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2020-03-01 19:52: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江苏省二○一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二○一二年二月九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震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平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二五”开局良好。地区生产总值48604亿元,增长11%,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4129.6亿元(原口径),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7.9亿元,增长26.2%,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6.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2%,达到年度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26299.4亿元,增长21.5%,高于年度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2亿元,增长17.5%,高于年度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5397.6亿美元,增长15.9%,高于年度预期目标7.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5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1元,增长14.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3%,超过年度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2%,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5%,氨氮排放量削减1.9%,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均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四项减排指标系初步统计数,实际完成数尚待国家核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尚待国家核算。城镇登记失业率3.22%,控制在4%的年度预期目标内。人口自然增长率2.61%。,控制在4%。的年度预期目标内。

2011年主要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保持在17%以上。重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民生等的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59个月稳定在20%以上。20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0亿元。平抑市场物价,发放物价补贴4.4亿元。促进银企对接,全省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3000亿元,担保机构在保金额超2700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791.6亿元。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过3000亿元。

(二)更大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制定“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4万亿元。服务业全年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加强节能减排。全年关停小化工企业696家,发展循环经济,太湖治理项目加快实施,林木覆盖率达21.2%。

(三)更高层次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年粮食总产3307.8万吨,实现“八连增”。城市化率61.9%。启动实施美好乡村行动计划。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支持苏中江海联动发展、跨江合作开发。苏南加大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年度援建项目圆满完成。

(四)深化改革开放。省直管县改革试点、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民间投资增长25.8%。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调整外贸出口结构,外贸出口增长15.6%,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增幅34.6%,私营企业出口增长33.5%。实际利用外资321亿美元,全国领先。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36亿美元。

(五)抓好民生改善。突出“四个群体”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新增城镇就业134.6万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超90%。实现社保五个“全覆盖”。新建477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5.3万套(户)。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8%。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顺利。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和主要任务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今年着力抓八方面工作:

(一)扩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促进消费增长。培育新消费热点,鼓励多样化服务消费和产品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政府采购加大对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励。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健全现代营销、信用体系。加强消费市场可溯体系建设,专项整治预付式消费。

2、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引导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倾斜,加强“三农”、民生、社会事业投入。今年安排省级重大项目220个,年度计划投资4450亿元。

3、加强运行调节。减免企业规费,力争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5%左右。提升省内用地供给和调剂能力,缓解企业用工矛盾。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组织调度。提高江苏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二)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1、确保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3%。提高授权专利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建设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发展创业投资。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10大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创新型企业。

3、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提升现有100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层次。重点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4、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在钢铁、石化等行业打造国家级重点产业基地,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建设国家重要生产基地。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7%以上。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和品牌经济比重。推进10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三)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发展现代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增加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加强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解决22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中小城市,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四)着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1、保出口稳定增长。重点推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出口。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等进口。

2、力争利用外资规模全国领先。注重引进国际高端产业、智力、人才和技术装备。鼓励外资在江苏设立功能性机构。支持以跨国并购、引入海外各类基金等方式利用外资,鼓励内外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

3、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有序赴境外投资。

(五)统筹区域发展,提高协调发展水平

1、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积极发展临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沿海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突出沿海交通大通道、主枢纽建设和公铁水空管综合交通网配套衔接。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苏北扶持。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和跨江合作开发,实现与苏南联动融合。推进苏南率先发展。

3、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继续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

(六)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1、强化政策引导与目标责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制定一批严于国家要求的地方节能减排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技术运用。加强对地方评价考核。

2、狠抓重点工程与重点领域。实施五大节能重点工程。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

3、加强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及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加强化工污染专项治理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林木覆盖率达到21.5%。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域和滩涂保护,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七)优化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1、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及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等领域。

2、巩固和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医保人均最低筹资标准,调整完善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培养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3、推进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南京国家科技体制、无锡“两型”社会、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等改革试点。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1、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2、社保主要险种覆盖率保持9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城乡保障制度接轨。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6万套(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万套(户)。

3、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89.7%。普遍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一名全科医生。

4、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食品药品执法检查和质量监督力度。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工作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与草案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万柏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东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doc》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