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2020-03-01 19:28: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标准。我个人理解,建设美丽乡村应该是建设新农村的延伸与拓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同步提升的有机过程。立足南京市情实际,“都市美丽乡村”应该符合五个方面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美丽乡村的貌。破破烂烂肯定不是美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更不是美丽,“天蓝、山青、水绿、地净”是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二是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这是美丽乡村的形。工业区与居民区相互掺杂,生产与生活功能混乱,也不是美丽乡村。只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农村才能称之为美丽乡村。三是要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这是美丽乡村的质。美丽乡村不是说只要青山绿水,不要生活便捷。美丽乡村要让农民跟市民一样,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出行、就医、就学、养老等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四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这是美丽乡村的本。贫穷的乡村不是美丽乡村。如果农民一年到头只能填饱肚子,就算居住环境再美丽,也难以称其为美丽乡村。五是要有和谐的社会风尚,这是美丽乡村的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体现不了美丽的内涵,和谐文明、健康淳朴的乡风才是美丽乡村真正的灵魂。总而言之,美丽乡村既要求“形态美”,也要求“内在美”,要形神兼备、美丽于形、魅力于心,这才是广大农民群众期盼的美丽乡村模样。

去年以来,我们在建设都市美丽乡村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了如江宁“五朵金花”这样的典型,也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下一步总的考虑是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由都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向示范区拓展。今年要完成老五县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全面拉开1000平方公里建设框架。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江宁、高淳美丽乡村示范区。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浦口、六合、溧水美丽乡村示范区,使五大都市美丽乡村示范区成为展示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成果的样板区、示范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都市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强化四个坚持,突出四项重点”。 强化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

- 1

一项是继续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省里的部署,去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村庄环境改善了,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下一步,要继续推进新一轮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垃圾集中收集等设施建设,严控乱搭乱建,促进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健全长效维护管理机制,不能今天整治干净整洁了,明天又变成垃圾遍地。

二是突出产业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现在来看,发展现代农业,仍然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出路。要立足生活保供、生态涵养、都市休闲三大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我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南京正在推进高标准良田建设,农田再也不是过去的小面积、分散化状态,农业也在向生物农业等高端业态转型,这就意味着过去的小农经济、单打独斗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必须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一般农户也要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发展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二要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证明,农业生产力的解放,离不开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下一步,要重点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让科技人员沉到农村、沉到农业园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农业科技人才创业,让农民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

三是突出全域统筹,扎实推进农村建设。南京的城乡统筹,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主要思路是以10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街建设为先导,带动新市镇新社区由点到面展开,全面提高市镇现代化水平。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通达所有区县、干线公路连接镇街、农村公交“村村通”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农民创造更为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在,10个统筹城乡试点镇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规划,有些镇街已经进入

- 3

于列入今年整治任务的201个待整治村要严格按照省里要求,抓好“五大工程”建设,确保按期保质通过省里验收。特别是要抓好农村洁化、绿化两项重点工作。农村洁化是最基础、受益面最广也是最难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落实保洁员责任、工资,积极开展保洁创建活动,加大农村清洁工程督查力度,确保农村长年保持干净整洁。同时要加大垃圾收集、污水管网、沼气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花钱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有效之举,要大力鼓励农民种树,大规模开展“见缝插绿”、“花开百户”、“美化庭院”活动,尽可能做到绿化观赏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对种树贡献大的农民实行以奖代补。二要培育精品村。选择一批自然条件较好、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文化资源丰富、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进行重点培育。按照“一村一景、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村庄规划设计,合理区别生产区、生活区、功能区,对农民住房的层高、外观式样、立面色调等要统一协调,对村里重要的人文、自然资源要保护利用。三要连片打造景观带。要以精品村、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为依托,串点成线,打造若干条各具特色的景观带。各地在确定精品村、中心村时要尽可能相对集中,在同一区块或同一条沿线,以便连线成片推进。要加强对重要交通干道、风景区沿线的整治,加强违章建筑清理、绿地白化消除、村庄立面整治以及人文生态特点的打造。四要融入文化元素。要以文脉传承为特征,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认真开展古建筑村落、民俗风情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等历史文化村落的普查,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林、古家具、古农具等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俗等的发掘、传承和弘扬,积极保护和培育文化特色村,培育和创造乡村地域文化,着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五要处理好“三对关系”。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既要注重结果,确保五年创建目标的如期实现;更要注重过程,把各项工作做扎实,真正在创建过程中提升农民素质。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形”是美丽乡村的外在表现形式,指的是村容整洁、环境美丽,这是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神”是美丽乡村的内在品质,是通常我们说的幸福感,这是美丽乡村的更高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5

农业增收,空间毕竟有限。要更加注重开拓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个增收渠道,加大农民创业扶持力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土地及房产资源,力争今年农民创业基地达到100个,社区股份合作社覆盖率达到80%。二要继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提标扩面。稳步提高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的筹资和发放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农村养老金,把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夯实。三要加大低收入农户帮扶力度。低收入农户最需要扶持帮助。要锁定全市年均收入低于6500元的低收入农户,采取以“输血”为辅、“造血”为主的方式,帮助他们就业创业。特别要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扶持,让有资源、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勤劳致富、智慧致富。

(四)提高创建质量。一个县域的美丽乡村由一批精品村、若干条景观带组成,要加强分类指导、分片实施,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以点串线、由线到面,连线成片推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一要抓好面上整治。要把连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对于列入今年整治任务的201个待整治村要严格按照省里要求,抓好“五大工程”建设,确保按期保质通过省里验收。特别是要抓好农村洁化、绿化两项重点工作。农村洁化是最基础、受益面最广也是最难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落实保洁员责任、工资,积极开展保洁创建活动,加大农村清洁工程督查力度,确保农村长年保持干净整洁。同时要加大垃圾收集、污水管网、沼气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花钱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有效之举,要大力鼓励农民种树,大规模开展“见缝插绿”、“花开百户”、“美化庭院”活动,尽可能做到绿化观赏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对种树贡献大的农民实行以奖代补。二要培育精品村。选择一批自然条件较好、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文化资源丰富、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进行重点培育。按照“一村一景、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村庄规划设计,合理区别生产区、生活区、功能区,对农民住房的层高、外观式样、立面色调等要统一协调,对村里重要的人文、自然资源要保护利用。三要连片打造景观带。要以精品村、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为依托,串点成线,打造若干条各具特色的景观带。各地在确定精品村、中心村时要尽可能相对集中,在同一区块或同一条沿线,以便连线成片推进。要加强对重要交通干道、风景区沿线的整治,加强违章建筑清理、绿地白化消除、村庄立面整治以及人文生态特点的打造。四要融入文化元素。要以文脉传承为特征,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认真开展古建筑村落、民俗风情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等历史文化村落的普查,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林、古家具、古农具等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俗等的发掘、传承和弘扬,积极保护和培育文化特色村,培育和创造乡村地域文化,

- 7 -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doc》
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