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2020-03-03 06:19: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城镇组10号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复式统计表》。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引入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随后的习题的呈现方式稍有变化,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 ,本单元学生还将要结合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学习复式统计图,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前后联系甚密,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积累了一些统计数据的经验。本节课通过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学生收集信息、表达数据和应用统计数据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为后面学习复式统计图打下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及特点。

四、说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业纸等。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进行教学。适时运用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1

学法:学生主要采用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下面我来具体说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谈话导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家打算怎么过?学校今年不打算搞文艺演出,计划组织同学们开展体育竞赛。为了了解同学们都喜欢什么体育项目,我们需要做个调查统计。在学生的交流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竞赛活动作为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接下来抛出问题:我们怎么统计呢?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明确利用统计表,分项目、分男女轮流举手统计,又快又好。请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的四张单式统计表记录数据。

然后交流展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统计表。同时板书:统计表。

本环节我让学生调查统计自己身边的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制作单式统计表的过程,同时也为新课提供了素材。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为了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小环节:

1、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同时看这四张统计表抢答下列问题:参加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最喜欢什么项目?女生最喜欢什么项目?四个小组的女生一共多少人?在抢答中追问,为什么后面三个问题回答的比较慢。在交流中使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求。

2、小组合作探究。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这四张统计表合并到一起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如何合并,再动手画一画。出示讨论提纲:(1)横向栏目如何设计?(2)竖向栏目如何设计?(3)如何设计能看出合计数?(4)还有什么

2

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其间。

3、交流汇报。在学生完成后,选择一至两组上台展示汇报,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排列方法(①性别在横栏,组别在竖栏②性别在竖栏,组别在横栏。)教师肯定两种方法都正确。

在交流中,结合课件演示合并的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优点,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重点说明表头的含义、总计数栏目的设置和计算方法,提醒学生写上标题和注明日期。最后完整展示复式统计表及各部分名称。最后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式统计表。(完善板书:复式)

4、填写数据。提醒学生注意填表的有序性。填好之后,追问合计数怎么算? “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在交流中明确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良好的数感。

5、对比提升:让学生结合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之前的四个问题,再追问:从统计表里还能看出什么信息。你发现复式统计表有什么特点?(板书:信息多,便于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复式统计表信息多,便于比较的特点。

本环节我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和教师启发中自我建构新知,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的特点突破重难点,在比较、交流中完善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巩固练习时,我对书中的三个练习题进行了适度挖掘和改变:

1、“练一练”

教材中呈现的是25届至28届中国奥运会奖牌数,做题之前我向学生提供了29届和30届奖牌数。问:统计表的栏目如何增加?明确如何增加栏目之后,学生动手操作填表,最后全班交流,追问:合计数怎么算?你从中了解些什么?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练习二十的第1题。

学生完成后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统计表,追问:还能看出什么信息来?第(3)小题:调查本班同学家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情况,我把此题改为调查拥有电话和电脑的情况。因为现在电话基本普及,电脑也正在普及。教材编排已有多年,我们教师应充分挖掘现实素材,跟上时代的步伐,填补教材未及时修改之憾。

3

3、练习二十的第二题。

此题在指导学生读题填表之后,重点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明确根据统计内容的不同,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在这里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本校学生男、女生人数情况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感受数学是有用的。

七、说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信息多 便于比较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点出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使学生一目了然,能铭记于心,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

八、说教学预期。

总之,本节课总体上是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基本理念,力求做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我建构中学习新知。我想本节课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4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 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doc》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