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资料

2020-03-01 18:15: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免疫规划(原称计划免疫)工作是我国一项重大利民工程,国家和政府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建国初就提出“预防为主”的口号,并逐步开展了预防天花的种痘行动、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接种活动等。197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真正开始,当时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糖丸疫苗,对全国适龄儿童实施免费接种。从此我国的肺结核、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开始逐年下降。

为了加强计划免疫工作,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确定了每年4月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协调小组由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联妇、广播电影电视部、经贸部、国家民委组成。1990年的“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有了宣传主题——“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从此每年的宣传日都有不同的主题来宣传计划免疫工作。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为了更好地控制我国乙肝的发病,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1992年卫生部下发了《全国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管理规程(试行)通知》,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疫苗,2002年1月1

日起正式开始纳入计划免疫,对200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实施免疫接种。

2007年3月5日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同年12月29日,卫生部关于印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分步将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等纳入免疫规划,于2010年实现全国普种。

浙江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一直将预防流行脑脊髓膜炎的流脑疫苗和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疫苗;2005年又将麻腮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实施免费接种。为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三种疾病的暴发和流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预防接种工作,真正消除免疫空白,保护儿童身体健康,1984年10月12日卫生部、教育部、中华全国妇女就联合发布《关于试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通知》,对于接种过的疫苗进行登记制度;2004年8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经过30年的努力,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令人令人瞩目成就,通过种痘消灭了天花,通过口服脊灰糖丸,消除了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疫苗相关传染病比计划免疫实施前下降了99%,甚至更低。为提高我国人口健康素质,保持民族繁荣昌盛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预防接种宣传资料

预防接种宣传资料

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资料

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

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资料

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预防接种证、卡及资料管理制度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

“4.25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资料.doc》
预防接种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