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家书

2020-03-03 12:04: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军旅家书(连载八)

小梅再次来信后,小石故意没有马上回信,而且在迟发的信中说了一些有关“志不投、道不合”的话,故意让小梅生气,想激她主动说出分手的话。可是这样做没有效果,小梅除了每次回信时在开头要臭骂小石一通外,信的结尾处又总是情意绵绵,并且表示一心要等小石当班长后回家探亲时教她喊“一二一”。

小石终于当了班长,自认为考虑更成熟了。他觉得一个热爱边关的边防军人很难让天各一方的爱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尤其像小梅这样的美丽女孩,应该享受的是花前月下般的爱情生活,而他无法给她这些,如果继续“邮寄爱情”,对小梅不公平。于是,小石硬着心肠给小梅写了一封特殊的分手信:一张白纸,一个字也没写。小石想,就让两人的过去和未来都变成一片空白吧。信发出了,小石心里很是不安,他不知道这样做是自私还是伟大,回想起当兵那天小梅痴眼迷离地看他穿军装的样子,内心就一阵阵地痛。

小梅终于回信了,小石惶恐地打开了信封。信很简单,信纸上只有前面谈到过的几个沾着泪痕的字迹:想分手,没那么容易,让我们算算账吧。

一阵无言的苦笑后,小石忽然感到了一阵轻松,心想小梅到底只是一个平凡世俗的女孩,并不值得自己过分珍惜。于是他年轻气盛地回了那句话:

欠你什么,我一定还你!

可是,小石一直想不出小梅到底要同他算什么账。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小梅的又一封信终于划破漫长的寒冬飞到了边关哨所。小梅在信中说:

自你入伍的这一年时间来,我每天都思念着你,牵挂着你,为你担忧,为你快乐,为你相思难眠,为你独自憔悴。我把心都交给了身在边关的你,每天都盼着你在部队早点进步,当上班长好回家探亲教我喊“一二一”,可是你却给了我一纸空白,这不公平,我要跟你算一笔感情账。后面我已详细地列出你所欠我的爱情账单,如果你把它们都还给我,我就和你分手!

小石翻过小梅的信,这是最后一页。在这一页上,小梅详细列出了她给小石的“爱情账单”:

等待:365天;思念:365天;牵挂:365天;祝福:365天;担忧:365天;快乐:365天;痛苦:365天;失眠:365天;幻想:365天;对别的男孩拒绝率:100%;爱一个边防军人的风险:一生一世!

刹那间,小石感到一股爱的热浪从心底涌遍全身。他愧疚地醒悟,他只想着自己的所谓理解,却没有想到爱情原本是两个半圆的组合。“在深深的忏悔中,我才发现:一个美丽女孩爱上一个边防军人本身就是一种由心酸编织成的„幸福‟,而作为边防军人的我却对这种爱不去理解何尝不就是一种残酷呢!梅执著地愿用一生一世来承担爱我这个边防军人的风险,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挺直胸膛走出边防军人的不屈人生以回报自己最心爱的人呢。枕着梅的爱情账单,我流着泪躺在床上连夜打好了给梅情书的腹稿。”

第二天早上,小石带班上的战士出操,那帮兵们诧异地发现:石班长今天的“一二一”口令,声音出奇的响亮。和小石差不多,驻在新疆伊犁河谷的女兵金燕和男友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扰。

战地军魂

爱情兵法

亲情密码

手足天涯

多彩军邮

英烈遗墨

前言

军人有普通人的全部情感,可是,战争不尊重生命,弥漫的硝烟也遮住了人们的视线,

局外人很难真正看到军人的情感世界。

庆幸的是,军人家书似乎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缺憾。

某种意义上,军人家书可以看成是军队的另一种“自传”。这部“自传”,从情感的角度再现了战争和战场,从局部的集合折射出军人群体的精神魂魄。尤其难得的是,由于写的是家书,军人的真实情感跃然纸上,格外生动感人。

本书从数千封中国军人的家书中精选出来,内容涵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直到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时间跨度近百年。这些书信的作者,有著名的革命先烈,有位高权重的将军,也有普通的官兵;他们有的已经离我们远去,有的仍然生活在你我中间。这些军人中,有我们的先辈,也有我们的亲友和兄弟姐妹。总之,他们是从我们中间走出家庭、走进军营、走上战场的,他们是军人,也是我们的亲人。

在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经历的惨烈战斗,可以看到他们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可以看到他们和亲人、战友之间的亲密情感,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军营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每一封信都是一颗滚烫的灵魂。编撰过程中,我曾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常常情不自禁泪湿眼眶。生命来之不易,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许多人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凝聚成了今天和平生活的盾牌。

人类充满智慧,我们能够发现几乎不可思议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能够将脚印踩上月球。但很遗憾,人类有些方面也非常愚蠢,甚至不知道怎么和谐相处,让我们至今仍然不得不投入巨额军费,让许多优秀儿女成为随时准备牺牲的军人。

可以说,关注军人,就是关注我们生活的安全、关注我们亲人的生命。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书的选题是解放军出版社独具慧眼确定的,感谢他们对我的委托和信任。我还要特别感谢编辑刘施昊先生,他不仅无私地提供了大量精心收集的资料,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

郭兵艺

2008年6月30日于北京

军旅家书

《军旅第二天》

《军旅第三天》

军旅标兵

军旅情怀

军旅相声

军旅相声

军旅格言

军旅相声

军旅情书

《军旅家书.doc》
军旅家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