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2020-03-02 19:50: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教师行为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行为,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根据《教师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行为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校委会成员、全体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

第二章 纪 律

第三条 严格执行政治纪律。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同创中国梦。

按时参加思想政治学习,自觉提高政治修养。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不崇洋媚外,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不组织或参加非法组织、邪教组织,不组织或参加怠工、罢课,不组织或参加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集会、游行活动。

严禁发表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相违背或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不做有损教育形象的事,不说不利学校教育发展的话。 第四条 严格执行组织纪律。

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对学校决议决定必须认真执行,如有不同意见,要通过正常渠道向上反映,在没有更改决定的情况下,必须无条件执行。

自觉服从学校的调动和工作安排,及时到新的岗位开展工作。无正当理由不服从调动,经批评教育无效的,根据教师队伍管理权限给予处分。 第五条 严格执行工作纪律。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因事、因病请假要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严禁小病大养。

上班时间认真办公、学习,不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炒股或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内容。

严禁在工作日期间打牌、打麻将。在办公室与同事、学生或家长谈话做到轻声,不大声喧哗。 工作日中午禁止饮酒,任何时候不准酗酒。酒后不得进教室、不得与学生或家长交谈。

严肃值周值班纪律,严格落实值周值班制度。

参加会议或学习时要按规定时间到指定位臵坐好,提前把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杜绝无故旷会。开会学习期间要认真听讲,做到专注、耐心,按要求做好笔记、撰写体会。不抽烟、不交头接耳或打瞌睡。不随便进出会场,不接打手机。

自觉参加并带头做好课间操,主动参与大课间活动。出操、大课间活动和全校性的活动时教师之间不闲谈,认真组织好学生活动。

第三章 廉 洁

第六条 严格执行禁止从事第二职业的规定,不直接或以投资入股等形式间接从事经商办企业及其他营利性活动,不参加有偿性中介活动,不搞有偿家教。违者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并限期退出,到期不退将上报教育局。未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批准,不得私自代表其它系统参加演出、比赛等活动,受其它系统聘请、邀请的,须报教育局审批备案。

第七条 严格执行收费规定,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收费要求,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推销商品或强迫学生购买未经批准的各种学习资料。违者要返回推销商品,承担经济损失,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八条 不得利用学校设施、器械干私活,借用图书、仪器等要及时归还,严禁损坏。违者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九条 不得借用工作之便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钱物,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或让学生家长为个人提供服务。违者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第十条 正确处理工作与家务私事的关系,不因私废公,误人子弟。

第四章 业 务

第十一条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落实教学常规。明确本职工作目的和要求,严肃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刻苦钻研业务,坚决杜绝教学事故。

第十二条 教师提前到达教室候课,按时上课。不私自调课,更不允许缺课。

第十三条 上课时关闭通讯工具,不抽烟、不会客,不看其他无关书报,不随意进出教室。

第十四条 坚持站立授课,情绪饱满,精力充沛,面带微笑,语言富有感染力,思路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工整,字体规范,普通话标准。

第十五条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带不良情绪上课,不侮辱、歧视、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单独与个别异性学生谈话或进行学习辅导,注意场合和分寸。

第十六条 保护学生身心安全,妥善处臵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如学生出现不正常情况或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并联系学生家长。

第十七条 按时下课,不拖堂或提前下课。

第十八条 精心设计作业种类,作业量要适中,难易适度,要及时批改、讲评,注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对学生卫生、健康与安全的教育和督促,关心爱护学困生,特别是有生理缺陷和病残的学生。

第十九条 认真组织考试,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查缺补漏,及时进行反馈。倡导教师自主命题,不得随意用购买的试卷代替测评试卷。认真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 第二十条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互相听课,做好听课笔记,积极进行教学交流,全年听课不少于20节。积极参与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撰写个性化论文不少于1篇。

第二十一条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时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理论。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

第二十二条 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积极进行网上科研论坛、搜集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等。严禁浪费、闲臵教育资源。

第五章 师 德

第二十三条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公道正派,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争做文明公民。对不履行法律责任,不赡养父母或不抚养子女,虐待老人和儿童的,予以相应纪律处分。

第二十四条 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团结。不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不以私人矛盾影响团结。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批评教育及相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 尊重、关心、理解同志,诚心实意帮助同志解决困难。要相互学习,不搞同行嫉妒,不谈论别人隐私,不诽谤他人。不挤压青年教师,不排斥新来教师。

第二十六条 坚持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得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称、荣誉、学历,参加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不营私舞弊。尊重他人学术成果,不抄袭他人论文。否则,一概予以取消,并视情予以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二十七条 自觉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进行家访和教育实践活动。每学期要确立帮扶对象,自觉帮助师生进步。

第二十八条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自觉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用良好行为熏陶学生, 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第二十九条 科学评价学生,以表扬为主,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因材施教,谨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违者视情予以批评教育或相应纪律处分。

第三十条 认真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工作,定期排查校内外学生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第三十一条 经常主动和家长沟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谈话态度要谦和,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要真诚。通过家访、电话、校讯通、短信等方式保持与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尊重家长,及时给家长反馈学生情况,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谈话时做到举止大方、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不得随意叫学生家长到学校。

第三十二条 严禁组织、参与或者支持黄、赌、毒、邪教等违法活动,不进营业性歌厅、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第六章 礼 仪 修 养

第三十三条 待人接物热情、礼貌。公共场所语言规范、健康、准确,使用礼貌用语。文明办公,不做干扰他人的事。严禁在学生、家长面前争执问题或议论他人和学校的事情。对来校办事人员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予以答复。

第三十四条 仪表(包括发式、穿戴、化妆)大方、整齐、清洁,不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背心、短裤、超短裙进校园。男教师不留长发或剃光头、蓄胡须,女教师不化浓妆、涂染指甲、染艳丽彩发,不佩戴易转移学生注意力的首饰。

第三十五条 保持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烟蒂、瓜果皮、不边走边吃东西,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节约水电、纸张,自觉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第三十六条 自觉维持学校秩序,不随意引外人入校园,不在校内骑自行车,驾驶机动车辆在校内或校园附近要缓慢行驶,不鸣笛,不影响学生活动,按学校指定地点存放车辆。 第三十七条 自觉参加升国旗仪式。升旗时要面向国旗肃立、脱帽、行注目礼,不讲话,不走动。

第三十八条 善于跟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尊重学生,与学生谈话交流时讲究方式方法。

第三十九条 团结协作,同事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不背后议论他人,不谈论或传播个人隐私,不搞小动作,不搬弄是非,不搞小团体。不利团结、不利工作的话不说,不利团结、不利工作的事不做。努力营造积极、文明、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第四十条 坚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远离不良信息。不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不符事实、混淆是非、造谣中伤、恶意诽谤等影响教育及教师形象,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言论。

第四十一条 注意社会形象,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积极支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第四十二条 勇于抵制不正之风,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斗争。

第七章 其 它

第四十三条 把教师行为考评情况与教师年底全方位目标考评结果一并作为教师晋职晋级、评优创先的重要依据,并记入教师个人档案;对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范》的教师要依据相关规定给予惩处。

第四十四条 教师是教师行为规范的具体实践者,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共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教师行为规范的要视情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纪律处分。凡严重违反教师行为规范的,年终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上报主管部门取消当年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资格;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从重处理;违纪人员是党员的要按党纪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六条 校委会成员除遵守《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校委会成员工作规范》外,也要遵守本《规范》的要求。

第四十七条 本《规范》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准则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推荐)

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doc》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