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全程导读(上)

2020-03-02 07:45: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红楼梦》全程导读(上)

2017-11-22 袁远辉(导读语文研究会会长)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之必修课程第10条指出:“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厚厚的一部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曹雪芹献给中华民族的瑰宝。但面对这瑰宝,能够读完全书的中学生真的很少。这除了《红楼梦》本身带来的阅读障碍外,主要还是要反思一下对这部书的导读策略和方式。常见的《红楼梦》导读方式往往是节选书中的一二回内容来开展几节课堂教学,以此就希望学生能够领悟《红楼梦》博大精深的思想艺术,并自觉去阅读《红楼梦》全书,如果学生做不了,那就怪学生“孺子不可教也”。对于这样一部耗尽作者毕生心血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这种导读未免过于简单粗糙了。《红楼梦》不简单,中学生能把它读下去很不简单,所以只有不简单不粗糙的《红楼梦》导读教学才能使大多数学生乐于读完《红楼梦》全书,且最终有较大的收获。

一、以教材、前言来导入学生的阅读

不能让学生一拿到《红楼梦》就阅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之阅读与鉴赏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造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在学生正式阅读《红楼梦》之前,首先要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其次使学生基本了解与《红楼梦》有关的情况。

(一)通过教材、前言让学生明白阅读《红楼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中粤教版教材必修4中有两篇课文《的情节波澜》(节选)、《宝玉挨打》和推荐阅读文本《见微知著 意高辞美——》都直接涉及《红楼梦》,其文本数量及内容篇幅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教材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红楼梦》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红楼梦》应该是高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这样,教师也就负有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全书的责任。而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的前言部分提到了《红楼梦》的神奇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如痴如醉的忠实读者,达到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程度”,教师可由此给学生谈谈两百多年来中国人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一些典故轶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阅读《红楼梦》作为中国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教材、前言让学生做好《红楼梦》阅读前的知人论世的准备 课文《的情节波澜》(节选)展示了《红楼梦》情节设计的一些特色;课文《宝玉挨打》初步呈现了在《红楼梦》中贾政与宝玉的多重矛盾以及贾府十分复杂的人际关系;推荐阅读文本《见微知著 意高辞美——》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前言部分对《红楼梦》的作者情况、创造背景、大体内容、艺术特色等作了概述。在正式阅读《红楼梦》全书前,可以以“我所知道的曹雪芹”和“我所知道的《红楼梦》”为主题,教师在导读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在阅读课本的三篇课文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的前言部分的基础上,上网搜索与之相关的内容并整合成书面作业;然后教师在第一节《红楼梦》导读课堂上组织以下教学流程:组织学生分小组对课前的作业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让完成得较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作业,教师指出这些学生作业的亮点;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全班学生作业内容进行整合,再补充教师对《红楼梦》的了解内容,最终形成这两个主题的最终结果。

二、以教师的情思来激发学生的阅读

“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地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的读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做到分析或诠释一本书。他不但没花心力去理解一本书,甚至根本将书搁在一边,忘了一干二净。”[1]要激发学生《红楼梦》阅读的主动性,这首先要求教师投入感情、带着思想去主动地去阅读《红楼梦》全书:通过对每一回的标题拟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动力,在每一回通过问题设置给予学生阅读重点、方向等指引。教师通过这些体现自己阅读情思的标题和问题的拟制,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红楼梦》每一回的期待,并让学生在每一回的主动阅读中碰撞出自己的情思。

(一)以生动别致的标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认为: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现在视野。„„应该说,学生对于经典小说的阅读期待远比一般文本来得更为广阔和深刻。”[2]《红楼梦》的回目对仗工整、简洁凝练,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红楼梦》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这些回目又有些晦涩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的感受和理解给每一回重新拟制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标题,要以这样反映教师情思的标题作为学生每一回阅读的支点,这些支点或设置阅读悬念,或提示内容线索,或暗示阅读重点,或提供思想启发等,给学生勾勒出一片有趣的期待视野。各回的标题拟制的思路样式大体如下:(1)出人意表式。如第十一回拟题:生日不乐,再如第十九回拟题:同床异枕。(2)不合情理式。如第二回拟题:女子止痛;再如第七十七回拟题:漂亮有罪。(3)网络用语式。如第七回拟题:土豪朋友;再如第十四回拟题:王女汉子。(4)对比突出式。如第四回拟题:美女野兽;再如第四十一回拟题:俗妇雅女。(5)惊悚式。如第二十五回拟题:恶鬼索命;再如第一百二回拟题:鬼怪出没。(6)体验式。如第二十二回拟题:百般烦恼;再如第三十四回拟题:痛在我心。(7)评论式。如第四十七回拟题:活该痛打;再如第一百三回拟题:自作自受;等等。

拟写《红楼梦》各回标题不求涵盖每一回的全面的内容,只求通过标题展示的阅读视野去激发学生对《红楼梦》每一回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思考。

(二)以多样多角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阅读教学是诱导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与理解得过程,是一个寻求理解到自我理解的建构过程。”[3]这首先要求教师研读《红楼梦》的每一回的内容,对书中的细节内容了如指掌,对回与回之间的勾连呼应了然于胸,然后设计出能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并诱导学生尝试着去品味《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的问题。这无论是从耗费的时间精力还是从鉴赏的能力水平,对教师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比起完全照搬别人研究成果来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唯有这样的付出才能正真地促进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建构。还有,教师设计的问题最好能指出学生要阅读的页码,这除了能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正陪着他们一起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各回问题的设计不能角度单

一、面目僵硬,大体从以下角度进行多样化地设计:(1)注意基本内容。如第一回的问题设计:贾宝玉的前身是什么?石头、绛珠草各因为什么要到人间来?第五回的问题设计:阅读第36页,“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第八回的问题设计:阅读第54页,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项圈所镌刻的文字分别是什么?(2)感受人物形象。如第三回:阅读第17页和第18页有关王熙凤的描写,谈谈你对王熙凤的印象。第六回:刘姥姥初次露面给你什么印象?(3)梳理故事情节。如第二十六回:谈谈本回贾宝玉和林黛玉矛盾的情节波澜。第六十八回:简述凤姐对付尤二姐的情节过程。(4)赏析景致描写。如第十一回:说一说第72页景致描写的作用。第十

七、十八回:第103页至108页有多处精彩的景致描写,请任选一处赏析。(5)评论人物观点。如第七回:阅读第50页,秦钟说:“读书一事,也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第三十六回:你是否赞同237页贾宝玉对“文死谏,武死战”的看法。(6)比较人物形象。如第二十一回:贾琏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同样是喜爱女子,他们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第九十五回:阅读第674页、676页,得知宝玉的玉丢了,黛玉和宝钗的反应有何不同,这反映了什么?(7)分析人物心理。如第十九回:阅读第119页,贾宝玉到袭人的家里,袭人总是要将“自己的”东西供宝玉使用,这反映了袭人什么样的心理?第二十七回:阅读第173页和174页,薛宝钗的心理活动体现了其什么样的性格?(8)探讨前因后果。如第三十六回:阅读第233页,王夫人为什么要特意给袭人送来两碗菜?第六十四回:贾蓉为什么要怂恿贾琏娶尤二姐?(9)关注细节描写。如第三十四回:第219页写到“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想象一下,“托”是一种怎样的动作?这个动作反映了宝钗什么样的心理?第四十回:阅读第262页和263页,写凤姐时用了几个“忙”字?这些“忙”字反映了凤姐什么心理?(10)提示前后勾连。如第三回:阅读第21页,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为什么都感觉似曾相识呢?第三十七回:阅读第245页,“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找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晴雯这句话指向谁?前面哪里曾提到?(11)思考续文优劣。如第八十五回:阅读第612页,“宝玉听了,才知道是父亲升了郎中令,人来报喜的。心中自是甚喜。”宝玉“心中自是甚喜”这种续文合理吗?请从前八十回找依据。第八十七回:阅读第627页,妙玉对宝玉生发感情这种续文合理吗?请从前八十回找依据。

“我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少年都有一本心爱的书,使他反复阅读、反复思考这本书。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他必须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用来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是为了使他为自己的命运而感到激动。”[4]必须要非常明确的是教师在每一回所设计的问题绝不能成为学生流畅阅读的绊脚石、拦路虎,而应是他们深入阅读的润滑剂、推进器,所以千万不要给这些问题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要当作测试去给学生的阅读进行量化评分。学生如能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教师除了给予鼓励或赞赏外绝不能有其它一切消极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4.[2]陈忠文.从学生的阅读期待选择小说教学内容——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4(8):30—33.[3]储建明.关于阅读教学碎片化的改革建言(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4(6):7—9.[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91.[5]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20.[6]鲁

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M] [M]//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5.(未完待续)

注:该文原标题为《基于师生共读的全程导读教学策略》,已在《语文知识》2015年第2期发表,并被中国人民大学《高中语文教与学》2015年第6期索引。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 导读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120回导读

《红楼梦》导读点滴

红楼梦导读练习

《红楼梦》导读作业

红楼梦导读第三回

《《红楼梦》全程导读(上).doc》
《红楼梦》全程导读(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