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食品安全

2020-03-03 09:20: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科技发展与食品安全

摘要:本文章主要探讨的是科技的发展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当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于食品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美味享受和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无可置疑食品安全科技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们要在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科技发展趋势基础上,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科技能力和专业队伍的建设,推动食品安全科技进步,确保实现食品安全。 关键词:科技发展 ;食品安全;保障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科技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食品产业的发展,提高了食品的数量和质量。科技发展使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然而,食品生产环节技术的不当使用甚至滥用也引发了食品安全问题。

一、食品安全概念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则把食品安全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1]。中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作出法律的底线要求:“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科技给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

1.科技发展对食品的消极影响有比如在原料生产上滥用各种添加剂,比如使用助长饲料喂养畜类,禽类;生产食品的时候添加各种物质,以便保持食品的外形美观、色泽鲜艳以及其他的性质;还有些生产食品企业在销售时为延长保质期从而添加过量的防腐剂、染色素等,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2.科技在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当温度超过200℃就会极易产生丙烯酰,这是致癌物质。这是以前所不知到的,但确实存在的。还有一方面是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包括酶制剂、微生物发酵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3.对科技发展的另一方面来说,科技检测的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食品安全科技需求

在发展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和制定国家食品安全科技战略,用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和措施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科学、全面、系统、有效的管理[2,3]。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重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创新体系。要以食品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为突破口,针对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源性危害(化学性、生物性)进行系统攻关,大力加强关键检测、监控技术与仪器设备研究开发,特别是农药与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食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疾病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监测与溯源技术及设备的研究;重点对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与完善,包括食品安全标准总体设计与重要标准和技术措施制定;为推动“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紧密合作,开展地方科技综合示范;开展食品安全科技战略与对策研究,以食品安全带动农产品安全生产,形成我国食品安全科技体系,推动食品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食品安全.1.食品安全理论应用:风险分析是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础,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的核心技术。食品中的危害物主要集中在五方面:微生物危害;农药和杀虫剂残留;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化学危害,包括生物毒素等;假冒食品。某种食品是否安全,或某一危害物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由风险分析结果判定。风险分析是基于科学的、按照毒理学方法进行的危害物的危害性评价和判断的过程,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三大部分组成是食品安全评价的基础,是食品安全学理论体系的组成之一。优先发展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是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科学前提。

2.关键控制技术:国际经验表明,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的监控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品危害和品质的损失可能发生在食品链的不同环节,要一一找出这些危害是困难的,并且成本也非常昂贵。一种有机组织起来的、对食品链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控制的预防性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进食品质量与安全。在食品中应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HACCP)” ———这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性方法可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和处理的各个阶段,HACCP已成为提高食品安全性的一个基本工具。开展了HACCP体系在我国许多食品行业的生产、加工中的实施研究,建立符合适合我国国情的HACCP体系实施指南,将危险性分析这一手段用于制定我国进出口食品的控制技术,完成了我国6大类15种食品的HACCP体系实施指南,并制订了评价准则[4].

结语

食品安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还将成为困扰人们的话题。本文在食品安全与科技发展方面进行了简单讨论。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重点从关键检测技术、关键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未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检测对象及检测方法上都将有新的突破.今后将大力发展食品安全监控中急需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研究有关安全限量标准中对应重要技术指标所缺乏的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我国应该将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积累食品安全标准的技术基础数据.将制定或完善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标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残留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通用基础标准与综合管理标准建设.研究与制定种植产品安全标准、养殖产品安全标准、食品加工安全标准和餐饮业食品安全控制标准等4个方面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标准.以科技的力量作为食品安全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FAO.Risk Management and Food Safety.Report of Joint FAO&WHO Consultation Rome[R].Italy.1997.[2]陈锡文,邓楠主编.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17 [3]吴永宁主编.现代食品安全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6

[4]徐俊,周乃元.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N].光明日报,2004-02-15(2).

创新与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食品安全之现状与发展

《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

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

创新 科技与教育发展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科技发展与食品安全.doc》
科技发展与食品安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