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控及效果评价与流程

2020-03-03 05:39: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控及效果评价与流程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惠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逃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白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 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 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 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省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 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中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 血者与供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 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 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 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 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4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惠者输血反应回 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 处(科)。

(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 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医院输血质量过程监控流程

3.4.4.3.2输血质量过程管理监控制度与流程(十一、十二)

质量管理与监控

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关键过程流程

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效果评价

广告效果预测及监控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效果评价及总结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材料)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控及效果评价与流程.doc》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控及效果评价与流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