟子不同意他的这种说法。这句里的 “义”,是指语词的含义,未尝知义,是 “未尝知浩然正气之义”。这里的 “义”不是指上文所说的道义 很多名家解释的书,都把这个字讲错了。

⑦必有事也而无正,培育浩然之气是用真心去实践而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拥有它。事,实践。正,通 “征”,证明,表现。

⑧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在培育浩然之气时)天下人不犯揠苗助长错误的人是很少的。这句和开头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呼应,公孙丑问孟子的特长是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犯揠苗助长式的错误,而天下不犯这样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按】

①同样的善行义举(就是为公众为别人做好事),孟子给以完全不同的评价 :赞扬发自内心的,否定刻意炫耀的。这种看法,是极其犀利极其深刻的。前者是一种高尚的操守,后者则是一种卑鄙的蝇营狗苟。贪官让秘书背着面提着油去访贫问苦,然后在电视屏幕上播放,便是最令人恶心的例子。

②上个世纪初期,不少自命为先知先觉的激进人士,骂孟子提倡道德操守是虚伪;到了六

十、七十年代,更是把儒家学说骂得一塌糊涂;即使是今天,精英们仍然认为中国的月亮所以没有外国圆,孔子孟子难辞其咎。那么,今天我们面临的路人见义不为、骗子大行其道、患者殴打医生,该由谁来负责呢?骂父母无能能够解决儿女不肖的问题吗?

③ “揠苗助长”的故事,小学课本里就有了。课本的编者说,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做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呜呼!我不知道孟子的在天之灵看到这样的解释,心里作何感想!是孟子的原意孩子们容易理解呢,还是 “客观规律”云云容易被孩子们理解?我们不是把教书育人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吗?那一种解释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呢?用这样的曲解去教育孩子,还要指望社会风气好转,岂不正是孟子所说的缘木求鱼吗? 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长大后当了官,让秘书背着面粉提着油去访贫问苦,后面再跟着记者去拍照,然后在他任职地区的电视上去播放,这就再自然不过了。有人在网上调侃说,新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领导的作风、表扬和自我表扬的作风。信夫!

六、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

【语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志士的想法,也许和上面这两种人都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既不会因为景物美好、自己升迁而高兴,也不会因为景物凄清、个人贬黜而悲伤。如果是居于朝廷的高位上,他们就忧念百姓;被贬到偏远的江湖上,他们就忧念着君王国家。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起来呢?他们必定会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吧! 啊! 除了这样的人,我又能和谁在一起呢?

七、言论一束

1、世界上最广括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2、飞鸟的翅膀如果坠上了黄金,它就再也不能在天空自由翱翔。(泰戈尔)

3、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 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已经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4、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望着它,我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动身前在卡普里岛留下了一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于你的美好的回忆,那么你的生活就是轻松愉快的。

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幸福的人。要知道, “给”总比 “拿”愉快。(高尔基)

5、毁坏自己名声的,不是别人的谗言,而是你自己的行为。(英格兰民谚)

6、人是懂得尊严的动物。每个人的身上都竖立着一块座右铭,那上面深深地镌刻着一句话--------我渴望得到尊严。(恩格斯)

7、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画家李苦禅题竹画自勉联)

8、诺贝尔的一生,既不为名利所动,也不为孤独所苦,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他哥哥曾要他写自传,他不肯。后来几经催促,他只好戏谑地写道--------

爱弗莱·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当他呱呱坠地时,本可断送于仁慈的医生之手。

主要美德 : 保持指甲干净,从不累及他人。

主要过失 : 终生不娶,脾气坏,消化力弱。

仅有的愿望 ; 不做财神。

生命的重要事迹 ; 无。

励志读物

关于爱国和气节的古诗

表达志向和气节的古诗词

通许县哈佛学校学生励志读物(二)

励志教育,早教,孩子读物汇总

八4班励志事例

八个字励志口号

励志人生八个字

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是什么

法官要有君子兰的品质和气节

《砥砺气节和操守(励志读物·八).doc》
砥砺气节和操守(励志读物·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