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阶段总结

2020-03-02 06:50: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阶段总结

(2011—2012学年度)----张立彬 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识字难”这个拦路虎,出现在了启蒙教育的开端,如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识字,在快乐中识字,我们在实验中摸索出了一点经验,为了更好转变观念、转变思想,在识字教学中播种创新的种子,特总结如下.

一、从“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

过去的识字教学通常是“封闭的教学”,就单一的教材进行学习,就单一的课堂学习进行识字训练.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封闭教学”必然走向“开放教学”,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识字教学的封闭状态,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一)开放教材.

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注意了以下三点:

1.识字教学与民族文化.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随着历史地演变,只有中国的甲骨文字演变为现代汉字.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他本身就具备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含量;一个个方块字本身就是能引起人无限感情的宝库.让识字教学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刚入学的儿童喜欢探奇求新,对自己所要学的东西总是存在着一种自豪感,给他们介绍汉字的辉煌历史和光明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2.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将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一是鼓励学生阅读趣味性较强的儿童读物,二是将所学生字进行再创造,组成词,串成句,连成段,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应象,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的生字,把本课生字创编成一段文字:一朵荷花,亮晶晶的水珠,小小的摇篮,一顶凉帽,透明的翅膀.小蜻蜓立在他的停机坪上.小青蛙蹲在圆圆的荷叶上(带点的字为本课生字).又如教学《识字四》一课的生字,可用相关的基本字编成韵语识字:虫子旁,昆虫多.小蜻蜓,象飞机.蜘蛛忙,忙结网.小蝴蝶,穿花衣.虫字旁,有动物.爱劳动,小蚂蚁.小蝌蚪,水中游.小蚯蚓,在翻土.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再次识字,避免了单一的教材识字,增强了其阅读识字的兴趣.

3.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

识字教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的运用重新回到学生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去,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操作,从而激发创新能力.如教学“杏、李、桃、苹”字时,让学生学当“小商人”,自己动手制作水果买价的标签.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出色彩丰富,造型新颖的标签,在写标签的同时也巩固了这几个生字的字形,加深了记忆.

(二)开放课堂,即开放教学空间.

开放的教学空间应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课下、课外广泛识字,为学生创造广泛的实践空间.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课堂,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和鼓励学生们有不同的记忆生字的方法,倡导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思,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式思考问题,激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每到此时,我就会被孩子们的智慧所征服.学生们在追求标新立异的答案的同时,他们已经开始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了!也就开始学会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每个孩子都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发、急切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关键在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的点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拓宽其创造空间.

三、从“被动、传统学习”走向“主动、创新学习”

“一只粉笔一张嘴,老师讲来学生听”,学生早已厌倦了这种学习方式,面对这样的学习,只能被动的接受.主动的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发自内心地想学.创新的学习是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讨论的方式(或集体讨论、或四人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进行 “三互”(互动、互教、互补)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识记字形的方法,总结识字规律.。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研究总结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研究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生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教学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阶段总结.doc》
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阶段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