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

2020-03-02 10:30: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

课程名称 中美关系与打国政治 学 院 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 13环境设计6班 学 号 3113008990 姓 名 张家明

2015 年

11月

03日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

〔关键词〕中美关系、战略互疑、新型大国关系

〔提 要〕建交4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21世纪以来,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中美关系是否走向恶化、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等热议问题也浮出水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当前中美关系,有利于为两国关系发展营造融洽的气氛和有利的环境,也有助于维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合作大局。通过创新思维,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是中美唯一的正确抉择。

40 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访问,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经过6 年多艰难探索,两国在1979 年1 月1 日实现正式建交。40 年间,中美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道路是坎坷曲折的,成果也是全面丰硕的。作为世界上两个各具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趋向,对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前景都攸关紧要,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

一、起伏跌宕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对世界上任何两个大国来说都是少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有的,直到今天也并不多见。

中美关系基础原本非常薄弱,几乎是从冰点开始的。1949 年10 月,新中国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大环境中诞生。美国对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中国充满敌意,纠集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安全上包围的敌对政策,同时还与台湾当局缔结军事同盟,直接阻挠中国统一大业。后来,中美两国还在朝鲜和越南打了一场半的“热战”,致使双方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相互僵持和敌视状态,几乎没有任何来往。直到1954 年,在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开始有所接触,并于1955 年8 月1 日开始举行大使级会谈——这也成为当时中美之间唯一的沟通渠道。到1970 年2 月20 日,双方共举行了136 次会谈,历时15 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在实质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被称为“聋子的对话”。

1972 年2 月21 日尼克松总统应邀访华,中美实现了20 多年来首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双方随后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六年后,美方接受了中方提出的“废约、撤军、断交”三个条件,双方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1982 年8 月17 日,中美就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这三个联合公报奠定了中美关系的基础。

二、全面、冷静评估当前中美关系

进入21 世纪以来,决定并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但两大趋势更为重要。一是世界格局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冷战后全球化持续发展,将世界日益紧密地“笼”在一起,各国联系密切、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相互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零和游戏”的空间缩小。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目标。二是世界力量对比朝着更趋平衡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逐渐重绘着国际政治经济的旧版图,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变革的新生力量。全面客观地评价中美关系现状,对维持两国关系发展的气氛和环境, 以及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合作大局,都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两个高级别机制,对双方加强沟通、增深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实质性合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美关系历来具有鲜明的两面性,积极面与消极面相互牵制,造成一段时期两国关系的起伏波动。中美关系近年出现的种种怪象都是这种两面性的反映。认识中美关系需要全局和长远的眼光,不能单凭一时一事轻下结论。总体而言,积极面依然占据中美关系发展的主导地位,当前发展态势并未恶化。

战略互信是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中美两国战略互信总体匮乏,存在严重“赤字”,在安全等方面甚至存在战略互疑,主要体现在双方对彼此战略意图和发展走向缺乏信任。美方对中国迅速崛起疑虑重重,担心中国将挑战、甚至取代美国的所谓“世界领导”地位。随着中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焦虑情绪日益增加,采取种种措施进行“防范”部署。中方担心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或者“敌人”搞对抗,阻碍中国崛起。美国领导人多次表示“无意遏制中国”,但言行差距实难为中国人所接受。中国可以理解美国大张旗鼓调整亚太政策,但其中明显针对中国的行为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关切和警觉。美方对中国的疑虑主要源自陈旧的思维和观念。其一是冷战思维。美国仍存在一些顽固坚持冷战思想的势力,他们坚持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划线,总把中国列为“异类”国家,对中国怀有根深蒂固的敌对情绪,不论中国是强是弱,都把中国视作威胁。其二是霸权思维。有些美国人长期沉迷于“世界领袖”的角色,而对中国崛起则虎视眈眈,担心中国会挑战甚至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怀疑中国一举一动都含有挑战美国的意图。其三多年来,美国制造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等。各国都要维护自身利益,但也应考虑和顾及他国利益,这样才能达成互利共赢。美国习惯于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别国利益之上,为了一己利益经常不尊重甚至损害他国利益。纵观中美关系40 多年发展历程,中美已经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战略互信。两个战略互疑的大国难以达到当前中美全方位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也难以实现当前两国利益相互交融和依存的程度。但战略互信的严重欠缺也是客观现实。当前战略互信的欠缺固然有双方的原因,但美方应负主要责任。中美各界人士开始意识到这是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羁绊,呼吁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增信释疑。美方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并存,仅观其一忽视其二,必然在风云杂声中感到迷茫。只有全面、历史地分析中美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中美关系大势、看准大方向,在推进合作中既有信心又不失警备。

三、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唯一正确的抉择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GDP总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总额的40%。作为世界第

一、第二大经济体,中美有条件发掘合作潜力、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从而带动两国经济、金融和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作为世界经济两大引擎,中美两国有责任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推动国际合作发展。中美是太平洋东西两岸各具重要影响的大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美能够也应该在维护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中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

[1]王缉思.浅论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J].美国研究,2006,01:89-96+4-5.[2]陈东晓.“复杂性”与中美关系结构的新变化[J].美国研究,2006,02:34-59+3-4.[3]袁鹏.中美关系:新变化与新挑战[J].现代国际关系,2006,05:29-37.[4]袁鹏.中美关系向何处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02:1-7.[5]吴心伯.中美关系的重新国际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08:21-29+3-4.

论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社工现在与未来(整理)

过去——现在——“未来”

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形势与政策)

社区银行的现在与未来

现在的你与未来的我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在与未来

厦门会展业的现在与未来

个人所得税制的现在与未来

中美关系与反恐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doc》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