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

2020-03-02 03:27: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命若琴弦

读史铁生的作品,总是能在朴素中读到坚强。

这个无法站立却在轮椅上笑对人生的男人,用他手中的一支笔,轻轻地写下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忧郁式的抒情,就只是在一片自然随和中给了我们小小而绵延不绝的感动。

史铁生的小说,总是带着一股倔强和勇敢,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命运的抗争和永不屈服的希望。小说《命若琴弦》也是如此。

两个瞎子,一老一少,弹着三弦行走在山野间。他们日夜奔波,边弹边唱,只为了能弹断一千根琴弦,使自己重见光明。但是命运何等残酷,待老瞎子完成条件后,却发现那个可以使他复明的药方,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五十年的风吹雨打,五十年的疲累伤痛,到头来只是一场空。

老瞎子的一生历尽艰苦,心里只有一个单纯而坚定的愿望:在死之前,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走过的路,看看翻过的山,看看人们淳朴的笑脸,看看自己饱经沧桑的人生„„带着这份希望,他从二十岁弹到了七十岁,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这一千根琴弦既是他的“药引”,更是他坚强地活下去的动力。得知真相的那一刻,老瞎子有多么痛苦和绝望啊!“他只是不想再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几十年来唯一支撑着他的希望破碎了,他想倒下,他想放弃,但是不行,他必须为小瞎子留下些什么,哪怕只是善意的谎言,却可能成为小瞎子一生奋斗的动力。

小瞎子仿佛就是老瞎子年轻时的缩影。他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会不停地想象“曲折的油狼(游廊)”,会天天摆弄小小的电匣子,会悄悄地接近和讨好兰秀儿,感受爱情的甜蜜。只可惜,小瞎子终究没能盼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兰秀儿嫁了人,他也伤透了心。那一句“凭啥咱们是瞎子!”所包含的痛苦和不甘,老瞎子在年轻时是否也体会过呢?但是无论如何,老瞎子为他留下了目标和希望。“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小说的题目很有韵味,“命若琴弦”,主人公的命运与琴弦有紧密的联系。琴弦既是师徒两人谋生的手段,更是他们眼睛复明的药引,是他们人生的希望,弹断的琴弦越多,离目标达成就越近。但是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心弦都不能断,都不能失去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不只是在小说中,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我们的人生境遇虽然不会像两位主人公那样悲惨,但还是会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面对。无法预测明天会遇到什么的我们,有可能下一刻

就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这种时候一定要牢记,绝不能放弃希望,要绷紧自己的心弦,一步步走下去。在痛苦中挣扎了许久也好,一直无法达成目标也好,只要坚信希望不会折翼,就会迎来展翅翱翔的一天。

史铁生的作品是有力量的,那是掩藏在残疾外表下厚积薄发的力量,坚定、刚强、百折不挠,连死神都无法阻止它的美。那力量无处不在,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里是对往昔的怀念,《好运设计》里是对苦难的正视和宽容,《我与地坛》里是对亲情的赞美和自己心路历程的记叙„„他的文字展示了最真实的自我,也因此打动人、激励人。

如果生命如同琴弦,就要细细去调试和弹奏。心弦或刚或柔,旋律或悲或喜,都要靠自己尝试。只有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磨练,才能弹奏出动人的弦乐,拥有激励他人的力量。

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 评论

《命若琴弦》教案

《命若琴弦》读书笔记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观后感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doc》
命若琴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