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中国和平外交

2020-03-03 19:44: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析中国和平外交的现状

摘要:从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努力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走和平发展之路,并一直在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和平、平等共事的国际形象,但是实际往往是事与愿违。从邻国的“大国威胁论”到欧美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施压,从一年前的钓鱼岛争端、伦敦奥运的不公平判决到最近菲律宾对台湾渔民开枪挑衅,都显示着中国的外交并非一帆风顺;现在的外交不是简单的军事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更是经济战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那么,中国的外交又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平等外交、外交转型、经济发展

一、中国对外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强调,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据不能靠外国恩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国外交政策也相应得到发展: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主张并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26-330页)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对外交往是以和平为主轴线,以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国际上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公正、合作、爱好和平的形象,努力追求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2、和平外交政策的意义

1)体现了大国的胸怀和爱好和平的品质

和平的外交政策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与品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30页)提高国际认知度,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 2)有助于促进中国的发展

中国通过走“和平路线”,为自己树立了爱好和平的形象,争取到和平的国际环境,同时为我国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中国人民有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的和平形象得到国际认可,为中国赢得许多国际“朋友”,创造好的条件使外国企业愿意到中国来招商投资,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同时也把中国拉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中,带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二、中国面临的外交现状

虽然中国在国际上一直努力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总是发生领土争端。去年,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发生对峙,致使中菲黄岩岛之争不断扩大。(《中菲黄岩岛之争》)近日,菲律宾又在与台湾的经济重叠海域开枪扫射台湾渔船,导致渔船的破损,一名船员的身亡。而菲方拒绝对台方赔偿道歉,仅仅是对遇难渔民的家属表示“同情”。菲律宾的挑衅行为毫无疑问地激怒了中国,这使得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和平外交受到障碍,同时也使得中国在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受阻。

但南海争端不仅仅只是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冲突,在菲律宾之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挑起事端。南海争端事件的不断升级不单单显示的是菲方对南海资源的争夺,更是美国通过挑起是非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刺激美国军事经济发展的迂回战术,不仅如此,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政治的干预来宣布自己对世界的控制权,通过战争来打击不受控制的国家,这样做有利于美国的霸权政治,并将发展中国家作为自己的工厂以及消费场所,带动其本身的发展。

从南海争端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海问题不仅仅是资源问题、领土问题、主权问题,它的背后透露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政治打击和经济掠夺。

三、外交转型,共创世界和平

虽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迅速的发展引起了发达国家的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常常介入各国争端中,一方面为了是加强自己的霸权地位、获得世界国家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是为了争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而资源的争夺归根结底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中国的外交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之战,而是经济之战、发展之战。所以,中国外交转型也是中国走向和平外交的必经之路。

对此,我们首先应该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因为它不仅为中国树立爱好和平、平等交往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能给中国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

其次,我国应该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升级。中国一直作为其他国家的制造工厂,可见中国对于“制造”的技术已经不弱于其他国家,但中国在国际上却始终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是提高经济制造水平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国的立法也需要更进,提供创新产业发展的平台、刺激创新产业的发展、保护个人产权等措施也有助于我国提高自身经济水平。

最后,我国政府也应该转变观念。虽然中国在有些地方不如发达国家,有些资源不比周边邻国,但是并不代表中国不敌这些国家,只要国家政府肯下功夫在经济发展规划上、落实政策,而不是首先考虑个人业绩或者只说不做,那么中国必定得以迅速发展。而与各国之间真正的和平外交、平等外交将不远了。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菲黄岩岛之争》

《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及其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浅谈南海之争》

《中国外交三十年:对进步与不足的若干思考》

毛概论文选题

毛概论文中国梦我的梦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

毛概论文中国的海洋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从黄岩岛对峙事件探析中国和平外交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毛概论文中国和平外交.doc》
毛概论文中国和平外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