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2020-03-03 21:27: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适用范围:体育任课教师。

三、内容

1.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中小学体育活动,应从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为了实行科学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承认差异,区别对待。中小学生身体发育水平具有分阶段和不平衡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和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性别,体质机能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力、体质、健康情况、运动水平及竞技状态等,采取不同的运动量(包括活动时间长短),不同的动作难度及运动基础。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所以,体育工作管理,切忌一刀切的做法。

(2)全面锻炼,普遍提高。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特别是 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只有坚持全面锻炼,才能使身体各部位、各个器官系统都得到锻炼,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协调的发展。所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必须坚持各种运动项目的全面锻炼,促使他们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发展和全面改善。

(3)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是因为,一方面体育运动对于促 进人体构造上的变化、器官系统机能的增强和各种素质的 发展,需要长时间系统锻炼才能奏效。另一方面,在体育运动中,一个动作的掌握,技巧的熟练,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是在条件反射不断形成和巩固的前提下,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定型形成过程;而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必须经过反复强化,才能熟练掌握各种运动技巧,取得良好的成绩。

(4)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人体对运动量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就是:锻炼——适应——增加运动量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因此,运动量的安排必须由小到大,动作的要求必须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这样,才能使学生机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否则,很容易发生运动创伤。

体育课评价标准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在于确定体育课的质量标准。从体育课的基本任务考察,其评价标准是:

(1)看是否正确地确定教学任务,并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看是否合理选择和安排教材,体育课的结构是否符合人体

机能的活动规律。

(3)看运动量负担是否与学生生理特点和机能相符合,对男女

和病残体弱学生是否区别对待。

(4)看是否发挥了体育课传技育人的作用,教师为人师表,培

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5)看是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讲解简明,示范准确,教法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6)看是否有完善、严格的体育课教学常规,学生积极性得到

充分的调动,严肃活泼而不乱,紧张而有秩序地认真练习。

体育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体育教学工作小结

体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体育教学工作小结

体育教学工作1

体育教学工作案例

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教学工作管理制度29

《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doc》
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