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与回报》写作素材

2020-03-02 10:41: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写作素材]

1、把时间献给孩子:丛飞

12年前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去年,丛飞罹患胃癌晚期,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拿出2万元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2、2006年,山东十大新闻人物王明殿个体经营者,

家有百万资产却带领妻儿住在集装箱改建的房子里。但他却是两所希望小学的校长,由他资助的小学生达到三百多人。他说,看着学生坐在自己资助的桌椅上开心上学,背着自己捐助的书包上学,自己也感到无比的踏实。他不渴求舒适的生活,他付出不只是金钱,更是一位老者对教育事业无声的支持;他不渴求回报,他期望的不是个人的名利,而是一位老者对教育发展远景的期待。

3、拾金不昧者应该索取回报吗

齐鲁电视台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王某在酒店打工捡到钱包归还失主,失主把表扬信送到酒店,酒店也相应地表扬了王某,但王某的母亲对失主没有具体地表扬儿子耿耿于怀,几次找到失主理论,结果儿子工作被辞,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事由此就成为索取回报的丑闻。付出美德,是否意味着也要收获金钱?还是金钱应该成为激励美德的一种手段?对此,你怎么认为?

4、付出要有回报

家有万金,不能斗量斛出,地有万顷,不能只种不收。付出之后,回报是激励人们希望存在的最终目标,回报的存在,也是激励人们不断付出的动力。试想,玄奘如果不是对宗教的渴求解读,那是什么目标激励他寸步量万丈?试想,哥伦布如果不是对财富的追求,那是什么目标激励他探索未知?甚至于现在,人类如果不是渴求外太空资源,又如何频频向太空、向木星、土星频送“秋波”?如果不求回报,那么人类之举岂不是迂腐之极?回报是付出的目标激励,也是付出行为的动力。

四川重庆开县农民林朝贵不畏严寒,跳入水中救出车祸的17位落水者,事后,他落下疾病。2005年1月,他不断求救,上访,在他写给政府的求救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救了17人的命,现在求政府救我。”无奈的无奈,没有经过媒体披红挂绿喧捧的英雄几乎只能默默然痛苦地终老乡间?林朝贵走了,没带走一个人的微笑,他救的那些人至今不知奔波在何处;林朝贵走了,没带有社会的回报,那些冷眼看社会的人,将又如何奉献自己的行动和爱心。在一个没有回报的社会,连流动的空气都是冷的。在一个只有付出的社会,连人们的梦想都是那么地苍白无力。

5、付出要有回报

春秋时期鲁国商人经常会从国外赎回自己沦为奴隶的同胞,回国后由国家按资补贴。子贡因为家大业大,对这一回报的奖赏想拒之门外,孔子用引申论证的观点给他做了假设:你不索取回报,国家要树立你为榜样,其他有回报的人就成了参照,如果不求回报,那么很多人不能承受只是付出的结果,最终外出经商的鲁国人将不再为落难的同胞赎身了。

写作素材——付出与回报

付出与回报

付出与回报

付出与回报励志演讲稿

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付出与回报杂文随笔

付出与回报的杂文随笔

只要付出 就有回报

司法考试:付出才有回报

有付出就有回报

《《付出与回报》写作素材.doc》
《付出与回报》写作素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