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开发模式

2020-03-02 10:40: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全域旅游开发模式

概念的提出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发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一时间,开展全域旅游工作成为全国各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广泛的媒体报道也使得“全域旅游”这一词汇成为旅游业界的新概念和新方向。

“全域旅游”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13年北二外的历新建教授就曾提出这一概念,此次李金早局长将“全域旅游”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全域旅游”的概念产生于以下时代背景: 一是景区泛化的“大旅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兴趣更加多样化,很多人选择到城市、乡村等地休闲度假,私家车的普及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更使得旅游者改变了传统的景点旅游方式,从而突破了景区围墙界限,形成了无围墙的大旅游趋势。

二是国民休闲的“大市场”。大众休闲时代来临,国务院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大众出游时间更有保障。

三是产业升级的“大产业”。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比重己超过第二产业,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理应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李今早局长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一文中的论述,全域旅游是顺应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接下来一个时期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时还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扶贫开发等密切相关,己被上升到了国内旅游业改革发展战略方针的高度。

全域旅游在当前政策的指引下,将带领我国旅游业走向全新发展道路。将实现从景点游到目的地游、从门票经济到全域经济的转变,将给目的地地区的产业融合和经济转型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全域化水平比较低,基本以景区为中心,围绕景区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因此目的地产品与服务拥有很大的缺口和提升空间,也将带来巨大机会。

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

发展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

全域旅游的推进不能千篇1律,更不能简单复制,应根据不同旅游目的地的类型、发展阶段和目标定位,并结合该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脉络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首先应对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类型进行深入的探讨并进行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恰当的开发模式,以更好更快地推进全域旅游。 在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全国多个地方纷纷提出要全面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此推动当地旅游业的新一轮发展。其中五种典型全域旅游开发模式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这五种典型开发模式包括: (1)是龙头景区带动型。依托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围绕龙头景区部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旅游产品和景区,调整各部门服务旅游、优化环境的职责,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典型代表有湖南张家界、四川都江堰。

(2)是城市全域辐射型。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旅游城市知名旅游品牌、优质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旅游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务,以都市旅游辐射带动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其典型代表有辽宁大连、福建厦门等地。

(3)是全域景区发展型。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旅游城镇、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其典型代表有浙江桐庐、河南架川、宁夏中卫等地。

(4)是特色资源驱动型。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推动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大众健康、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共生共荣,谋划一批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旅游目的地。其典型代表有重庆武隆、云南抚仙湖、贵州花溪等。

(5)是产业深度融合型。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业与

一、

二、三产业的融合,以及与文化、商贸、科教、体育、宗教、养生、教育、科研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典型代表有南京江宁、北京昌平。 全域旅游开发模式

按照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就说明全域旅游作为旅游的发展方雄,其本身也是一种旅游的开发模式。全域旅游开发模式有几个方面组成,具体情况如下:

(1)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资源拓展观。现存的旅游开发模式对“域”的理解局限于地域空间的思考,强调异地性。对于一个社会的人来说,“域”不仅仅指他生存的地域空间,还应该包括他的身份空间、职业空间、地位空间等。因此,“域”的改变不能仅局限于地域空间的改变,还应该包含一个人的其他空间的改变。那么,把社会的各个行业、部门,甚至单个的人以及他们的活动都纳入到旅游资源的范畴,充分发挥他们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面,这正是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资源拓展观。

(2)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市场拓展观。现存的旅游开发模式着重于打造各种自然景观综合体、人文景观综合体或者自然和人文景观复合综合体,以快乐和放松为本,偏向于满足旅游者身体方面的动机和文化方面的动机,偏重于观光、体闲、度假等客源市场。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划分的人的需要五层次论来说,受尊重和自我实现是旅游者需要的最高层次,与之相结合的是旅游者人际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全域体验开发模式正是以满足旅游者对人生体验的强烈个性化需求为重要目的,制造一种旅游改变人生的深层次体验活动,突破旅游就是观光、体闲、度假的观念。

(3)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企业拓展观。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30年以来,在现存的旅游开发模式的影响下,在传统的旅游企业之外,旅游开发咨询企业在我国诞生并迅速发展。旅游开发咨询企业是整个旅游行业的领军机构,起着灵魂的作用,是旅游产品的顶级组织者和供应者。但是,这类企业的服务对象都是旅游供给方市场,没有一家是专门针对需求市场服务的。所以,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强调市场需要新的专业性的旅游策划咨询企业,它和旅游开发咨询企业一起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供方市场和需方市场的无缝对接,让大众真正体会旅游的别样含义。

(4)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产品拓展观。现存开发模式的旅游产品基本是针对团队旅游者的,而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旅游产品以角色旅游为主题,以精准设计为理念,是一对一的精准开发模式。角色旅游是指旅游策划咨询企业针对旅游者对人生体验的强烈个性化需求,通过让旅游者在一定时间内变换其社会角色,制造一种深层次的体验活动,这种活动非常有影响力。角色旅游可调整性强,破坏小。受众面更广,参与度更大。是市场—资源—产品比较完美的结合。

(5)全域体验开发模式强调不同的开发规划观。全域体验式开发模式提倡依托全社会的各种人、财、物等资源,以旅游者的具体活动项目进行灵活的旅游产品设计。强调对资源的动态使用,不对资源进行固化。既要充分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以全面实现三大效益,实现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的,又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激化矛盾和不合理的破坏行为,最大限度的降低旅游业的敏感性。强调旅游者和被旅游者的双向付出,强调旅游者和被旅游者的双向获益,减少弱势方对资本的依赖。

所以,全域体验式开发模式是一种全社会模式,需要全社会的整体配合。各种团体或者个人既可以成为旅游者,也可以参与到咨询与策划中,参与到旅游产品的各个供应环节,成为旅游从业者,真正实现旅游业同其他行业乃至管理部门的融合。这样,政府和企业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改善从业人员待遇方面,才能最终真正实现旅游业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的地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旅游产业”。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发展的桐庐模式

旅游地产开发模式

解读全域旅游示范区之昌平模式

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全域旅游专报

全域旅游时代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六解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 阿坝不做

《全域旅游开发模式.doc》
全域旅游开发模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