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2020-03-03 03:44: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已经结束,回顾四次短暂而漫长的课,收获颇多。对于一直只是学理论知识的我们来说,这种理论知识灌输与参观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我们对通信这个概念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虽然只有四次课,我们却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通信和通信网的基本知识,对通信这个行业也大致有了一个了解,以前那种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干什么、学这些有什么用处的迷茫感渐渐少了。

第一次课讲了大量的关于通信的基础知识。老师首先概括的介绍了通信的发展、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通信网基础和分类,然后具体的讲解了现代通信网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第一次通信网概论课,原本对实际的通信网知识没有多少了解的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对通信的回顾使我了解到了通信发展的历史。通信与电信由最初的电报到三十九年后发明的电话,又到1895年的无线电的面世,短短几十年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06年电子管的发明使模拟通信得到发展。l928年Nyquist取样定理和1948年shannon定理在理论上为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继而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发展使数字通信得到发展。随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问世,80年代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数据通信成为可能。然后数据通信的发展势如破竹——1963年第一次实现同步卫星通信;20世纪70年代光导纤维的发明实现了光纤通信;1974年美国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移动通信概念„„如今,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了我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一直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茁壮的发展着。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间,通信迅猛发展发展。由最初的计算机化、数字化到业务综合化,再到今天我们颇为熟悉的宽带通信,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通信网络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此外,老师还介绍了通信领域的一些具体的基本概念,我们对通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且有了对通信系统的分类、特点、主要性能指标、基本技术的初步学习,为接下来的课程打下了基础。

第二章,老师讲了通信网基础。以往对于通信网没有太多了解的我,学到了很多。一些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在课上有着另外一个专业的称呼,比如,我们常用的手机,在通信网里,它是用户移动终端。这样,从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入手,我们理解的更加透彻。我们头脑里模糊的定义渐渐明了。通信网有硬件构成和软件构成,硬件构成又包括了用户终端设备、传输线路、交换系统,软件构成即为协议。协议是通信网中通信实体共同遵守的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合,主要内容包括协议的三个要素:语义(Semantics):“讲什么”,数据的内容、意义,需要做出的动作及响应;语法(Syntax):“怎么讲”,数据格式、编码方式等;定时(Timing):事件先后顺序和速度匹配等。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这些,当然还需要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标准的制定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们了解到了标准化机构指定的标准以及一些标准化组织,譬如ISO,ITU,IETF,IEEE,ANSI,IEC,EIA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讲述了通信网的分类,让我们对网错综复杂的认知慢慢变得条缕清晰。电信网可以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其中,业务网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IP电话网、数据通信网、智能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等;传送网用于数字信号的传送,包括骨干传送网和接入网;支撑网包括NO.7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后面的三次课就围绕着通信网展开,分别让我们在光通信实验室、分组交换实验室和数字数据网实验室参观学习。第一次实习课,我对光通信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更进一步的把现实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也意识到了光通信是未来通信的发展趋势。第二次实习课,我们参观了分组交换的实验室,对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和交换设备有了更多了解。分组交换

采用动态统计时分复用技术、按需分配带宽,即只有在传送数据分组时才占用传输媒体带宽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数据分组传输时,在网络中的每一段链路上都独立的进行差错、流量控制。因此数据传输质量高、可靠性高,网络设备费用低、用户通信费用低,经济性好。第三次课则是围绕数字数据网(DDN)和帧中继网展开,一上午的课让我们对DDN以及帧中继网有了系统的认识。首先,老师为我们讲述了DDN发展的起因。第一,用户对高速度、高质量、多种专线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用户的需求是为了行业部门内部的数据处理及管理,即相对固定的用户之间的业务量比较大。第二,分组交换网受到自身技术特点的制约,处理速度慢、网络延时大、延时变换不确定、大业务量建立一次次的连接不经济,使高速实时业务受限。第三,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通信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第四,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普及应用,提供了高速率、高质量的传输通路环境。然后进一步明确了DDN的概念。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DDN发展的过程中,将数据通信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字交叉连接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技术整体。第一个商用化DDN系统投入使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然后老师对DDN的传输媒介与主要设备进行了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数字数据网一般不包括交换功能。DDN利用数字传输技术提供介于永久连接和交换式连接之间的半永久连接。它利用PCM数字信道,以传输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为主,向用户提供了可靠的端到端电路和各种数据网间高速数据中继链路。对DDN组成的了解则让我们头脑里形成了形象的网络结构,对于之间所讲的DDN的一些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仅仅有DDN是很难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的,比如一些突发性的业务,因此又提出了帧中继网的概念。帧中继(Frame Relay)是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是升级技术。它是在通信环境改善和用户对高速帧中继的开发一是为了满足局域网互联所需的大容量传送,也是为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延迟小的要求。传输技术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帧中继传输数据业务的速率高、信息传输的突发性大各类、LAN通信规程的包容性好。由于帧中继网采用虚电路技术只有当用户准备好数据时,才把所需的带宽分配给指定的虚电路,带宽在网络中按照每一个分组以动态方式进行分配,因而适合于突发性业务。这样,有了效率高、吞吐量非常大、不重复传输的帧中继与DDN相结合,基本满足了现代人对网络和数据传输的需求。

经过为期一周的通信认识实习,我对通信有了更直观而清晰的认识,也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认真。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技术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doc》
通信认识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