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村党支部书记郭鑫先进事迹

2020-03-01 20:15: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忠诚为党 贴心为民

——记礼泉县新时社区帝尧村党支部书记郭鑫

提起郭鑫,帝尧村没有人不认识他的;说起郭鑫,帝尧村没有人不夸他的。然而,他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平凡的基层干部。

农民出身的他,高中毕业后,没能圆自己的大学梦,却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闯劲,开始了打工创业之路,他几乎什么都干,而且会努力去干,拼着命地干好。在几年的打拼中,他的经济头脑也逐渐显露出来,生意是越做越红火,现如今,他经营了房地产、建筑、品牌服饰等多项生意,成为帝尧村、乃至全社区快速致富的第一人。可正当人们对他艳羡的时候,他竟然走起了“回头路”,对此,很多人无法理解,家人和亲戚更是反对,他沉思地说:“我是帝尧村人,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我一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全村人富了,才是真正的富……”。就这样,在老党员、村民代表的诚心邀请下,在社区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冲破家人和亲戚的多次劝阻,依然放弃了在外多年的苦心经营,在乡亲们最需要的时候回到了帝尧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帝尧村曾一度是礼泉的“红旗村”,到后来,由于村级基层班子不健全,村级经济基础建设大幅度下滑,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村级经济毫无进展,帝尧村面临着最艰难的发展困境。

1 2009年4月16日,对帝尧村所有父老乡亲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党员大会如期举行,全村32名党员中的郭鑫,以31票脱颖而出,当选为帝尧村党支部书记,赢得了党员和群众的信任,从此,他扛起了带领群众致富的“大旗”,扛起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这份责任。

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郭鑫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他常说:“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好大伙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责无旁贷。”

他关心群众疾苦,对困难群众给予最大的帮助。上任后,他迅速摸清村上低保对象情况,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取消了干部家属及亲戚享受低保的资格,由党员重新推选、审议低保群众,并在全村予以公示,让真正困难的群众享受到低保政策。

村上有一户人家,丈夫残疾,妻子身体虚弱,父母年迈多病,两个儿子都在上学,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全家生活异常艰难。他得知这一消息后,跑上跑下,积极协调,通过民政补助救济和落实低保生活补助,给予他们应有的照顾和莫大的关怀。他也教育和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

2 他关爱老人,对孤寡老人,他视为自己的亲人。村里有一对老人,女的已经70多岁,男的瘫痪在床,五个儿子都已成家,可以说,他们应该怡享晚年了。可是有一次,郭鑫走访群众,偶然碰见老人,便热心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老人说话显得有气无力:“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短短的一句话,顿时震惊了再场的所有人,再看看住在斜对门的大儿子,正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在门口有说有笑地吃着饭,此情此景,作为书记的郭鑫,忍不住满腔怒火,疾步飞奔过去,只听“砰”的一声,饭碗摔成了几块,他气愤地呵道:“父母含辛茹苦的将你们拉扯大,看着他们忍饥挨饿,你们还能吃得下饭?你们的良心何在?孝心何在?”同时,他转身对老人说:“请放心,有我郭鑫在,绝不会让你们饿着!”话音刚落,老人激动的跪在他的面前,哽咽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急忙扶起老人,在弯腰的一刹那,一向刚强的他也掉下了心酸的泪水,随即从身上掏出两百元,让干部买来了面粉和生活用品。随后的几天里,他和两名干部,往返在老人五个儿子之间,通过说服教育,老人每个儿子每年300元的生活费终于有了着落,全村人无不叫好。

此类的生活琐事,多不胜举,但他深知,群众问题无小事,只要群众有反映,哪怕事情再小,对他来说也是大事。谁家婆媳不和了,他就去劝说;邻里之间发生了矛盾,他赶去化解;有些事情群众一时半会儿不理解,他找上门耐心地

3 给予解释……村民们都说:郭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他是党员干部的带头人

如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广胸怀,他做到了;如果说一个基层党支部的领头人应该情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他也做到了。

任职4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广大村民公认为“勤政为民的好书记”。

面对百废待兴的帝尧村,面对纷杂的农村事务,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该从哪儿迈起呢?为此,他整整用了3天时间,走户访民,了解村情,普查民意,然后组织召开帝尧村多年以来的第一次党员工作会议,倾听党员心声,商议发展目标。

在广泛征集党员干部、群众、老教师、退休干部意见的基础上,他充分进行研究,根据村子实情,组织出台了帝尧村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措施目标: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超前规划,突出特色,以壮大集体经济、美化人居环境、构建和谐乡村为重点,多管齐下,建设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上没有办公场所,基层党组织也没有活动阵地,为此,他临时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子。每逢村干部开会研究村上事 4 务,他的爱人就成了“服务员”“卫生员”,茶叶等一些必需品也无形中增加了他家里的日常开支。在上任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连续召开3次党员会,2次“五老”座谈会,集思广益,谈计论策,同时积极联系组织部门,多方筹措了18万元资金,于上任当年“七一”前建成了528平方米的七间多功能党员干部活动室。58岁的老党员侯文通兴奋地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真真正正地体会到我们有了家的感觉!”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有了过硬的班子,才能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村党支部发展的“舵手”,郭鑫平时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他拓宽渠道,把村里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严格按《党章》规定把好入口关,做到公开公正上墙公示,做到成熟一名,发展一名。四年以来,共吸收了12名预备党员,10名已经转为正式党员,为村党员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舒心的好日子,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他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他曾说:“我当村党支部书记并不想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想为全村群众做一些实事”。帝尧村村西通往张则村8米宽的主干路,是连接各村的“桥梁”,因年久失修,仅剩4米余宽,而且坑洼不平,每逢下雨,这条路就成了真正的“水泥路”,群众出行,农业生产,果品销售,一直是困扰帝尧

5 村经济发展的难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跑腿,找工队,筹资金,白天、黑夜连续干,没动一户一劳,硬是用了两天两夜时间,一条长800米、宽8米的沙石路平整地展现在群众面前,群众称这条路为“西二环”。

他就是这样,一心为村里着想,为群众着想。位于村南第三村民小组的200多亩果林上,原有一条生产路和灌溉渠,十多年前由于几户村民庄基规划占用了道路和水渠,致使200多亩良田成为“旱塬”,给群众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群众怨声载道,几经奔波,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要重新修一条路,谈何容易,为此,郭鑫带领村干部用了三天的时间,逐户走访,在做了几番思想教育工作之后,他调来了挖掘机,第一个推掉了自家堂弟的果树……随着一阵阵的机器轰鸣声,一条长320米、宽6米的生产路,仅仅一个下午就全线贯通了,水渠也随之修到了地头。村民郭生林激动地说:“十几年了,可把人害苦了,还是郭鑫书记好,为咱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在深入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他率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和村组党组织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开展党员远程教育,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和政策理论,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增强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6 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大伙的意见,支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从来没有间断过。他经常召开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通过教育学习,进一步凝聚人心,全村党员干部个个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班子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有效增强。

他重视民主议事规程,重大事项统一领导,始终坚持村级政务“四议四公开”,使帝尧村由过去的四类村跳升为二类村,成为礼泉县唯一跳级的行政村,村党组织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先进党支部。

他是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

随着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他的心更明了、眼更亮了、思路更开阔了。他带领群众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帝尧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得到了长足发展。帝尧村也成为全镇乃至全县新农村建设一颗璀璨耀眼的新星。

为了尽快改善落后的村容村貌,他跑项目、争资金、找朋友,先后筹措资金80万元,实现了村级6公里的水泥路硬化,完成了村街道2200米的U型排水渠衬贴,建设了集村民休闲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现代化广场。尽管做了那么多,可他始终没有停歇,此时的他,犹如开动的火车,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轨道上,一往直前。2010年春节,还没

7 等走完亲戚,他就带领村干部一班人,投入到第二轮新农村建设中。投资20万元,完成了宽6米,长6公里的环村柏油路铺设,投资42万元,铺设了10000余平方米的街道人行路面,值此,帝尧村各类道路实现了“全硬化”,形成了“三纵四横两环绕”的道路建设新格局。

同年,他又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多方筹措资金60万元,分别在党建活动室、健身广场安装太阳能景观灯17盏,沿环村道路和村中四条主街道安装太阳能照明灯81盏,亮化了村庄街道,方便了群众出行。成为该村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使该村成为礼泉县首个体现出环保、节能特点的“太阳能路灯村”。为此,该村全面实现了村级“四化”工程———即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庭院美化、街道亮化。

帝尧村的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改善了,但是,郭鑫深深地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的让村民的生活富起来,让帝尧村的环境美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村民的素质高起来,让群众的文化生活火起来。

在他的管理下,村级环境卫生有人负责了;在他的号召下,“好媳妇”、“好公婆”和“文明家庭”选出来了;在他的努力下,百人女子“威音”锣鼓敲响了,50多人的秧歌扭起来了,青年业余篮球队开始训练了。

每到晚上,广场上灯火斑斓,热闹非凡。四乡八邻的群众欢聚一堂,自编自演,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了广场舞,

8 优美的舞姿不时博得观众们阵阵掌声。再看看周围,村民三五成群,下象棋的、拉家常的、锻炼身体的、纳鞋底的……好一派悠闲自在,其乐融融的景象。

他是村民致富的引路人

在带领农民致富的路上,他总在不断出实招,为村民们搭台子,引路子,以自已的执着热情、敢想敢干、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共产党人形象带领广大群众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根本。在他的带领下,帝尧村始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不断拓宽集体和群众的增收渠道,积极引导群众加快“产业兴村”的进程。他多方联系科技“项目”,实施“科技兴村”方略,着力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力打造“果品基地建设”。

2009年5月、9月、10月,他先后三次组织全村200多名科技示范户赴铜川、白水等地参观现代农业作务技术。同时,以中早熟果品生产为核心,全力实施优果工程。建成了以“美八”、“嘎啦”为主的620亩优质中早熟苹果产业基地,全力实施无公害作务模式,广泛应用各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积极实施现代农业间伐改形,大力推广果实套袋和果园改形,引进新品种“玉华早富”进行抗重茬试验,营养袋育大苗,乔改矮试验,快速提升了优果率,被陕西省农业厅命名为“现代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被县委、授予“科普

9 示范基地”、“一标一品”发展先进村。村民郭尊尊激动地说:“产业发展了,我一年的收入比往年多了一倍啊……”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可是他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在他的努力下,万只温室养鸡场投入使用,近千头养猪场初具规模,劳务输出成绩喜人,基建队步入专业化,果品销售链初步形成,沼气点亮了村民的新生活。

现在漫步在整洁的林阴大道上,嗅着扑鼻的花香,在广场的凉亭里下几盘棋,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身体,在郭鑫的带动下,如今的帝尧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诚信文明、群众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郭鑫真正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自家人”和“主心骨”。

帝尧村的快速发展,与帝尧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甘于奉献、能为群众办实事的村班子是密不可分的,更为关键的是离不开他这位领头雁,他做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晶莹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正是他这种情系百姓,甘当卒士,踏踏实实,潜心为民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他就是这样,始终如一地恪守着“奉献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人生格言。他就是这样,为把帝尧村打造成一个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文明村而忘我的工作着,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实的理念,一

10 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如今,走进帝尧村,一颗颗婀娜多姿的垂柳,一片片芬芳茵茵的草地,一座座掩映在绿树果林中的楼台亭榭,一户户松竹盈门、幽静雅致的农家小院,还有荡漾在鸟语花香之中的农民的欢歌笑语,构成了一幅和谐宜人的新农村景象。 党员活动室里,一排排闪光的奖牌,闪烁着帝尧村的光辉历程;一张张的金色奖状,诠释着他忠诚为党,贴心为民的人生真谛。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更是一尊处处闪烁着共产党人风采的丰碑。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帝尧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辉煌的明天,更看到中国农村的希望。

尧帝凿井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帝尧村党支部书记郭鑫先进事迹.doc》
帝尧村党支部书记郭鑫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