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2020-03-01 18:51: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论文 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语文组 刘荣辉

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我们已经进走了一年,但时至今日大家该怎么上还是怎么上,一片“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即使各种公开课偶有涉及,也是绣腿花拳,大多中看不中用。总之,就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究其原因无非有二:外因和内因使然。

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单凭一厢情愿还不行,周围的环境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然,就会导致流于形式,甚至流产。现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还未完全形成。评价体系系统还不能与时俱进。评价的形式还是十分单一,成绩论英雄的现象还占半壁江山,初考、中考、高考有哪次考试不是以学生的成绩作衡量。只要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集中精力对付应试教育,只有学生考得高分,学生和学生家长高兴,教师释然,领导更是颔首赞许。榜样的效应的巨大的!此其一。

其二,教育是要三分启发,七分等待。可是,当下的教学改革往往大有一蹴而就之势,大有一天就要建成一个偌大的罗马。偃苗助长,适得其反,已有古训。而我们偏偏没办法心平气和的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梦想着一两天就要提高我县的语文素养,摆脱在三明市历次中高考的落后面貌。可这能行吗?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外部环境还未真正形成,而且语文教师自身做法也存在缺陷。大家都知道:高效课堂就是要去掉多余的环节。就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多而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一个是教学过程繁杂而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常常千课一面,千篇1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这样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 1 打折扣,哪来语文课堂的高效?但是,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呢?不防可以这样尝试:

第一、充分备课,走进文本。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打无准备的战。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是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把文本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师用书走马观花一番,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大家都知道蔡林森老师主持下的课堂教学,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让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语文教师只有真正读透了文本,编写出来的教学案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为高效语文课堂保驾护航。

二、更新观念,优化课堂。我们头脑的应该输入这些理念: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不讲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学。先有学生的学,才有老师的教,学是主导课堂的一切。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理解和运用知识都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相当的练习,就很难说理解得多好,更谈不上形成能力;没有运用,教学就是失败的。

崔峦曾说过:“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我在教朱自清《春》的这篇课文,设计了这样的三个问题:

1、春天你看到了什么?

2、春天你听到了什么?

3、春天你嗅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新美力。课堂结构简单,条理清晰,但效果颇佳。我无非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2 第

三、方法巧妙,提高效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我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能算有效的课堂,高效课堂。因此,课堂上方法巧妙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余文森认为,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把知识融入到情境、融入到生活当中仅进行,我们知道,盐是每个人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不能就盐吃盐,那是很难下咽的,知识也是一样的,是每个人健康、和谐发展所必需的一种精神食品,但是你不能就知识来理解、消化知识,你要把它,你要把它融入到一定的情境当中。

如教学《论语八则》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当时正好有这样一则广告:“看到家人团聚不亦乐乎,看到爷爷不亦乐乎。”我就利用这则广告创设情境:这则广告大家都熟悉的,谁能说说广告当中“不亦乐乎”这个词的意思?有学生就能够联系当时广告的情景想到应该是“高兴”的意思。我趁机再抛出,那么大家说说“不亦乐乎”出自于哪里?学生们开始疑惑了,我顺势引到《论语八则》这一课。这节课就这样导入。学生一下子就跟我就进入了这堂课情境,然后打开课本,很顺利,很自然的朗读“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二)、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成为教师的最爱。小组学习中的讨论是为了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可以设计一些矛盾型问题,也可以设计假设型问题,还可以设计发散型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操作: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讨论,然后再把与同桌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一定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来的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每节课临结束,设计课堂检测环节,它不仅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还能检测学生能否真正应用知识的能力。但设计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显得尤其重要。好的练习3 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真正提高我县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书目:

1、《有效教学十讲》 余文森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

2、《高效课堂教学与管理策略学习资料》翻印本2009.10;

3、《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赖配根2010.4。

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之我见》

《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doc》
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