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海上的回声

2020-03-03 09:14: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爱琴海上的回声》教案

一、教材简析

我们现在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爱琴海上的回声》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中“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的一个子主题。这一课分为三部分:文明古国的遐想、母亲河与文明古国、爱琴海上的回声。这一主题主要讲述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的文明成就以及大河流域与古国文明之间的关系,三个主题分别用三课时完成。这一主题与教材的前一主题《我们生活的地球》都是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世界,力图使学生了解他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简要了解人类文明的遗产,从而激发他们对世界历史文化探究的兴趣。

因为希腊爱琴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所以本课《爱琴海上的回声》地位很重要,它从文学、科学、思想、政治和体育等方面选取典型的人物和事例,主要介绍了古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反映了古希腊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教学设计理念

1、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它的目标也是综合的:知识性和它的道德性,两者缺一不可!一是育德;二是传授社会化发展必备的知识。

2、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尽可能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地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钦佩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感受古希腊人非凡的创造力,知道追求文明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2、过程与方法:(1)掌握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2)培养上网、搜索信息、保存、筛选信息的能力;(3)

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网络资源与合作学习了解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伊索寓言和希腊神话、阿基米德定律、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雅典的公民大会、古代奥林匹亚运动会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古希腊文明。

难点:认识古代文明成果对现代文明的重要影响。

五、说教法:资料补充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生活从个人、家庭,走向学校、家乡,走向国家、世界。

五、六年级的教材加入了很多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内容。但是传统《社会》课里的历史部分与《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部分在教学中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品德与社会》课不仅是告诉学生一段客观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进行品德的陶冶。所以,《爱琴海上的回声》这一课中的历史,是用有血有肉的历史文化成就来感染人,《伊索寓言》、阿基米德定律、亚里士多德、雅典公民大会、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无不使人产生对希腊文明探究的欲望。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留着希腊文明的痕迹,但学生对于爱琴海、古希腊文明却知之甚少,缺乏知识的沉淀与积累。教材中对希腊文明的阐述相对简略了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预留的空间,采用资料补充法,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但是学生要想找到一些古希腊文明的资料,凭借一般的杂志、报纸却有些困难。所幸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的电脑房都能够上网,让学生从网络这个无限大的资源库中获取更多的补充材料,从而引导学生放眼世界,激发学生对他族文化的欣赏,培养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观念。因此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在本课中起到了主体支撑的作用。

六、说学法:以活动为主线,网络探究,互动协作

课程标准要求:“思品课教学力求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因此,我用分组活动进行网络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共

同探究,让学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初入爱琴海:了解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课堂导入)(预计10分钟左右)

1、多媒体展示寓言故事《龟兔赛跑》。

问:(1)知道这个故事的来源吗?(它来自希腊文学名著《伊索寓言》)

(2)你还读过《伊索寓言》里的哪些故事?(狼和小羊、乌鸦喝水、乌鸦与狐狸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引出《伊索寓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是啊,早在四千年前,新的文明中心就在希腊爱琴海地区产生了!知道爱琴海在哪里吗?

(1)多媒体展示爱琴海图片

(设计意图:爱琴海,一个遥远的美丽的地方,但很多学生根本没听说过,需要老师引导进入爱琴文明)

(2)学生快速搜索爱琴海地理位置和爱琴文明。

地理位置:爱琴海是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东部的一个大海湾,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希腊(Greek)和土耳其(Turkey )之间,也就是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爱琴海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

文明起源地:

爱琴海沿岸是克里特和希腊早期文明的摇篮。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化发源地。约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约在公元前2600—公元前1125年的米诺斯王朝时代,岛上文化空前繁荣,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制造出许多精美的工艺品。20世纪初,在岛北滨海平原上的伊拉克利翁发掘出一座当时建筑的王宫。这座王宫中央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国王宫殿、王后寝宫分布在庭院四周。各建筑物之间用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相连,千门百户,真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迷宫一般。正因为当时爱琴一带是商业活动的中心,

人们习惯地把爱琴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什”,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叫做“欧列伯”。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快速搜索信息,并筛选有价值的信息)

(二)倾听爱琴海的声音:学生分组活动,探究古希腊文明(预计25分钟左右)

1、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网络探究学习。(提醒:时间有限,快速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小组:伊索寓言和神话传说

主题网站链接:

中国儿童文学网(伊索寓言)http:///ertong/xlsh/xlsh.htm

第二小组:追求科学的声音(阿基米德)

资料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2131.htm

第三小组:坚持真理的声音(“要给亚里士多德套上缰绳”)

资料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4482.htm

第四小组:公民的声音(公民大会昭示自由和民主)

资料链接:公民大会http://baike.baidu.com/view/996373.htm

第五小组:运动员的声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

资料链接:奥林匹克运动会http://baike.baidu.com/view/1251.htm

2、组内交流:组内成员将网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讨论应该向全班同学交流哪些内容,最后确定一同学主讲,另一同学补充。

3、课堂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变化,使得不少教师退回到纯学科化教学的倾向,把该课程当作知识课程来教,本课的教学就有可能变为历史课,而知识课的学习有可能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没有价值的判断和品德的形成。《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则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涉及到体验的层面,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进入体验,才会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会有价值引导,而不

是仅仅占有知识。所以,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形成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而这必须有学生的心理体验。这里主要采取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自主体验。)

(三)回味爱琴海的回声,涛声依旧。(课堂小结,预计5分钟左右) 问:

1、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方式和资源习得有个小结,另外教师力求在教学难点上突破,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文明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

八、关于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正确说出古希腊的主要文明成就。

2、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和同学一起探讨古希腊文明,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3、学生是否感受到了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以及古代文明成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学生能否恰当运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改进学习方式。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将以以上的评价来反思教学效果、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及创新点等。

恳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指导!

爱琴海爱情诗歌

回声

爱琴海祭诗歌(推荐)

爱琴海主题婚礼策划书

爱琴海的表达[版]

爱琴海谢师宴营销方案

爱琴海婚礼策划文案

《回声》说课稿

回声教案

回声 教案

《爱琴海上的回声.doc》
爱琴海上的回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