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买错不如不买

2020-03-02 13:40: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误区莫入!买错保险不如不买

尽管目前许多人都有“想买”保险的意愿,但由于保险产品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使得普通人在观念和理解上有种种误区,从而不知道“怎么买”。某种程度上来说,买错保险还不如不买保险,因误解而引发的退保、理赔纷争劳心劳力、得不偿失,但这些误解如果事前稍作了解,其实就可轻松避免。

理财一周带您轻松绕离这些误区,解开这些普遍存在于投保人心中似是而非的谜团。

误区 以收益率论英雄?

投保人说:“分红型保险分红收益还不如银行定期存款利息,还是存银行比较划算。”专家说:“未来只能返还很少的钱,完全不能抵御通胀,没有价值。”

把保险当成普通收益型金融产品,偏离保险“重在保障”的本质。投保应当以减轻、转移自身的风险为目的,用小钱来保障大钱的安全,保障家庭不会因为重大突发事件而陷入经济窘境。虽然理财也是保险的一个重要功能,但目前我国正处于负利率时代,又有升息预期,保险的理财功能正处于最弱的时期,尤其是具有返还功能的传统长期寿险的收益率正处于历史谷底。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或者消费者的回报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设置的。预定利率越高,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越强,但保险公司为此也要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以前高利率时代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固定回报较高的保险产品,但后来随着银行利率的大幅下调,这些产品往往都成了保险公司的负担,这种投资上的负担,对投保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好消息。况且未来有望实现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保险产品的定价和收益率将会被更加灵活地制定。

在日常的家庭保障安排中,理性的保险消费者应该多购买费用低、保障高的消费型保险产品。这样,才能在银行加息过程中,安心持有自己的保单,避免自己的保单产生较大的利率风险。具体来说,应当优先购买意外、重大疾病等保险,就算我们购买养老产品,首先也要把目光放在这是老年生活可以预期的一份回报,万一丧失劳动能力,保费能不能豁免等方面,而不是首先关注于回报。一般来说,在建立了基础保障后,一些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可以作为一种稳健理财的方式,酌情购买。建议以分红型产品为主,可以抵御通货膨胀,防止保单贬值。

误区 老人孩子更需要保险?

投保人说:“我要给父母买保险,我自己还年轻,无所谓。”

专家说:“我自己不买,要先给孩子买,孩子是我生命的全部。”

保险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体现的是经济补偿功能,所以财务安排上,保险首先应当放在家庭经济支柱身上,其次才是老人、孩子,而不是相反。

如果是未成年孩子的父母,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应当为自己构筑充分的保障。需要为自己购买较高额的寿险、意外险和重疾保险。这样的话,万一发生意外,可使孩子和家庭得到经济保障,因为父母的保障才是孩子真正的“保险”。如果是工作不久、尚未成婚的年轻人,又没有多少家庭负担,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自身的意外和意外医疗类保障;其次可以考虑一定数额的定期寿险,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做充分准备;若收入尚可,可以一并考虑重大疾病类保险,现阶段做这样的保险规划,算是给父母准备一份“良心保单”。如果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这个时候,保险显得可有可无。由于这一阶段各种保险的费率都很高,应该主要依靠自己早年积累的养老金和子女赡养。如果考虑到为子女减轻压力,也可投保一些保费不是很高的意外险等险种。当然,如果以后我国开征

遗产税,为了尽可能多地将自己的财产传给子女,也可为自己购买高额寿险以避税。尊老爱幼,体现孝心和爱心,这本身值得肯定。但是购买保险本身是一种财务规划,一种商业行为,首先应当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盲目地用爱心指导经济安排,其结果可能恰恰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误区 别买“不吉利”的保险?

投保人说:“好好的买什么寿险?多不吉利!买些我能用得着的,死了要钱干什么?”专家说:“我只需要普通门急诊的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发生概率很小,买了基本也是浪费。”

风险虽然无处不在,但是风险有轻重之分。重大意外事故,或是重大疾病对家庭的经济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一些小的意外,或是小的疾病也许可以从容度过。从整个保险规划来说,首先就应当重点防范这些大问题。好比我们面对拳击场上的对手,如果对方左拳打到身上只是感觉有点痛,而右拳完全可以把我们打晕,那么防范重点就是他的右拳。左拳击中,我们还有胜的希望,右拳击中,我们就彻底地失败。只有确信不会被右拳击中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进一步考虑如何防范对方左拳的问题,而不是把顺序颠倒。

对一个家庭经济支柱来说,他身上承担的风险其实是全家经济承担的风险。万一有大灾难降临,家人可以用保险公司的赔付来尽快摆脱困境,否则家人除了悲痛,还要面对经济上的一个巨大亏空,一个小康之家可能瞬间滑落到贫困线以下。保险很多时候体现的是爱和责任,如果真有身故的风险,再多的钱对本人虽没有意义,但对亲人却是大有帮助。

误区 社保足矣,商业保险不必要?

投保人说:“我有社保,保障很齐全,商业保险就不用买了。”

专家说:“我有外来人口综合保险,和商业保险应该差不多。”

社保和外来人口综合保险有一个共同点——“广覆盖、低保障”,而保障额度不足的保险同样不是很保险。虽然要肯定拥有社会保险或是外来人口综合保险比没有保障强许多。但是有一点不容忽略,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没有能力也不可能给每个人提供足够的保障,所以社保(或外来人口综合保险)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不足。越是对于高收入人群,这种保障的不足之处就越是明显。

举例来说,如果某人生病住院10天,一次性花费5万元,社保报销60%也就是3万元,还剩2万元要自掏腰包。如果购买了商业保险(现在很多的医疗险种可以保险90%,每天还可以补贴200元),那么保险可以理赔1.8万元,剩余2000元还可由10天的住院补贴抵消掉,投保人自己则分文不花。当然,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商业保险的条款而定。

对社保而言,商业保险是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因为商业保险可以运用保险精算技术和风险管控经验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运用商业保险平台和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率,投保人可以切实地享受到更有针对性的保障。

误区 保险份数多,可以加倍获赔?

投保人说:“我打算给房子多买几份家财险保单,万一出事可以多获得一点赔偿。”专家说:“我有好几份医疗保险保单,我可以得到这些不同保险公司的重复赔款。”就财产险而言,重复购买保险是没有意义的,并不能获得多份赔偿。《保险法》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标的物的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消费者在投保家财险时应事先和保险公司沟通,不要超额投保和重复投保,最好的投保方法就是原值投保。

而人身保险就要视购买的险种类型而定,如果是费用报销型的险种,按实际医疗费的支出理赔,遵循保险的补偿原则,当被保险人的医疗费已经在一个地方——比如别的保险公司、或是社保、或是单位报销,获得补偿之后,就不能再从保险公司获得超出实际支出的超额补偿。

另一种是津贴型的险种,这类险种不必遵循补偿原则,它一般都是实保实赔。只要发生手术或是住院,就能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如果在多家公司投保,就能从多家公司得到理赔金,不管投保多少份都进行给付。

不买保险申请书

不买保险承诺书

不买保险承诺书

不论你买不买保险,你都已经投保了!

自愿不买保险承诺书

自愿不买保险承诺书

自愿不买保险承诺书

不买保险的原因

自愿不买保险承诺书(员工)

不买保险的理由专题

《保险买错不如不买.doc》
保险买错不如不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