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中秋

2020-03-03 20:18: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欢度中秋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背景。这个中秋节也是小学生进入小学后的第一个中秋节。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周五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三、中秋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

展示圆月的画面,引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师: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1) 出示月相图(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变化)。

师:学生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 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由来。 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学生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引导学生讲出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展示嫦娥奔月动画图片。)

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3) 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我们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 (4)奖励。(对课前收集资料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学生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学生齐背《静夜思》。 (2)、出示图片2

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学生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 (3)、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学生说出最好,说不出就由教师导出:苏东坡)

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 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课件出示其中三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开《我们的节日》一书,朗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说说是什么让诗人想起故乡。(简要理解诗意)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学生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①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骨式。(对称、均衡) ②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③学生作品欣赏。由学生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是买的,也有送的;是妈妈送给奶奶的,也有小姨送姥姥的……)

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 师:咱们一七班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班同学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a 师给同学送月饼并送上祝福的话; b 学生相互送月饼;

c 鼓励那些不愿意把自己的月饼送给同学的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和祝福送给学生。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一边听师讲故事)

师: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

2、学生之间交流。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分6个活动小组)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3、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4、关于中秋的诗词。

5、关于中秋的食品。

6、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四、小结

学生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一七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最后,我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

欢度中秋周记

快乐猜谜,欢度中秋

“欢度中秋”团活总结

关于中秋节作文:欢度中秋

喜迎国庆、欢度中秋方案

欢度中秋300字作文欣赏

地产欢度中秋启动大会发言稿

喜迎国庆 欢度中秋活动方案

“欢度中秋、喜迎国庆”晚会主持词

公司“欢度中秋、喜迎国庆”文艺晚会主持词

《欢度中秋.doc》
欢度中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