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缺失及回归

2020-03-03 07:30: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缺失及回归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党员队伍也逐步壮大,但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服务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懈怠、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这其中既有国内外负面效应的影响,也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缺乏有很大关系。所以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党组织要发挥领导和保障作用,利用好网络资源,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促使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党性修养 缺失 回归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党性修养状况事关自身的健康成人、成才,事关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发展。“修养”即古人所谓“修身”、“养德”。主要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以及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求得学识、才干、道德、涵养等各方面的充实、完善和提高”我们所讲的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内化;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的过程,是党员自强和自律的统一。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于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建设人才,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楷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缺失的表现

1.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重利益轻理想,难过心中的“金钱关”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不少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由原来的荣誉性、报恩性发展到功利性”,个别学生党员仅仅是组织上入党,没有从思想上入党,只是把入党当成就业中的一个筹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觉得理想和信念都是大而空,是虚的东西,不如追求金钱或者找一份好工作实惠得多,因此心里的天秤一次次地偏向现实,偏向金钱的泥潭,被自己心中的“金钱门”拦截下来,难以踏入理想之门。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其他学生对党的威信产生了怀疑。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因此,现阶段加强大学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大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难过心中的“权力关”

市场经济的发展,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经过时了,觉得自己是党员比别人高一筹,拥有一定的权力,把为同学解决问题当成是对他们的施舍,以为自己高高在上。没有真正地深入到同学中去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更谈不上为同学排忧解难。在同学中缺乏党员的亲和力,有的时候他们也想为同学做点实事,但荣誉和“一定的权力”带给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和足够的面子,使得他们难以放低姿态,难以摆脱“心中的权力诱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

3.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有所懈怠,不能严格恪守党规党纪,“纪律关”难以把持,因而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 现代的大学生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所欲为,纪律观念淡薄。觉得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他们自由的限制,因此对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深恶痛绝。更有甚者,违反校纪,违反党规党法,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

4.大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不突出,不能充分体现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前,都表示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在入党之后,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有的优柔寡断,有的碌碌无为,遇到紧急事情,他们也不积极应对,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做法,使得他们很难在同学中树立楷模,也无法在同学中取得威信,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身上很难体现。

5.大学生党员没有很好地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难过“苦难关” 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子,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同学之间易攀比,铺张浪费,讲阔气。没有或者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我生存的能力差,生活和学习中缺少吃苦耐劳的韧劲。他们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怨天尤人,缺少艰苦奋斗的勇气,他们很难把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光大。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缺失的原因

1.国际国内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讲效益轻信誉等等与党的信念、宗旨、原则相背的现象,“大学生党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的可塑性非常大,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而大学生始终是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对象,加之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往往会迷失自己,造成理想和信念上的动摇。”学校党组织没有跟踪进行对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高校学生支部中,普遍存在‘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部分学生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久而久之影响了党在大学生中的形象。”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监督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很少对党员进行监督,将党员束之高阁,加之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单

一、空洞,所以也很难吸引学生党员,也就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更谈不上有效的监督机制。“学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坚持得不够好,即使坚持下来质量也不高,大多流于形式,党校的职能也仅仅局限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则做得不够。”

2.大学生党员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缺乏系统的党性学习

“共产党员加强修养,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是党员修养的核心和灵魂。”现代的大学生党员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距离他们很远,所以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应付的态度,没有形成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没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素养,导致党性修养的缺失和不足,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有关理论仅仅限于党校的学习,而有的党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

1.加强政治修养教育,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政治修养是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核心,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最根本的是要自觉地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可以说,政治修养是大学生党员的指路灯,是他们的强大精神支柱,加强马克思主义素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缺乏政治理论素养就没有行动上的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注意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同解决思想问题和工作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达到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进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目的。”所以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是一个合格党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他们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人民群众的表率”。使大学生党员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秀品德,能够经受住各种严峻的考验,使他们成为具备共产主义道德的名副其实的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组织纪律教育,严守纪律,服从组织

“加强党员的组织纪律修养,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与党保持一致,恪守党规党法,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做人、做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守纪律,绝对服从党组织。“当前就是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这是最高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共产党的组织纪律性,事关人心的凝聚,事关党的伟大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组织纪律的教育,加强纪律修养。

4.进行党的优良作风教育,加强作风修养

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教育,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事的品格,不搞特殊,与同学“打成一片”,不骄不躁,在同学面前不要表现高人一等,要虚心接受同学的批评和建议,展现一名党员的精神风貌。江泽民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通过党风教育,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让党的优良作风在新一代大学生党员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四、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回归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回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改造和日积月累地磨练,另外还需要学校党支部的监督和加强对党员的再教育,这样内外相应,才能使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回归达到理想的效果。

1.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健全对党员的监督机制,为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回归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党支部要定期召开党员大会,举办学习研训班,系统地学习党的有关知识。“党支部要定期深入到党员所在的班级、宿舍,通过个别谈话、座谈、民主评测等形式了解学生党员的情况。”通过这种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的方式,把同学对党员的看法和建议反馈到党支部,党支部再传达给学生党员,既进行了有效的再教育,也起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坚持党员民主评议制度,使这一项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措施。”党支部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党员活动基地、大学生党员教研室等等,使大学生党员在其中进行心得体会的交流。通过对党员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享有特权的干部”,而是“同学的公仆”,意识到作为党员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使他们形成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2.通过网络这一桥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网络这一庞大群体中,大学生的身影不断涌现,通过网络这一大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学生党建网络化,把教育内容融入网络,网络内容涵盖党的建设、思想教育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党员管理等”,“通过建立‘共产党员’命名的网络,使党员在网上直观地了解党的历史和光辉业绩,利用校园网开展网上党员评议,提高党员的觉悟,加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设网络思想工作室,定期在网上开展思想交流和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利用网络进行党的有关知识的宣传,使学生党员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大学生党员要勇于自我解剖,进行自我批评,这是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回归的一大法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大学生党员要敢于自我解剖,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大学生党要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与党保持一致,是否符合一个合格的党员的标准。在自我解剖、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慎独”和“自省”对于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修养十分重要。在同学面前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也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对同学的意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提高自己在思想和道德上的自律性。

4.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回归贵在实践,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的“火炉”中提升党性修养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大学生党员没有受过严峻的考验,而且参加社会实践少,在实践中可以磨练自己,增强党性,锻炼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自己决不服输,百折不挠的韧劲。实践的过程中,要给大学生党员压担子,让他们独立地去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增长他们的才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环境的锻炼和长期实践斗争的考验,是锤炼共产党人品质的最好课堂,个人修养如果不与实践斗争相结合,就像温室中培育的弱苗,经不住风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住金钱的诱惑、权力的诱惑、人情的诱惑,使他们的人格受到洗礼,心灵受到净化,从而具备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汇报

大学生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党员

大学生党员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党员党性修养

党员党性修养

党员党性修养

论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及党性修养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缺失及回归.doc》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缺失及回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