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问题

2020-03-02 14:37: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问题

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已达5年之久,代理国库在灵活调度财政资金,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加强国有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代理国库的一些问题也日趋突出。

一、有意延解和占压税款。少数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存款任务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把目标转到国库资金上,通过调整会计科目占用国库存款。二是部分代理库未按规定将收纳的预算收入于当日或次日上午划解到指定收款国库,而是集中一个时日进行划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款的延解和占压。

二、人员配置不优,风险隐患加大。一是素质不高。代理国库的业务经办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兼职人员,有的是临时顶替,既没有专业的国库业务知识,上岗前也未经过任何培训。二是流动性大。代理国库的业务经办人员很少长期固定在这个岗位上,经常轮岗交换,流动性较强。三是教育不力。代理行更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业务的发展,对国库业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国库经办人员的教育投入不够。

三、利益驱动致使违规操作。代理国库业务除了经收税款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头寸外,还能吸引财政、税务和企事业单位前来开户。为达到以上目的,代理行在执行政策方面大打折扣,违规操作增多。一是对税款缴库凭证审查不严。二是在办理更正和财政库款退付、拨付业务时,不能严格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三是为财税单位违规多头开户,而且把一些户头开到其他科目下以逃避审计、检查。

四、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得力。代理国库的会计核算管理、操作制度和国库有关制度相抵触,使国库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一是代理国库的会计核算纳入到了代理机构的会计核算系统,没有严格分开。二是《国库会计管理规定》要求各级国库记账、复核和综合核算岗位不得相互兼任,同城票据交换、事后监督不得参与会计账务处理,系统维护人员不得参与计算机账务处理,但代理国库大多存在相互兼职的现象,核算操作的随意性较大,内部控制不力。三是国库事后监督岗职责得不到落实。代理国库的国库业务事后监督由会计部门负责人兼岗,而事后监督人员没有经过国库业务培训,对国库制度和有关政策、文件精神掌握不够,不能完整履行国库事后监督职责。四是奖惩机制不健全。代理行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制度和奖惩机制,对代理国库业务关心、指导少,人员任用和奖惩与国库业务经办人员的工作绩效没有直接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理国库经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风险防范意识差,责任心不强。对国库资金的风险防范,代理库的经办人员普遍存在认识偏差,导致工作上出现失误:一是对外出凭证、报表审核把关不严,存在未审核就盖章了事的现象。二是经办人员为图方便,私章、业务印章不能及时入屉落锁,在当天业务处理完毕后未按规定及时入库保管。三是计算机操作口令设置随意,通常用生日、电话号码做密码,并且长期不更换。

六、账务核算体系不适合代理国库。目前国库会计核算先由计算机编制报表、传票,再到会计核算体系中记账,改变了一次录入、复核便产生所有国库报表及账簿记载的做法,代理行会计核算体系与之不相适应。

七、人民银行实施有效监管难。一是对税款收入的准确性难以审核。目前代理国库向人行国库部门报解税款采用的是传送报表的方式,人行国库部门只能根据报表对部分共享收入税款进行审核,对绝大多数税款收入正确与否不能及时发现,只能等到税务部门办理更正时才能知晓。二是税款入库监管难。税务部门有时为了自身利益,在开票时对限缴时间要求不严,有的甚至长达10天之久。加之目前使用纸质凭证,人行国库部门对税款的流转根本无法做到实时、动态、全面监控,某些部门利用监管漏洞人为调整数据,使国家预算收入长时间游离于库外。三是缺少日常监管,发现问题滞后。受客观条件限制,人民银行每年一般只能对代理国库进行1至2次现场检查,缺乏有效的日常监管,如代理国库出现人员调整,或在票据审核、账务处理等方面出现问题,人民银行不能及时发现纠正。

代理国库业务工作总结

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问题探讨

国库业务

完善基层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

关于严格规范代理国库业务的自查报告

我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基层国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调研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各银行金融机构代理国库业务题库1019

银行代理洛阳市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操作流程

《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问题.doc》
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