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2020-03-03 11:04: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任彬

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遇到许多机遇,面对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物业管理 历史 问题 趋势(宁夏大学医院环境学院宁夏银川西夏区贺兰西路498号750021) 摘要:我国物业管理从旧中国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蒜素发展,逐渐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发展过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现在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并得到蓬勃发展,被人们视为现代化诚实的朝阳企业。我国物业管理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带来房屋产权格局变化,房地产综合开发带来大规模住宅小区建设,从而推动房屋管理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

1.1我国物业管理诞生发展

19世纪中叶到上世纪20年代,旧中国房地产业诞生。在这个时期,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建造了许多八九层,甚至10层以上的建筑。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代理租赁、清洁卫生和保安服务等专业性的经营公司,这是我国物业管理的萌芽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才从香港引入。1988年伴随着深圳住房制度改革,房管制度的革新也陆续展开,此后的十几年内深圳的物业管理迅速发展,从小到大,从涉外商品房到普通商品房,由传统的房管式逐步发展为专业化、企业化和一体化招投标的三化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日趋成熟,物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1.2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特点

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业管理法规更加完善,政府监管日趋规范;经过不断的行业重组,物业管理企业实力增强,市场化行为更加理性规范;专业技术重组使得物业管理的专业技术服务基本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业主维权行为趋于理性;业主委员会的运行逐步规范并开始纳入政府监管范围。[1]

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滞后于物业管理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奇怪现象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流人员、传统房管局(所)的转型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充斥着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 33 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中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的人数并不多,具备高级管理资格(如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三总师”等)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不足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

2.2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

一方面,舆论宣传缺乏明确的政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读者,缺乏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肆意扩大物业管理中的矛盾报道,或者受企业恩惠为企业摇旗呐

喊。热衷于典型事件的吵作,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对业主的理性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而深刻的思考。

2.3物业管理收费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羁绊

《条例》中规定业主的义务之一是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在物业管理中也应该贯彻“谁享用,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念还有相当的惯性,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不符等现象时有出现,许多物业公司收费范围和价格透明度低,有的公司收取物业费后,一些维修工作仍需要缴费,而物业公司提交的物业收费预算、决算等财务报告也存在问题,收费难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物业管理企业,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也遏制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4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据资料显示,1997 年底我国约有物业管理企业 7 000 家,至 2003 年底达 2 万余家,增长速度极快。建设部 2003 年颁布的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只有 78 家。尽管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相互模仿严重,既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抵御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同行的“入侵”。

2.5物业管理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从福利分房转向个人购房,随之而来产生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但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出台,近两年引发多起群体纠纷。虽然 2003 年国务院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相关部门又陆续颁布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但现有的物业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剥夺业主选择权、强迫业主接受有资质(甚至没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模式,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管理”课题组对北京 70 个居民小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住房质量引起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22.8%,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80%,随意修改规划的小区占 34.2% ,产生肢体冲突与暴力冲突的占 37%,在所有这些纠纷中因公用财产被严重侵占的占 60% ,这充分说明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

2.6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实践看,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物业管理开展比较早、发展快;北方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中小城市相对较慢。深圳市是全国物业管理发展较好的城市,在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 40 家物业管理资质一级企业中深圳占了 18 家;全市有 146家住宅区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占全国的 1/7.据不完全统计,2002 年底全国实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已占物业总量的 38%,经济发达城市已达 50%以上,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2]

3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物业服务伴随着房地产的发展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市场的需求正交汇于一点,那就是物业管理将不仅仅局限于安防、绿化、维修等产业链的末端服务,还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对物业资产管理方面的有效支持。

物业管理升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物业管理专业化,最根本的目标其实在于降低管理成本并使物业保值增值,这也正是对物业进行资产管理的价值所在。

资产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特指证券市场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在此不赘。广义上则是指资产管理人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依照委托人的意愿或请求,对委托资产进行管理运作,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特定目标可能是资产保值、增值,也可能是其他目标。对不动产的物业管理,即住宅区、写字楼及其他楼盘的业主委托专业机构管理,是最

典型的资产管理。

将物业管理上升为资产管理,不仅能使拥有的物业资产保值增值,更能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使其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况且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具有一定优势。

鉴于中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作为其后续产业,必将随之不断成熟。成熟的物业管理市场,是由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成熟的开发商、成熟的客户(业主)以及成熟的物业服务企业来共同实现的。资产管理作为物业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还需要各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21世纪,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由发展、完善到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物业管理行业将要进入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趋于完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的时期。对物业管理行业而言,面临质量理念和品牌理念的角逐、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等问题,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服务观念到服务方式,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定位,各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回顾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30年历程

[2] 汤宜林 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我国手枪发展历程

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历程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历程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程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doc》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