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2020-03-02 05:41: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学校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学校竞争归根到底也是学生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教育界,立于不败之地的学校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学校。这意味着,学校教职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教职工培训在帮助学校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赢得竞争优势,重视教职工培训工作的学校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教学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教职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学校的教育形象和竞争力,而且增强教职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教职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学校送给教职工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学校管理的前提、培训是学校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学校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教职工高层次的教学技能需求来激发员教职工的干劲和热情。学校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学校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学校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学校对教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系统化、结构化的学校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育才中学教职工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136份,回收问卷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34份,校级领导人员问卷14份,中层级领导及教职工12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2014.04.

2、调查地点:育才学校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育才学校是一所培养初高中学生的学校,对于加强教职工的上进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教职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学校发展理念与文化

1、学校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教职工工认为,自己对本校的发展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学校目前的教育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教职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才资源的较大浪费。

2、将近九成教职工熟知学校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学校的所有教职工,可见学校文化对教职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学校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学校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教职工则认为一般,没有教职工对此表示反对。 此外,仅有45%的教职工认为学校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臵

1、近九成教职工对学校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科室和年级成绩息息相关。学校现有教职工中,九成教职工对现有机构设臵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臵方式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现行职能职责、任务流程与实际教学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教职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臵、工作任务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与技能

1、在人才使用上,校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育才中学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学校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教职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教职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

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教职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教职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教职工间的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中层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教职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层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教职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层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教职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 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除少数教职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教职工认为他们年级团队(一年级为单位)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他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教职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教职工反映某些教职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成绩是团队成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据相关数据显示,育才中学仍需要在此方面继续努力。

3、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教职工认为年级团队的素质与优秀学校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教职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教职工认为年级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年级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教职工非常认同他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五) 教职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教职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教职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教职工认为自己

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教职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教职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教职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教职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学校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学校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教职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学校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教职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教职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学校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地进行。

2、加强教职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学校教职工进行交流,使教职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臵、促进教职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教职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对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教职工培训激发教职工的创新能力,改变教职工的平庸工作行为,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测性,保证质量低劣的教职工无法进入,有效降低优秀教职工的流失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各类教职工进行不同目的的分类培训,以满足不同教职工的不同需求。加强教职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教职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学校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学校和教职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学校和教职工的共同发展。

2014年5月7日

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电大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电大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乡镇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2000字

社会调查报告(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张帆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doc》
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