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段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0-03-02 04:06: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我段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铁路旅客列车作为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确保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是创建和谐铁路、落实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宗旨,树立旅客至上服务理念的具体表现和前提。铁路旅客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服务行业,要想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旅客运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能站稳脚跟,不仅需要实现旅客运输质量的提高,安全基础的夯实及跟进,更是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本文以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为研究对象,对比安全管理工作中以往和现代管理理念,认识不足并加以改进,达到规范管理,规范生产,以服务质量保安全,提高成都客运段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认识当前安全工作的形势和特点

旅客列车的产品是通过列车服务实现旅客的位移。其中安全管理的特点:一是人员高度分散,流动性强,管理跨度长。一方面显示了铁路职工纪律严明,自控性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鞭长莫及,难管难控的问题。二是作业开放度大,工作可塑性强,管理变数多。我段有进京、进沪、进穗、进藏及成灌、成达、动卧等车次列车,由于列车流动的性质,使四面八方、各个阶层旅客的思想行为,冲击影响着乘务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动车开车后,新进职工平均年龄22岁,在思想上的不成熟给我们的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段客运安全管理在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后,段机构编制、人员大量精简,管理人员减少,而车次和职工增加,虽然安全工作形势平

稳,但必须保持“居安思危”思想,迫切需要以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努力实现安全管控工作由事后发力向源头控制转变;由以控制为主的管控型向夯实基础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型转变;由事后查摆问题的补救管理向利用信息分析、典型案例剖析的超前管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工作走上有序可控的健康轨道。

长期以来,前辈们在客运安全管理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高铁新形势,新要求,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以往做法的不适应,如不在继承中创新,就会使安全管理工作陷于低水平循环状态。传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以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被动反应,就事论事。不能注重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安全信息、案例,针对信息总结规律,制定预测事故的措施。

2.以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凭经验感觉处理安全问题,评估总结定性结论,不能注重数据和解剖案例。

3.以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侧重追究人的安全过失和责任,强调遵章守纪、规范行为,不能注重分析产生违章违纪原因,将精力放在治理惯性违章违纪的根源上。

4.以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强调以管为主,惯用某一因素或办法去解决安全问题,不能注重把职工视为安全主体和依靠对象,旅客列车特有的工作环境和现场,通过诸多办法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统筹解决安全问题。

5.以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注重外部控制,使现场少数人管控多数人,不能注重管教结合,调动职工以服务质量保安全的内动力,用抓好骨干队伍,提高职工素质的方法,达到自控型班组建设的目的。

二、现代管理理念

事故原理告诉我们,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缺陷造成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抓安全就不能简单停留在只强调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或安全忧患意识上了,还要认真思考安全第一思想落实在岗位上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行为,我们在管理教育上应该给予职工的知识、经验、技术、技能是否都做到了,也就是说抓安全应该更多的在管理教育层面上去思考、去工作。找原因治根本是现代安全管理与以往安全管理的本质区别。

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预测、分析、消除危及安全的因素。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并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通过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调动职工保安全积极性,形成全员、全过程的安全保证体系。

海因希里法则告诉我们:每构成一个重伤害的发生背后,要发生300起无伤害和29起轻伤害事件,即三者之间比例为1:29:300,说明一个人在受伤害之前已经经历了数百次没有伤害的险情,也就是说事故发生前已经反复出现了无数次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而之所以没有产生后果,是因为构成事故的三要素,人(安全行为)-物(安全条件)-人与物环境(安全状态)三个因素没有偶合。当然,在旅客列车上,由于存在列车运行中的平稳性的特有环境,使安全状态基数增大,发生伤害事件和无伤害事件的比例会有所增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定违章”、“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关系”的道理。这一道理深刻揭示出了在无数轻微伤害、无数无伤害事件的违章违纪背后,隐藏着大量可能造成严重事故的相同原因,要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努力减少和消除隐患:

1.信息收集分析进行安全预测

信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

是洞察、预防、控制事故的前提。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分析,就可以预测影响安全的危险行为、隐患来自何方,暴露出管理环节中存在哪些漏洞,应采取什么措施,为安全整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从点滴做起抓现场安全预防

依据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安全工作的本质就是抓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认识危险,进行危险性预测、预防和控制。其主要内容是:一方面对现已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在没有发生情况时,应积极主动的对当前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改进措施以保证在今后的事件不会发生事故。我段针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结合“以服务质量保安全”理念,推出“六必讲、五必盯、四必到”安全卡控措施,同时要求列车长做好两炉一灶一电的管理;超员列车睹塞通道的畅通,及时疏散旅客,防止边门的睹塞;临时停车加强巡视与宣传,做好旅客思想浮燥的解释工作;加强车门管理,到站提前到车门口,保证边门畅通无阻;列车终到卫生三不带:不带垃圾,不带烟头与火种,不带污水与粪便,做到窗明几净,地板清洁无死角,厕所冲涮要彻底;高站台车门口的安全宣传,避免高站台突发的滑倒或摔伤到站台下等工作。

3.多层次的安全管理

在旅客列车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应由自我控制、作业人员互控、管理人员管控、制度控制、设备控制等环节组成,事故往往是在以上环节均出现问题时才能发生,即上述的事故“三因素”偶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事故就是要防止偶合情况的发生。所以安全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性工作,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既要抓现

场管控机制又要抓基础基础建设长效机制。

4.精细化的安全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保安全必做细,只有做到精、细、准,具体量化到位,将量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才能确保安全万无一失。我段的精细化安全管理包括:第一是将安全责任分解到定责、定时、定点、定量、定人,定责是指负什么样的责任承担说明样的风险;定时是指什么时候去做;定点是指什么车次、什么区段;定量是指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定人是指谁去负责谁去管;第二是以标准化作业程序为载体落实各项安全责任目标;第三是坚持用数据分析案例剖析暴露的安全问题,摸索安全规律,改进安全措施。

三、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指导全段安全工作

1.严明铁的纪律,实施严格管理。铁的纪律、规章制度和严格管理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是保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保证。要认识到抓安全需要思想教育引导,但更重要的时通过强化遵章守纪规范作业标准,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这就必须通过“三标”和“干部生产责任制”的方式,加大考核力度抓安全。几年来,我段通过应急处置演练、安全警示教育、职工业务培训等形式,大大提高了广大乘务员的作业自觉性和业务素质。

2.对安全信息进行预测分析。一是通过段每日生产信息、安全质量周报、月度“三标”考核建立日、周、月信息网络,以便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二是通过安全评估,形象体现安全管理态势,从而进行安全决策;三是对信息网络内信息分析,找出当月、当季、当年安全薄弱车队、班组、个人,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问题。

3.注重安全文化教育,造就高素质队伍。保安全的源头是培育一支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素质高的职工队伍。我段结合实际,加

强安全文化建设,于今年七月编制了《成都客运段典型案例分析》并组织全员学习,在机关楼和车队楼下均制作了安全警示教育展板,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充分发挥了安全文化对职工队伍的渗透、影响作用,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安全可持续性发展。

4.积极推进量化为主的精细化安全管理。从细节着手,将安全要求量化到具体作业程序中,将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人员、车次、事件、内容全部量化,制定了《成都客运段干部下现场检查量化制度》,并要求各车队结果线路实际编制了《作业程序指导书》,注重抓好关键细节的落实,使广大职工养成了精细、严谨的作风,小到一个门、细到一个眼神。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安全理念引领的科学型转变,达到提高成都客运段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的目的。

对机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对机修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

浅谈我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

关于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调查思考

对新时期信访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我段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doc》
对我段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