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啊哈!幼儿园》说课稿

2020-03-01 20:06: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班语言活动《啊哈!幼儿园》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所说的课题是大班的语言活动《啊哈!幼儿园》。我将从“活动设计意图,活动目标,学法教法,教学重点难点,活动流程,活动延伸”几方面进行一一说明:

一、说活动设计意图:

关于活动设计意图,我是从“幼儿现状和教材特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与考虑:

1、幼儿现状: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个活动。想象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创造性想象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而大班下学期幼儿的创造想象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表现,想象的内容也呈现出了新颖性、多样性。加上大班的幼儿也已经接触过较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了相关的经验积累与积淀。能够在适当的引导下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此时的孩子需要时我们成人提供更多的想象支点,让孩子徜徉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不断发展、成熟。

2、教材特点:《啊哈!幼儿园》是一个充满着想象的故事。它用夸张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想象中的幼儿园和现实中幼儿园的区别。它的内容包涵了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晨起,早餐、去幼儿园、上课、游戏、午睡、户外活动、交朋友等等。孩子如同在欣赏自己的故事。多么亲切、多么享受!多么惬意!故事在关注幼儿的生活同时又给了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如维果斯基所说的:我们不是把文艺作品的阅读看作简单的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这就是对幼儿精神层面、内心需求的关注与引领,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足见其对孩子的准确剖析与解读。

基于以上分析,我的活动目标设定为:

1、认知目标: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对比关系;

2、情感目标:感受故事中蕴涵的夸张和幽默。

3、能力目标:积极和同伴完整地描述自己的想象,体验交流带来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建议: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因此本次教学重点定位为: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将现实和想象对比,并感受故事中蕴涵的夸张和幽默。根据幼儿期想象的特点,幼儿一般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对于想象的交流不太能切入主题,因此本次活动的难点就是引导幼儿能根据活动进程向同伴交流自己的想象情节。

四、说学法教法:

根据语言活动的特点,活动设计中运用了常见的情境提问法、讨论法、中断法、观察法中的几种常规方法。另针对这一故事内容的丰富想象,我采用了大量的体验式的教学法,因为有效的学习应该从体验开始,让幼儿在体验中感悟,感悟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幼儿想说、敢说、有话可说;同时,在活动中,关注了多领域的渗透与融合,让幼儿通过阅读、绘画等多种形式发展语言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五、说活动流程:

1、说活动准备:幼儿用故事书《啊哈,幼儿园》(人手一份)、故事大书《啊哈,幼儿园》、《啊哈!幼儿园》的图卡(根据故事情节分成八张》、油画棒、卡纸(人手一份)、小毯子一块

2、说活动过程:(本活动包括四部分:1.创设情境、引出作品;2.阅读作品、理解作品;3.击鼓传画、想象交流;

4、绘画参与、创造无限)。

一、创设情境,引出作品

教师以情境化的语言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老师是怎么来幼儿园的吗?幼儿进行充分猜想后,今天老师不是坐的汽车、也不是电动车、自行车,而是坐得这——老巫婆的小飞毯来幼儿园的。要是你也有一块小飞毯,坐着上幼儿园感觉怎样?

二、阅读作品,理解作品 A阅读阶段:

1.有这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图书看封面)瞧,就是这个小男孩,他居然是这样上幼儿园的,(手指坐着飞毯的他和巫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幼儿园里还有大恐龙,这到底是怎样的幼儿园呢?这样的幼儿园里还会有哪些稀奇的事情。请你们到这本书中来寻找吧,耐心阅读、一会儿老师要看看,到底谁的眼睛厉害,发现得多。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几个问题,一下吸引孩子的眼球,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为了引导幼儿自主耐心地阅读,利用大班幼儿好胜心理,让他们比一比寻找的结果,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地、发现式的阅读。

2.分发幼儿用书,幼儿自主阅读《啊哈!幼儿园》。教师关注幼儿的阅读品质,有意识地查看幼儿阅读过程中的发现情况,为下一环节的交流做好准备。 B理解作品阶段:

1.说说你的发现:一本书读完了,我知道小朋友的发现一定很多,举起手来,大声说出你的发现。此处让幼儿充分表达,说出他们找到的新奇之处,老师根据幼儿的发现给与相应的回应。如:你的发现真多!眼睛真厉害!真的很稀奇,海豚帮小朋友洗澡!等等。回应是对回答孩子的肯定与赞赏、也是对其他引领与激励。此处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引领孩子发现、讲述,孩子的讲述积极性一定是高涨的,因为那么多稀奇的画面,或多或少总有发现,这么有趣的话题,怎能叫他们不想说啊!此时孩子的积极地、专注的、主动表述的,此环节多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读读大家的发现:你们的眼睛真厉害,居然找到了这么多稀奇的地方,这样,我们看这大书,一起来看看。采用跳读法讲述想象中的幼儿园相关情节。这一环节是对上一环节幼儿发现的小结与提升,因为建立在孩子发现的基础上,不是教师强给的,因此孩子会因为认同感、成就感而沉浸在阅读当中。

3.找找夸张和幽默:早晨,大吊车把你从被窝里拎出来,下的雨竟然是巧克力,这些真是太有趣太不可思议了,故事中还有哪些些让你觉得好笑的或者刺激的事儿,和你的好朋友说说。同伴之间互相说说,效率提高了,每个孩子都得到了锻炼,有趣主题让幼儿有话可说且不会偏离主题。

4.看看、说说现实中的幼儿园:其实我们大家生活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儿的呢?一起边看边说吧。因现实生活中的幼儿园大家都很熟悉,因此采用集体阅读的方法,让幼儿与看故事书一同讲述,以便节约时间。 5.通过对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这样的两种幼儿园,你喜欢哪一个?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此题问可以帮幼儿厘清故事的两条线索,想象与现实,便于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说喜欢的理由是对两种幼儿园的高度抽象与概括。

三、击鼓传画,想象交流

本环节巧妙地利用了传统游戏“击鼓传花”的形式,传的是画,是根据故事情节绘成的八幅图,包涵了“晨起,早餐、去幼儿园,上课,游戏,午睡,户外活动,交朋友”,每一组先拿到一幅图,拿到后,请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图进行创造性想象:如果是你,你希望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呢?比如:“你希望是谁帮你穿衣服,你希望吃什么早餐?你准备坐什么去幼儿园”。同伴间相互交流。等一幅图讲述结束后,鼓点响起,把自己一组的图片传递给其他组,自己接过其他组的图片。在游戏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与他人交流想象的乐趣,同时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即引导幼儿能根据幼儿园活动环节,自行创造性地想象,并自行组织语言向同伴表达、陈述自己的想象。幼儿在一次次传与递的过程中感受是游戏的快乐,获得的是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绘画参与,创造无限

纲要中指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在本环节中,将请幼儿用画笔画出想象中的幼儿园。感受创造性想象的快乐。在绘画中自然结束活动的基本流程。

四、说活动延伸

一个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结束,它有幼儿兴趣延伸与拓展,也许还会是下一个活动引子与起点。因此我总会关注孩子所关注的,顺应孩子的兴趣设立一些活动的延伸,这次也不例外:

1、展示区:请幼儿将绘画作品布置到展示区,利用空余时间幼儿可自由地结伴欣赏,解说,向其他伙伴介绍自己想象的幼儿园或者讲述别人的创意。

2、美工区: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即将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转折期。为了让幼儿在心理上提前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因此,在美工区以《啊哈!小学》为主题画出创造性想象图画。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所了解,充满期待!

以上是我对《啊哈!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基本思路,当然这写只是预设环节,真正的活动当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敏锐地洞察孩子们的感受、需要,根据课上的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活动设计,使其更加适宜、更加贴近幼儿。尽自己所能演绎好“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语言:《微笑》 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大班教案《啊哈!幼儿园》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说课稿

大班语言说课稿

大班语言说课稿

《大班语言《啊哈!幼儿园》说课稿.doc》
大班语言《啊哈!幼儿园》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