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

2020-03-03 06:52: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71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没有课堂的彻底革命,任何改革都是蜻蜓点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和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有了挑战和探讨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使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应用与课堂教学,而“271教学模式”使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个体得到尊重与关怀,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容易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任何学科的教学,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一定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探索课堂模式与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通过借鉴国内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的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新课程理念实践中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无论多么好的教学模式,都要看它的效果,而这个效果就是学生融入的效果,所以,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观念。只有外因(教学模式)与内因(观念)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1、“271课堂模式”的内涵

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体育特长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20%的因素―智商,70%的因素―情商,10%的因素―行商;“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20%(热身激趣阶段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探索、实践、体会阶段约3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合作,个人展示,技能拓展。10%(调节与评价阶段约5分钟)―(教师、学生)总结反馈,当堂评价。

2、“271课堂模式”五个基本步骤的实施

2.1课前自学、自主探究:学生课前自学教材内容,自我设计学习技术技能路线图。

2.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学生在根据导学案完成自学任务后,完成当堂教学内容,检验自学效果,找不足。

2.3分组合作、解决重难点: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教学内容实践、体会,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解决重难点,组织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探究将要展示的技术技能。

2.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教师展示、点评、技能拓展,学生小组多人展示,便于提高技术技能。

2.5总结反馈,当堂评价:对所学技术技能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所学技术技能进一步巩固,当堂评价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热情,把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对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

在五个步骤实施的过程中严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课堂变为安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课堂、情感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应用“271课堂模式”立足于三个改变

3.1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激活起来;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教师要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过去教学中的主角转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教与学的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既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是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论层次,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3.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首先,学生应由聆听者转变为执行者,不在成为教师的支配者;其次,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获取者;再次,学生由获得者转变为发现者和设计者,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创造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3.3场地、器材匮乏的改变:“场地”变“学室”;“讲堂”变“学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方位、多视角、创造性地开发现有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确确实实地解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地问题。

4、“271课堂模式”课堂教学实施基本结构

4.1导入新课──教师全面进行与本课知识技能相关的一些铺垫,创设体验情境,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4.2自主探索──满足学生的要求,可给他们创设条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解疑,让学生去观察、实践、探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认识事物的发展。

4.3验证探究──让学生将探究所学知识与技能予以巩固,综合运用、强化训练、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找出错误,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提高技术技能。

4.4评价体验──教师、学生高度评价个人本堂课的成果,表扬课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鼓励学困生。

4.5布置作业──布置精心设计的运动量,培养学生课后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是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个人魅力,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愉快地去活动。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学校开展体育课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认识,使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

271课堂教学模式

271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71教学模式

271教学模式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27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资料

观摩271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271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doc》
“271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