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造型 教学

2020-03-03 23:07: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小泥塑》

教学范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用泥塑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2)思想目标: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以达到提高个人素质的教育目的。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泥塑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了解泥塑特点,把握泥塑基本技法。

难点:表达意图的准确性和独创性,泥塑手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课时数: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打开课件,点击课件“感悟泥土”。

2、导入新课:

有了泥土,我们才有了茂密的森林,给我们避风遮雨,这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有了泥土,我们所有的种子才能播下,给我们足够的粮食,这是我们生存的依靠。

以平常的心情接近泥土,感悟泥土,在接近泥土的那一

刻,就注定为我们的永恒。

你玩过泥吗?也是和他们这样玩的吗? (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泥土的世界,去领略泥塑这门古老艺术的美„„

二、讲授新课

学生欣赏图片,师讲解泥塑相关知识。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型。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江苏无锡惠山、广东大吴、陕西风翔、河南浚县、淮阳及北京等地是传统泥塑的重要产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了。

三、佳作欣赏(“泥人张”彩塑赏析和“惠山泥人”赏析) 点击“佳作欣赏”

1、学生欣赏图片,师讲解“泥人张”彩塑的相关知识。

天津“泥人张”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自张明山先生创始,历经六代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

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你认为“泥人张”彩塑有什么特

点?(学生回答)。

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

造型:写实 色彩:清新雅致

2、学生欣赏图片,师讲解“惠山泥人”的相关知识。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

粗货又称耍货,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胚,手工绘彩。主要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她是一个怀抱小兽的婴孩的形象,为当地传说中能驱除猛兽、保佑平安的神话人物。

现在的大阿福有的手捧寿桃、元宝,有的身挂金锁片。象征着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是否给你以幸福、美好的感受?

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这类泥人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了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

通过这些形象,你认为无锡“惠山泥人” 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造型:夸张 色彩:鲜明艳丽 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学生欣赏图片,了解现代泥塑的相关信息,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

欣赏下列图片,想一想:

现代泥塑又分哪些题材、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四、泥塑的塑造过程

点击“塑造过程”, 学生欣赏图片,师以动物——鸭子为例讲解泥塑的塑造步骤。

要制作出如此精美的泥塑作品,应注意下列步骤:

1、精心准备泥土

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

2、把握塑造物的整体外形

注意:舍弃细部,抓准基本形。

3、抓住塑造物的明显特征进行细部刻画

注意:对所塑物的特点可以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

4、抓住塑造物的色彩特征,上色

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突出塑造物本身明显的色彩特征。

学生欣赏图片,师讲解“花瓶”的塑造过程,了解泥塑的基本技法。

跟随着我,来制作一个美丽的花瓶吧。

1、拍一泥板,切出所需形状作底板

2、搓泥条粘接于底板

3、逐层向上盘筑粘接

4、视作品需要可适当加宽口型,添加装饰

五、拓展延伸

点击“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了泥塑揉、拍、切、搓、粘、压等技法。

接下来,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泥的特性,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人物、动物或静物的小泥塑。

制作时注意:

外观要简洁 整体感要强

六、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佳作共赏

由各小组推荐佳作,与全班共赏析

八、小结

我们通过同学们的相互合作做出了很多小泥塑,通过欣赏这些造型后,你们的脑海中肯定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泥塑造型题材吧?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继续进行加工,将你的作品摆放在你的案几床头,会别有一番情趣。

同学们,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灵巧的双手,那么世间万物将会为你的生活增添光彩。

泥塑 教学设计

泥塑教学设计

泥塑 教学设计

泥塑小动物教学反思

泥塑教学总1

泥塑课教学设计

泥塑感想

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教案

泥塑教案

《泥塑造型 教学.doc》
泥塑造型 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