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故事内容

2020-03-03 16:45: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小编整理的礼仪的故事,供参考!

礼仪故事

(一):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飘过沔阳湖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这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礼仪故事

(二):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但是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必须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但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样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情绪我是理解的,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之后,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我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

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超多,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齐。

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礼仪故事

(三):

杨时(1053年—1135年)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下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1033年—1107年)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之后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年—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之后,“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礼仪故事

(四):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向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五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那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样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但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样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又到了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先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之后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齐。想一想:这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张良拜师,第三次才见到老师,如果是你,你会去第三次吗?为什么?

关于礼仪的句子

1、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只是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的座,文明礼仪只是把垃圾桶旁边的垃圾捡起,文明礼仪只是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5、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6、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文明礼仪的标志之一;实在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传播、继承,相沿成习,戟沉下来,被广泛接受。

7、那么文明礼仪是什么呢?文明礼仪是见到师长时问好,文明礼仪是不说脏话,粗话,文明礼仪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文明礼仪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8、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9、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10、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礼仪的现代化城市!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2、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13、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

14、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15、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16、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

17、文明礼仪礼仪是一种习惯,他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态度;文明礼仪礼仪是一种精神,他体现着人们的风貌。

18、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程的光明;文明礼仪是一阵风,吹醒了我们往日的迷茫;文明礼仪是一条路,指引我们越上正确的轨道。

19、文明礼仪是一种气质,展现出你的儒雅;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尽现你的学识;文明礼仪是一种意境,表现出你的素质。

20、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21、要学会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这样的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文明礼仪讲道德的人,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

22、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23、一份文明礼仪是一滴水,许多文明礼仪就是大海的宽容;一份文明礼仪是一盏灯,许多文明礼仪就是太阳的热情;一份文明礼仪是一朵云,许多文明礼仪就是蓝天的爽朗。多几份文明礼仪,我们身边就少几份污垢。

24、文明礼仪常驻你我身边,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从此和谐温馨,让我们与文明礼仪结伴,和美德拉手,让我们的青春迸发出绚烂的火花!

25、文明礼仪,我想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做人的准则,是广交朋友的条件,是财富之门的钥匙。

礼仪故事

礼仪故事

礼仪故事

故事内容

礼仪海报内容

礼仪手抄报内容

礼仪讲义内容

礼仪小报内容

礼仪的故事

中华礼仪故事

《礼仪的故事内容.doc》
礼仪的故事内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