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004)

2020-03-02 21:55: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09届高二语文主观表述练习007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

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得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为郡功曹。迁冀州刺.

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

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

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臵之。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门。郡中大惊。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日:“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

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史,谓日:“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

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史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史,.

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成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②谳(yan):审判定罪。②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著:显著B.咸掠治困笃掠:抓捕 ..

C.博心知之,告外趣驾趣:赶快D.正监以为博苟强强:逞强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B.其民为吏所冤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

C.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D.廷尉本起于武吏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②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

③博心知之,告外趣驾

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⑤选视其可用者,出教臵之

⑥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

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 即斩

杀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对 一些

迂腐文官所作的空洞文件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

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博诈得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3)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22分)

经典的意义

李书磊

世界上自从有了文化也就有了经典,自从有了经典才有了文化的有效传接.经典制度走先辈为

后代设臵的一种用心良苦的圈套;有意把某一本书神化,并规定为代代人启蒙和深造的权威读物,

制造出一壁完美的不可企及的错觉和神话.久而久之,经典崇拜就成了人类不可动摇的习惯.大家

世世代代都说这本书好,翻开一看:果然好.一一其实人们评价的标准和趣味也是一种习惯的产物,

这种标准和趣味本身就是经典培养妁结果,经典的精神和价值早巳化作一种气氛弥漫入社会的日常

之中。人们就生活在这种文化的循环之中,成为经典的奴隶而不自觉。社会需要经典是必然的,但

成为经典的幸运落到哪一本书的头上就多有偶然了。指出经典的由来并不是要颠覆经典制度,而是

向人们揭发文化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提醒人们不要总沉溺于习惯的盲目之中。

《红楼梦》自从成为经典之后,人们总对它保持着一唱三叹的赞美.在《红楼梦》既定的阅读

传统中,读者和它处于极端不平等的地位,面对《红楼梦》你总是感到自己的渺小而心怀自卑,打

开这本书时你就不由得解除了自己的精神武装而变成投降者。《红楼梦》早巳不再是小说《红楼梦》

了,它成了我们文化水准的一个维持者:它代表着人类文化造物的富丽与堂皇,代表着人类自我理

解的深刺与精微。事实上,你只有这样心怀谦卑才能真正发现并欣赏《红楼梦》的诸种妙处,才能

和这本书保持—种和谐并从这种和谐中获得极大的美感和满足:对经典的崇拜是与爱情相近的—种

心理痴迷,任何心理抗拒和保留都会破坏美感的纯粹。读《红楼梦》这样的书就如同接受催眠一样,

你必须和催眠者配合才能有这种满意的效果。――我们确实就是这么读《红楼梦》的。

因而《红楼梦》对我们经典化影响是复杂的.它确实比任何中国艺术作品都高出一筹,可以说是中

国古典艺术的精华与集萃。研习《红楼梦》可以接受中国艺术最高尚的熏陶而得其灵魂;但另一方

面,由于《红楼梦》过分的辉煌和我们对这种辉煌过分的崇拜一一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一一使我们

陷入了对《红搂梦》以及对整个中国艺术的爱的偏执。这种偏执限制了我们的心灵和视野,使我们

错过了更辽阔更新鲜的风景,对与《红楼梦》相异的情调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拒绝.比如,热爱《红

楼梦》的人就很难同时真正热爱莎士比亚。所以,《红楼梦》作为经典,经典诸如《红楼梦》对我们

既有益,又有害:它们既是一种桥梁;也是一道障碍;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敌人。因此,人们建

立自己的文化基础需要研习经典,而开始自己的文化创造则需要打倒经典了。人们对经典往往怀着

一种一言难尽的复杂情结.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法国现代小说家们要火烧巴尔扎克的疯狂热

情了。然而,疯狂的仇恨并不能真正地打倒经典一一它不过是偏执崇拜的别一种形式。真正能消解

经典偏执的是一种坦然对之的平常心。

让我们用平常心来读读《红楼梦》吧。

3、结合第一段内容解说“文化的循环”的含义,不超过40字。(6分)

答:

4、联系全文理解“你必须和催眠者配合才能有这种满意的效果”这句话意在阐述什么道理?

答:

5、结合文意说说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平常心”来读《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呢?(4分)

答:

6、结合你的阅读经典的经验,评价作者对于经典的观点态度。(6分)

答:

参考答案:

一、

1.B(掠:拷问)

2.D(D项两句都是介词,译为“从”;A项,表并列/表转折;B项,代词,那些/代词,您,您的;C项,代词,怎么/副词,多么)

3.A(①写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突出办事之奇;②写朱博

从监狱出来后,又改变姓名,替陈咸验证,被打了几百下,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突出办事之奇;⑤写朱博召见各个曹史书佐和县大吏,挑选其中看起来可以任用的,发布教令让他们填补装病官员的空缺,突出办事之谲)

4.B(“解散投诉者”在先,“斩杀组织者’’在后)以上单选题,每小题3分,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5·每题3分。关键词语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关键词翻译正确,但句子译得不通顺,酌情

扣分。

(1)朱博伪称是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咸,完全知道了他所犯的罪。(关键词“诈”“具”“坐”)(3

分)。

(2)按照先例,新太守刚刚到任,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要译出“故事”“存问”“致意”等关键词)(3分)

(3)所到之处总是像这样来显出变幻莫测,以明确地告诉下属长官自己是不可以欺瞒的。(要补

足第二分句省略部分,译出“所”字结构,调整“奇谲如此”的语序)(3分)

二、(22分)

5、前人为后人规定了经典(2分),后人用经典培养的标准和趣味阅读经典(2分),强化了对经典的崇拜(2分)。

6、接受经典制度给予的评价标准和趣味(2分),读者心怀谦卑和崇拜(2分),发现经典的妙处,与之保持和谐,并获得美感与满足(2分)。

7、我们要研习经典从中接受艺术的熏陶(2分):但不可过分崇拜(陷入爱的偏执)而排斥与之相异的情调(2分)。

8、作者能够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高度辩证看待经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是很中肯的。(6分,说出自己的观点3分,恰当地举例3分,言之有理即可。)

附参考译文:

文言文翻译:

朱博字子元,是杜陵人。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迁为功曹,刚直仗义,喜爱交游。当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显著而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们相友善。陈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坐罪,被关进监狱。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陈咸被拷打询问,伤势很重,朱博伪称是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成,完全知道了他所犯的罪。朱博从监狱从出来后,又改变姓名,替陈成验证,被打了几百下①,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当了郡功曹。升任冀州刺史。朱博本来是武官,没有经历过用法令条文办事的文职,等到当了刺史巡视部属时,官吏和百姓几百人拦路自行投诉,官署都满了。从事来禀告,请求暂时留在这个县,登记会见各个自行投诉的人,事情办完了再出发,想要以此来观察试探朱博。朱博心里明白,告诉外边赶快准备车马。从事禀告说车马已经备好,朱博出来登车会见自行投诉的人,派遣从事明确地告谕官吏百姓:“想要投诉县里丞尉的,刺史不监察黄绶的官员,各人自己到郡里去。想要投诉二千石的墨绶长吏的,等使者巡视部属回来,到刺史的官署去。百姓被官吏所冤枉,以及投诉强盗小偷诉讼之事的,要到各自所属的部从事那里。”朱博停车判决发落,四五百人都离去了,如同神明。官吏百姓大为震惊。后来朱博慢慢查问,果然是一个老从事教唆百姓集会。朱博杀了这个官吏,州郡都畏惧朱博的威严。朱博升为琅邪太守。齐郡风俗是人们都性情迟缓,以自高自大来涵养名声,朱博刚刚任职,右曹掾史都移书称在家躺着养病。朱博询

问原因,回答说:“恐惧!按照先例,新太守刚刚到任,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朱博气得胡须直立,拍击案桌说:“看齐郡的小子们难道想要把这作为习俗吗!”朱博于是召见各个曹史书佐和县大吏,挑选其中看起来可以任用的,发布教令让他们填补空缺。驱逐罢免各个称病的官吏,让他们戴着白布走出府署大门。郡中大为震惊。文学儒吏不时有呈交文书言事而引经据典等等,朱博看到后对他们说:“像太守是汉室官员,奉行三尺法律条令来处理事务罢了,和你们所说的圣人大道没有关系。暂且拿着你的大道回去,尧舜出现时,再为他们陈述。”他就是像这样来挫折拒绝别人。朱博任职几年,大大改变了齐郡的风俗。朱博升任廷尉,职责是掌管解决疑难之事,主持平议天下的狱讼。朱博担心被属吏所欺骗,任职后,召见正监典法掾史,对他们说:“廷尉(我)本来是从武官出身,不通晓法律,幸而有诸位贤吏,又有什么可担忧的!然而廷尉自从治理郡县,判决狱讼以来将近二十年,单单是耳濡目染的时间也很长了,三尺法律条文,人事尽在其中。掾史试着和正监一起写出过去判决狱讼时官吏讨论难以明白的几十个案件,拿来询问廷尉,廷尉能够替你们再行臆断。”正监认为朱博只是要逞强,料想他不一定能够做到,就一起逐条陈述出来。朱博把掾史都召来,一同坐着来问难,朱博为他们判断刑罚的轻重,十个里说对了八九个。属吏都佩服朱博的干练,才能超过常人。朱博每次升调改换官职,所到之处总是像这样来显出变幻莫测,以明确地告诉下属长官自己是不可以欺瞒的。

注:一说是陈咸被免去死罪,判以杖责数百。

004函

脑筋急转弯(004)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004).doc》
主观题(00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