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2020-03-03 09:29: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鲁冰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课堂气氛要融洽,课堂节奏要明快,要注重课堂效益。

对“高效课堂”老师的困惑很多,其中之一是授课时怎样操作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和网络的学习,我认为高效课堂在具体实施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1.“三环”即预习探究、交流展示、拓展巩固三大环节; 2.“六步”即模式“六大方面”: ①自主预习②探究质疑③交流解惑④成果展示⑤迁移提升⑥知识回顾

具体解读:

一环:预习探究

第一步:自主预习。

预习题是教师“导”的体现,预习题的设计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应体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要简洁明白,抓住关键,揭示知识间的练习,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具体操作:这是一个学生自主预习的环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提前把精心准备的预习提纲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前一段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提纲中的内容,所以第一步主要是在老师的预设中完成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这是一个让学生提前热身的一步。

第二步:探究质疑。

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这个环节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查询各种资料,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圈点勾画,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等待小组合作研讨时再解决。 具体操作:学生根据自己完成预习提纲的情况提出疑问,各小组长汇总本组成员存在的问题。

二环:交流展示

第三步:交流解惑。

交流本课学习中对所遇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这是一个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解答学生所提的疑难问题并积极鼓励学生提出富有创新性和思维含量的问题。

具体操作:经过预习和探究两个环节,对于仍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合作交流,实行组内同伴互助的方式,即实施兵教兵、兵帮兵的合作探究样式,要发挥好组长的作用,当好小老师。组内可以两人研讨,也可前后左右研讨,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请外援实行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时可以下位到认为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同学那里寻求帮助,此时课堂不怕乱,但要追求一种乱中有序的效果。

第四步:成果展示。

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据组内同学的共同探讨,争取用各种形式展现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组内、组间进行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导”的作用,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既要让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秩序井然,完成教学任务。

具体操作:这是一个展示学习成果,出彩出色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一个暴露问题的一环,其目的就是通过展示,进一步明确答案,梳理知识,强化重点,规范做题,训练技能。这个环节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说、唱、写、表演等。这个环节老师要讲,要精讲,适时评价,可以对个人,也可以对小组。

三环:拓展巩固

第五步:迁移提升。

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认知水平,设计一些体现能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达到迁移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具体操作:这个环节是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环节。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使学生熟练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第六步:知识回顾。

这是一个检验学习成果,弥补学习缺失的环节。 具体操作:一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的学习收获,学生谈收获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再巩固的过程。二是教师下发当堂达标测试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个环节要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几块黑板,让一部分同学拿着测试题直接做到黑板上,完成后在下面做的同学改黑板上学生所做的题,这样人人都有上台的机会,之后教师适当点评,回顾所学。

教师个人简易思路: 六步(独学、互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导学案)

三查(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导学案时)

2.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的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第二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并完成练习1至3题。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 先个人阅读第五节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

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内容】、【应用与拓展】、【概括总结】、【当堂检测(高考考链接)】几个部分。

1.学习目标:

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定。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2.自学内容:

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基本知识、例题、方法;实验、社会观察与思考等内容。对自学内容的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3.应用与拓展:

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4.概括总结:

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

5.当堂检测:

(也可以另附)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当堂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不能忽略。

3.导学案的使用

1、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2、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

3、每个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后都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涉及导学案修改的意见,应及时反馈到该导学案编制人手中。由导学案编制人综合各位老师的意见,完成对该导学案的修正或集体反思意见,形成电子文稿,并上交学科教研组,方可视为导学案编制工作的完成。学科教研组每周末将当周完成的所有导学案电子稿上传学校教科室,作为考评导学案编制情况的依据。

以上是我肤浅的认识,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具体效果且行且看,我想通过大家不断的改进、完善和努力,我校的课改一定会有所成效。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对高效课堂的在认识

对高效课堂的一点认识

对新课改高效课堂的认识

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