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2020-03-03 20:20: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刺杀希特勒》影评

《刺杀希特勒》的剧情是基于德国二战真人真事,描述校官史道芬贝格于1944年7月20日引爆行刺,希特勒幸运逃劫,以及史道芬贝格本人和他的集团终遭报复厄运。这就是德国二战史中的“七二零策划”事件。然而最能够扣人心弦的倒不是史道芬贝格如何勇敢放置炸弹,而是爆炸后史道芬贝格如何实施政变。就连他自己也在片中说到:“最棘手的不是刺死希特勒,而是镇住希特勒死后的党卫军。”正是这个切入点使观众看到史道芬贝格英雄性格的另一个侧面——谋略。

纵观全片,电影不留余地地还原了1944年柏林风貌,对观众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与历史的近距离接触。同时场面和服饰做得很精致,纳粹标志的旗帜在广场林立,军装森严的德国士兵紧急地集合,希特勒考旧的会议室,狼窝,史陶芬贝格和其他人遭处决的地点。一切的一切,把二战时候德国人阴冷深沉的质感较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还有整部电影的色调,给人感觉阴霾灰暗,除了纳粹旗帜的鲜红夺目,其余的一切都显得有些死沉,阴深,毫无生机,给人较压抑的视感。这也正好把二战阴暗地战争气势烘托了出来。

悲剧与英雄总是相伴相生的,自然看出《刺杀希特勒》是一部悲剧片,其原因之一是希特勒总部与外界的联络未能切断。当希特勒还活着的恶讯传来,一张法网也同时向起义官兵撒开。是继续起义,还是掉转枪头?生死就在抉择的一瞬。《刺杀希特勒》以悲剧手法揭示了人与无法克服的异己力量的冲突和抗争。命运是圈套,有谁能够侥幸摆脱?片子将此悲剧体现在主人公的当夜被逮捕和就地处决,以及事后因涉嫌参与而被杀害的其他人士。其就义场面令人遗憾,又令人震撼。当一个个忠义之士凛然献身,惨烈的悲剧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或许史陶芬贝格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个行动的最终结果或许只是害死了隆美尔以及其他数千名军官。或许他们这个组织也尚未成型,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但史陶芬贝格本身的精神令人敬佩。无可厚非。那不过是期盼着自由、和平、平等。挣扎过努力过最后熄灭的烟火,绚烂只是一瞬间。

战争不是游戏,抗战的人也不仅只是数字。但是这个事实,能被知道,而是否能真正被了解,则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能知晓。任何发动战争的人都是可耻的。任何企图以任何理由去伤害别人的人也是可耻的。战争只是一个词,它所蕴含的痛苦,却是由发动战争的人所赋予的。战争是罪恶的,但是战争背后深沉的“罪恶”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警惕……

集权主义的国家一个方面容易办起大事,短期看来似乎具有很大优越性。但是由于人类本身的劣根性,集权所带来的腐败贪污及人性丑恶面的最大化,则是集权主义的要害所在。一个智者,如若长期沉浸于鲜花及奉承声中和一声声的万岁中,则不免会飘飘然而自己都能被谎言所蒙蔽。

史陶芬贝格只是千万个喜欢和平的人之一。而他至死都不会接受所冠以的叛国之名。正因他如此热爱自己的国家,一如许多爱国人士一般。这种叛党与叛国之间概念的互换,让多少人含冤已然不知。仅希望所有真正热爱自己国家的人,能不顾念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党。

在那个疯狂的德国,当所有人都已经疯狂的追随着希特勒和他的疯狂时,却有一群人清醒着,试图去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世界未必会因他们而改变,但是他们在努力的改变这个世界!

英雄已逝,但信仰不死!

《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刺杀希特勒事件

刺杀肯尼迪观后感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

刺杀操

希特勒

希特勒

希特勒演讲稿

希特勒名言

希特勒之谜

《刺杀希特勒观后感.doc》
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