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传播

2020-03-02 13:26: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程名称:网络传播学

主讲教师:刘琼

学号:2011213269

姓名:谢霞辉

成绩: 论传播学意义上的博客传播

摘要: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博客”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互联网无疑是传播媒介的一大革命,它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上新兴的传播形态,其影响力日盛,正在成为一种改变媒体生态、传播规则,甚至社会建构方式的重要现象。本文从什么是博客以及博客的特征入手,解析博客传播与传统传播的异同,预想博客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传播 博客 信息时代 影响

博客是互联网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网络传播方式,博客如同其他一些新媒体现象一样,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畴而具有社会意义。博客的英文Blog一词的翻译,有人称它是继Email,BBS,ICQ,MSN,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的诞生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到来,这样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僵硬面孔”的局面。博客的出现对网络传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博客的信息传播既兼容了一部分其他媒体的原有功能,同时也具备了传统媒体不能拥有的优势,博客传播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的传播模式、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功能都具有与众不同之处。

一、博客的简述

(一)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是“Blog或Weblog”, 中文称为“网络日志”或简称“网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仍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博客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二)博客现象

我们将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日志的现象通称为博客现象。博客现象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现象,这种传播通常一个人为主,主要表达个人思想。

(三)博客的传播学分析

罗德·拉斯韦尔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是早期传播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在其中他就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和传播的效果怎样,后人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博客作为一种网络传播,同样具有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效果以及传播特征。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认为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博客这种网络传媒是媒介的另一种延伸与扩展。

二、博客的分类和特征

(一)博客的分类

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息传播的常规,是一种新兴的民众参与媒体传播的形式。它独有的开放、自由的性质是传统媒体不能具有的特点,也发挥了传统媒体不能发挥的作用。代表民间力量的博客的出现,标志着民间信息制作和传播主体的批量崛起,以独立的传播媒体形态,出现在政治、生活、工作、管理过程中,并迅速而广泛地改变着信息的控制和传播。(注释[1])

从内容出发,博客也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时效性的内容为主的博客,比如过滤各类新闻的博客;一类以专业性的知识为主的博客,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进行知识过滤和知识积累;一类以个人性的交流为主的博客,比如写真正记录个人生活的日记,或者有着共同兴趣的人形成一个博客社区。当然,更多的博客都包含三类的成份,只不过比例不同。

注释: [1] 陈超:《博客发展是否面临拐点》,中国信息化杂志社,2007年3月9日。

从博客存在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托管博客,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www.daodoc.com等提供这样的服务,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一类是自建独立网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需要一定的条件;还有一类是附属博客,将自己的博客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不少媒介网站都开始有了这样的举措。当然,三类之间也是可以演变,甚至可以三者兼得,一人拥有多个博客网站。

从博客个体的层次上看,也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草根博客,主要将博客作为个人表达的方式,是博客世界里沉默的大多数,有着自己非常有限的拥戴者,甚至无所谓有没有读者或读者的多寡;一类是追求内容价值和影响力的知识博客,把博客作为自己知识过滤、知识积累和知识传播的精英类博客;第三类就是出于两者之间的综合性博客,兼而有之而没有侧重。

(二)博客的特征

博客是在网络媒体上诞生的,“自由、开放、共享”是博客精神所在。博客也是一种新的信息平台,它有不同于其他媒体的构架体系,这种不同的构架使得其他传统媒体的部分职能得到延伸,同时也增加了网络媒体不具备的条件和功能。(注释[2])作为一种新的传播现象、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既具有许多与传统网络媒体共同特性,如超文本特征、多媒体的特征等等。当然,博客也具有异于其他交流方式的传播特性。与传统媒体相比,博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实时性:博客内容更新频繁,几乎没有固定的周期,甚至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从美国“9.11事件”和“印度洋2004海啸事件”的报道来看,博客的传播极为迅速,因为这些亲身经历者,就是博客的传播者。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信息和新的内容等每天都不断积累之中[3]。因为及时,所以新鲜,因为新鲜所以独特,这正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个人性:博客是自由状态人的自发行为,写作是博客自我存在的表现方式。个人用文字捕捉自我刹那间的所思、所想、所感,依据自我价值观表现出的个人行为、角度、思想,使博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传媒工具。

注释: [2] 张黎明:《北京晨报》,2007年1月7日。

[3]周海英:《博客的传播学分析》[M],江西.江西社会文学,2004。

3、共享性:用博客方式生产知识,是以一种非市场的方式进行生产,或者说是非中介方式的生产其中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但它不一定以市场为中介进行交换,知识是以共享方式扩散的过程。每个博客有固定的网址,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这个网址阅读文章,类似公开的记事本,使个人资源共享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4、互动性:博客以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传者和受者可以实时互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单向的传播方式,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接收者,具有双重性。这种互动性可以调动人们积极参与的愿望,实现一些在现实中受于限制而不能参与的交流。

三、博客传播模式分析及对传统传播理论的冲击

(一)博客传播者分析

就传者而言,博客是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即博客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 就传播意义而言,意味着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实现了向平民阶层话语和大众话语的转移“。

(二)博客传播内容分析

就传播内容而言,目前的博客可谓无所不包,有新闻博客、知识博客、科技博客、美食博客、文化博客等,只要你能想到的,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博客。这些内容的载体目前多为文字、图画,但鉴于网络多媒体的特征,未来视频与音频的出现也将是意料之中的事。在现阶段,文字表现形式无疑在博客中占有绝对地位[4]。一方面,千年以来的书写文化积淀雄厚,文字仍是人们获取信息或者表达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网页文字处理技术也最方便,会打字就可以创作作品。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志于在媒体层面一展身手的博客们来说,长篇大论的雄辩更能显示功力,精悍短小的评论更能表明智力。郑云深认为,在博客家族里文字博客始终会是主流。而指向外部的超链接,更是向受众开放了传者身后广阔的信息源。

注释:[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版。

(三)博客传播渠道分析

就传播渠道而言,博客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实现了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它抛却了“守门人”的角色,强化了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兼容。

(四)博客受众分析

就受众而言:一方面,博客的传播往往指向两部分受众,一部分是定向的受众,即传者希望信息达到的人,另一部分是非定向的受众,即在茫茫网络中偶然接触该博客的人,因而其受众对象既有指定性又有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博客的传播中反馈渠道畅通,受众在这里表现出了很强的主动性,可以说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完全消失,大家都是博客,大家都既是传者也是受众。

四、博客传播与传统媒介传播的竞争与共存

从旧媒体的的新闻发生和传播系统来看,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信息的快速和海量的需求。不同的报纸类型,这个环节的侧重点有区别:对于社区报纸,记者的关键能力是他的社区关系,社区关系是记者挖掘新闻的前提条件;对于时评报纸,记者的关键能力是他的观点和思想,以及表达的能力。但是,媒体首先是一个观念系统,或者说是理念系统,媒体从来具有舆论导向作用,记者的功能也不是讲故事,而是将故事中的观念和理念挖掘出来。旧的媒体是一个单线的系统,因为原创的有限,所以总的从业人数有限,因而观点相对狭窄。这也就导致了观点和舆论的一元化或者单一化,他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包括多元化的观点。媒体的力量也来源于此,他可以选择多样化观点的一种,然后将它传播出去,使它变成主流的观点。新媒体作为冲突的一面,就是打破了传播途径的单一性。从而使得各种观点都可以表达出来,这样一来,旧媒体的舆论导向的垄断力量就被削弱。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来,这样也丰富了整个传媒生态系统。旧传播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噪音,噪音就是“媒体不鼓励的非主流的声音”,但是,加入博客以后,许多的声音也就成了噪音,旧传播学中的噪音概念失去意义。

技术的去中心化使得每一个市民在博客时代,都可能是潜在的记者他们可以“深度介入”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从而有可能使新闻传播历来由媒体专业人员“操作”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似乎可以从传统媒体的特约通讯员或者新闻线人的身上找到所谓的“草根记者”的踪影,但特约通讯员大多是得到媒体机构的认证并与机构事先有约定,新闻线人则不直接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只提供新闻线索,而“草根记者”通常与媒体既无约定,又直接将成形的新闻产品——文字与图片——提供给媒体。这些新闻产品主要通过博客方式传播。“草根记者”对于专业记者的“补偿”作用,或者说“草根媒体”对于专业媒体的“补偿”效应。

五、博客的未来发展

博客秉承了个人网站的自由精神,但是综合了激发创造的新模式,使其更具开放和建设性。其主旨就是要在网络世界体现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流沟通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接受。

博客不仅仅是一个网络日记的技术工具,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互联网上赋予个人以力量的工具。它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呈现自己、表达自己并与网络世界建立全而的交流沟通。因此,未来的博客不是现在这样简单的网上简易出版系统。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博客应用、协同办公以及留言讨论等,除了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等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人人都是网民的下一个趋势就是人人都是博客。个人博客就是个人在网上的全面形象的代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

六、结语

“博客”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链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在其形成的博客媒介下,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传播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突显无穷的知识价值。博客传播是网络传播领域出现的个性鲜明的传播现象,其出现改变了网络传播的秩序,重新划分了网络传播的界限。这样一群独立思想的传播者具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点,他们所造就的传播格式、传播精神、传播文化都是史无前例的,博客技术下发展起来的博客群体、博客媒介和博客传播,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人们网络生存的背景。这样一群传播者及其传播媒介和传播行为的出现、流变及其发展,在传播史上也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个群体及相关传播媒介和传播行为的关注和研究,必将支撑起传播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方兴东、王俊秀:《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版。 [2]吴文虎:《传播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版。 [3]周海英:《博客的传播学分析》,江西:江西社会文学2004版。 [4]罗慧:《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北京:新闻记者出版社2004版。 [9]方兴东:《援博客:互联网的第四块里程碑》,上海:电脑出版社2002版。 [10]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博客传播》读后感

博客

博客

博客

思想汇报,博客

育儿博客

博客读后感

博客文章

博客营销

天下博客

《博客传播.doc》
博客传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