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传》读后感

2020-03-04 03:06: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马克思传》有感

以前,我们都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学的都是一些比较乏味的概念和枯燥的理论,所以也很少主动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了解马克思本人。但是近日,我们通读萧灼基的《马克思传》,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描述了一个与我以前所感知的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一个更加饱满的马克思,一个更加完整的马克思,一个更加人性化、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0周年,萧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最好的纪念。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这些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

亨利希•马克思,被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他的知名度绝对不亚于毛泽东,他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

一、马克思不知疲倦的学习态度

不知疲倦的旅行者。在书中,我们会看到一个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学习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没有知识从来也不能帮助任何人”。他之所以能够掌握如此广博而又精深的知识,除了其天资聪颖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勤奋拼搏、对知识的忘我追求以及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以马克思在大学时代的求学生涯为例,这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自学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法学、文学、艺术和外语。他读书非常用心,每本书都做提要和摘录, 写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他学习非常刻苦,工作时间很长,有时甚至彻夜不眠。紧张的学习和过度的用功,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在医生的坚持下,他不得不放下工作,到柏林郊外一个小村子休养。但是,当健康稍为恢复,他就回到柏林,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

和工作之中。这种严肃的学习态度、惊人的学习毅力、刻苦的学习精神贯穿了革命导师辉煌的一生。

二、马克思忘我的工作精神

忘我工作的革命导师。在书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忘我工作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明确了自己服务人类的个人理想。从此,在漫长的斗争岁月中,为实现理想,马克思忘我地工作着。为了在舆论上反对封建思想专制,争取一个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政论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为了拥有一个宣传革命思想的战斗阵地,马克思及其盟友创办了“一种主张彻底改造社会的定期刊物”——《德法年鉴》,宣传革命理论,普及革命思想。为了给人类解放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当时革命理论鱼龙混杂的环境下,马克思在系统地研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为以后的革命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等等。这种为实现个人理想、追求人类解放而忘我工作的精神贯穿了革命导师辉煌的一生。

三、马克思伟大的事业

人类幸福的追求者。书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为追求人类幸福而战斗不止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马克思在刻苦学习、进行理论研究之时,也不忘革命实践对社会发展和理论创作的重要作用。为创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活动,与各种敌对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但却颇有成效的斗争,成功改组了正义者同盟,并最终成立了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从此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人类争取解放与自由的新纪元。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工人运动重新兴起,马克思敏锐地感觉到国际工人联合行动的重要性,国际工人协会产生的条件成熟了。于是,便积极投入到第一国际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为第一国际起草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伟大纲领性文件《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从而为国际工人协会奠定了思想上、组织上和活动上的基础。马克思本人也在革命实践中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人物。纵览全书,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为追求人类解放、幸福而战斗不止的革命实践精神贯穿了革命导师辉煌的一生。

四、马克思的浪漫爱情

个人幸福的追求者。在书中,关于爱情,马克思晚年的生活很大程度受到了影响,在失去燕妮之后,这其中饱含着他对爱情的浪漫主义情怀,他对爱人的理解与支持的需要,他对爱人的思念,人是不可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上的,因为思想是不能孤独的。我想在马克思的爱情形成阶段是受浪漫主义影响,而在真正得到爱情和爱情生活当中理性占了上风,因为他似乎一直忙于事业,忙于理想,然而最终他回归了,是在失去爱人之后,这也表明,骨子里面他仍然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爱情始终应该是浪漫的,虚无缥缈的,而不是理性的现实的.但是追求爱情的过程和本身却可以是非常理性的,否这将失去爱情。

五、马克思的金钱观

马克思生活上的窘迫其实源于他对金钱的态度,其实也反映了他的个性,他不善于理财,因为他认为金钱不重要,懒得花心思,也因为他豁达的性格,不拘小节的作风。但生活的压力没有使得他在工作上有任何的退缩,执著的追求,使他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困难,他的不断抗争本身就是非常伟大的事情。与其想到今天的我们这个社会,其实压力依然很大,但至少没有窘迫到那个年代的地步,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去改变,去创造,去抗争。在资本横流的这个社会,保持对物质的正确态度是非常关键的,应该由思想去创造物质,而不是物质决定思想,这个观念好想有点唯心了,但至少是我对金钱和理想的态度。

总之,在时代风云变迁中,马克思迅速地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并且与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划分开来。他先以青年黑格尔派的立场参与当时的思想解放,在反对封建王权的同时看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无产阶级的无助,于是决心为正义者寻求国际解放的道路。当他制订出了自己的世界观的纲领后,就进行了最全面的科学研究,全面探究了有史以来直到十九世纪的全部文明史,透彻地发现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使得人类走上解放,只有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进化才能推进社会经济形态演进,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是时代的巨人。为着革命理想,为着科学革命,他舍弃了个人生活的幸福。为了工人的八小时工作权利,他自己却长期每日工作十六小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他都加以批判地继承,都批判地考察过。所以,2000年他被英国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马克思传》是一个思想史的宝库,取之不尽,福泽后世,所以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充分理由继续信赖他,遵从他,模仿他,把他开创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推进下去,是我们通读《马克思传》的最强烈的想法。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doc》
《马克思传》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