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誉楼企业文化

2020-03-02 15:09: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信誉楼”企业文化

说起黄骅的商业,有一个企业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这个企业毫无疑问的就是信誉楼。信誉楼被黄骅人当成骄傲,被黄骅企业当做标杆、学习楷模。放眼黄骅,也许只有做到这个份上,才能被认为是成功。

既然信誉楼是成功的,肯定少不了人要对其经营行为、内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学习、模仿。在此,我愿从另一个角度----企业文化的层面上对信誉楼进行一次另类解读。

我很想问问信誉楼高层管理人员:信誉楼的企业文化是什么?第一种情况,他回答不知道,估计这个不太可能。第二种情况,他把信誉楼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什么企业精神之类跟我讲一遍,我肯定不会感到惊讶,虽然这个答案和事实相差千里,但至少他用心背了,没白拿工资。第三种情况,如果他答出以下几个词,则说明信誉楼的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了。那么将来信誉楼的发展会更上一个台阶。这几个词是:抠门、自卑、务实、学习。

我讲出这四个词,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骂我或者打我的冲动?如果只看到这你们就发表言论,我只能说你们太小看这四个词了。如果信誉楼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有这种冲动,我只能建议他从此闭口别提”文化”二字。这四个词,我理解了好几年,今天才敢说出来,信不信由着观众。下面我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信誉楼企业文化的基本层面。

一、抠门。这个文化内容涵盖一下几个方面的文化素养:

1、节约成本。信誉楼创建初期据说相当艰苦,很多老牌员工大抵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正因为创业初的艰辛,让信誉楼对待每一种浪费都难以容忍,资本的积累是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因此,不该浪费的绝不浪费。论硬件,耀华、百货大楼都比信誉楼强,信誉楼绝不是没能力盖个高标准硬件的商场,只是人家不愿意。百货业的硬件投入占商业运营总额的多少,很难界定,业内也没有一个明显而清晰的说法,从信誉楼你能看出来,硬件真没那么重要。

2、追求利润。站在今天来看,很多人都说信誉楼的东西太贵,这不是我在胡说吧?信誉楼是个企业,是个公司,他追求利润无可厚非,贵,你别买不好吗。你要不是在信誉楼买的猪肉,你都不好意思跟邻居打招呼。企业目标第一条是利润,

第二条是利润,第三条还是利润。一个没有利润的企业,就是该死的企业。

3、欲取必与。欲取之必先予之,正因此,信誉楼才在不断提高售中服务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上越走越远。方便的退换货,什么微笑服务,什么普通话服务各类服务政策,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掏顾客的钱包。我服务的越好,掏的就会越多,因此,千万别相信他们讲的为了顾客着想之类的说辞。信誉楼明白一点:如果顾客在我这买了东西而不能达到满意,那么我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估计也就活不下去了。

4、低调做人。但凡抠人,似乎都有这个特点,低调。有俩糟钱就到处炫耀、招摇的,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只有抠人才会闷头发大财,能不打广告就不打,能不捐款就不捐,能不慈善就不慈善。信誉楼名气已经很大了,再大就怕大出问题来了,不如藏的远点,藏的深点。这些表面的东西都不是企业要追求的,你可以说,你也可以做,别忘了,企业活着的根本目的只是赚钱。老老实实缴税,本本分分经营,别玩些狐狸呼哨的,不然死得很难看。

二、自卑。自卑并不是绝对的坏事,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往往因为自卑才能真正爆发出惊人的成就。

1、低学历企业。百货行业是个人员占用多,资金占用大,货品占用丰,场地占用广,流动性极强的行业。以上这番话,也许很多人不理解,没关系,只看结论即可。但是内行人肯定认可这个说法。基层员工流动性强的后果是低学历化,甚至说到信誉楼创业初期的元老们,又有几个是高学历的文化人?现在可能有所改观,引进了一些所谓的高学历,估计也都不咋样。从初期的低学历创业造成企业文化的集体自卑特征,到今天低学历流动泛滥,信誉楼跳不出这个圈。这是症结所在,不是结果,结果是很有意思的,下面说这种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人和事。

2、所谓高工资。信誉楼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待遇据说还是不错的,这个事情很值得玩味一下。他们的高工资,绝对不是因为贡献大,作用突出,因为在一个成型的制度环境里,少了谁都是一样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不过就是说着好听,使者顺手,工资高而已。这有可能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出于自卑心理作祟。穷人是一定要带首饰的,这种心理无非还是把自己钉死在自卑的十字架上,一辈子翻不了身。我但愿不是因为这个,可偏偏所有分析都指向这个文化心理。第二,留住高级人才,这一条听起来不错,可实际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别处给的工资更高。都说,信誉楼出来的都是枪手的人才,实际上呢,不过就是到信誉楼镀层金,

就到处招摇撞骗去了。至于他们到了别的百货公司,就能让它成为信誉楼或者超过信誉楼吗?就像前面说的,是文化和制度在起作用,并不是因为他们会干什么,这也再次证明我说的高工资的成因。人可以挖走,制度也可以照抄,唯独文化是借不来的。

3、埋头干活。这就是自卑文化的好处,在这种文化下,没有特权。这个特权指的是干活的特权,厕所堵了?经理去通,哪个经理敢放个屁说不去。打扫卫生、搬运货物,装卸车,大半夜的听课,什么没干过啊,通个厕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活所有人都能干,都要干,对于企业来讲可能是件好事,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员等成本。对于个人以后的发展,也许也有益处,毕竟会通厕所比不会通厕所的人用处要大。

4、拉帮结伙。这么说我自己都有点心虚,没关系,尽管我不知道,你也不一定知道,但我能告诉你这个状况是这么推到出来的。首先,任何一个员工多的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谁也不要回避。第二,信誉楼的自卑文化,直接导致了员工的团结的出现,团结是好事吗?对外是好事,对内就变成坏事。因为自卑,他们需要结合众人的力量去表示内心的意愿,要不然不就不自卑了吗。拉帮结伙目的很明确,就是维护自身利益,小团体利益,割裂管理的内部系统,对抗文化,破坏文化。

三、务实。务实的文化精髓在哪一代人身上都有体现,信誉楼更甚。

1、专注经营。信誉楼除了干百货,还干过多少别的产业?好像不多吧,我不敢保证一样都没有,可我确实也没发现它什么都干。哪个行业都赚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与其漫无目的地搞多元化,不如做自己熟悉的行业。这一点,我和你佩服信誉楼,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不贪多求全,很好。中国长沙有个“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公司老板叫张跃是中国第一个买私人飞机的家伙,他们就很专注,一直做中央空调,最近提升战略,做的是低碳环保节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远大的资料,张跃说“远大”不贷款,不上市)。远大做的很不错,信誉楼可向其学习,我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信誉楼专注产业,先保护好自己的饭碗,比什么金碗银碗都重要。

2、小事做起。信誉楼有这个传统,从十二年前,我就知道。信誉楼老板的名言:吧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一时之间,传送大街小巷。这就是我讲的务实的文

化特点,信誉楼不遗余力的推广普通话,客观上也对同行业起到了引导作用,对整个黄骅的服务业都是一个促进,大功一件。从这一点来看,信誉楼确实只在做简单事。 当然,更多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因为这一点,是大家最熟悉和津津乐道的,你们比我知道的肯定更多。

3、持之以恒。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永远只做简单的事更不得了。那只能用偏执来形容了。因特尔总裁格鲁夫曾言: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信誉楼也类似,不停的做简单的事,做小事,这种文化的力量是很可怕的。这样能避免许多像我这样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折腾思想。你们见信誉楼搞过什么别说惊天动地,就算惊黄骅的大手笔吗?一年两年不搞可以说是克制,三年五年不搞还能说隐忍,十几年从来不搞,或者以后都不搞,怎么解释?这叫做美德。

4、经营品种。十几年来,我从没见信誉楼买过稀奇古怪的商品。在经营品种上,信誉楼很会做,你要什么,我有什么,你不要的,我坚决不进。百货商场的货品调整是一天都不会停的,一停下来,就说明商场与消费者产生了距离,不能准确把握消费需求。说实话,所谓品牌忠诚度是很虚的玩意。再强大的品牌,也必须不停地讨好顾客,不然就没生意做。你说你非信誉楼不消费,我不信,就像我不信忠诚于可口可乐的消费者不去耀华地下肯德基喝百事可乐。

四、学习。提起学习,我就高兴。这一点,我完全有准备要批评一下信誉楼。

1、全员学习。我见过别的零售企业学信誉楼搞什么夜校,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啊。我就是受害者之一。学习本身没有错,我也赞成学习,可我想说的是学习的初衷。是真的为了什么员工一辈子的幸福着想?真的能把信誉楼变成学习型企业?真的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创造出美好新生活?不见得吧。最直接的原因是:不学习不行,员工流动性太厉害了。学习只不过是迫不得已。我提醒各位,千万别把学习想的太美好,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实际一接触,往往不是那么回事。

2、培训新人。百货行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先不分析原因,直接说其成本。没错,说的就是成本,服务行业的最大的成本绝不是你们可能认为的固定投资、进货成本、运营费用(水电、税等),而是对人员的投资成本。固定投资属于沉没成本,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怎么讨论都是没意义的。货品时现金流的保证,没有货,哪来的现金流?你知道百货行业现金流的重要性吗?百货行业

的行业本质就是资金的快速流通。资产收益率就是利润率乘以资产周转率。周转率需要货品保证。这个有点偏题,并且,我也不懂。

培训一个员工,从新手到熟练工,必须付出成本,这个成本具体是多少,我算不出来,只能问信誉楼去。但我知道,一旦这个员工流失,所有的成本都不见了,没了,消失了,没有任何意义。你可能会说,他在的时候创造价值了,不是那么讲的,要看到,顶替他的人要重新经过培训,付出同样的成本,等于一个人培训无数次,这么说明白了吗?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缺人。

3、人力物力。培训和学习是要花钱的,花的还不止是钱那么简单,还要配备人员,包括讲师、后勤、考核;时间,场地,机会成本,等等。光一个培训就需要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在运行,绝不是我这么两句话就能给说明白的,想说明白,还需要好几页。我最担心的是恶性循环。越没有员工越要付出这么多成本,越付出这么多成本,管理层越与基层分离,产生隔阂,进一步的不信任,这种惯性一旦形成,克扣工资或奖金,调低工资水平或维持低工资水平,减少培训成本,扩大招聘范围,降级进入门槛,这将是一连串的不利局面。希望信誉楼的高层管理人员千万不要犯了这个错误,当然,一天两天之内是看不出影响来的,肯定需要一个矛盾突出的过程,等矛盾爆发的时候,不是你走,就是我走,总之,这个结局只有企业承担。不要相信管理人员,“曹刿论战“中说了,肉食者鄙。既得利益者,才不会考虑信誉楼的生死呢。

4、高级人才。高级人才不一定是高学历人才,是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是任何企业的短板。信誉楼也明白,所以才不停的学习,我不知道他们都学什么,因为我也没在他们那上过课,并且我也懒得打听。不了解,我就不瞎说了,我就给提个醒。不同岗位学习的东西是不同的,不要跟我讲培训什么企业文化之类,你都看到这了难道还不明白企业文化是什么吗?所以,没有从一而终的学习教材,必须因人,因岗,因目的施教。我建议:基层员工,学习的是真金白银,何谓真金白银,就是销售技能、服务意识、别忽悠什么大道理,如果他们都把大道理弄明白了,还需要经理干什么。中层员工,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他们还在第一线,还能看到发生的事情,只是缺乏提炼的方法而已,还要学习,怎么偷懒耍滑,不然怎么当高层管理。高层管理,要学的是装样子,拍桌子,掉眼泪,讲故事。不明白?看新闻联播去。

还有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员工,比如:画画好的,唱歌好的,写字好的,背书好的,拍马屁好的,传小道消息好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画画好的培养他以后做陈列研究,唱歌好的培训他以后做广播播音,写字好的当文书,背书好的当助理,拍马屁好的当售后,传小道消息的做宣传。

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容易驾驭的,因为他的思想是丰富的,绝不是你的破烂制度可以约束的,因此,不要把企业的发展寄托在一两个天才的身上。

5、商学院。信誉楼说自己是百货行业的商学院,唉,真是敢说啊。我无语,我希望信誉楼企划部或者推广部或者广告部,把这句话改了吧。这个行业,不会因为信誉楼而重换光彩,也不会因为信誉楼而走向世界,何苦为难自己,把自己的好员工都逼走是好事?把一些浪得虚名的人放到行业里,你们自己不汗颜?还是务实点吧,你说你员工流失了,没人怪罪你,你非说自己是商学院,你告诉我有自己花钱教学生然后把学生赶跑的商学院吗?逻辑都不对,就敢出来骗人,这个企划部简直要害死信誉楼了。

学习不是目的,不要拿学习说事,尽管信誉楼有学习的实际,从来没有人为了学习而学习,你们已经教条主义了

信誉楼演讲

信誉楼读后感

信誉楼述职报告

信誉楼企业理念

信誉楼股权人力资本

信誉楼实习[定稿]

考察信誉楼之感想

信誉楼企业理念要点

信誉楼楼层经理岗位描述

关于信誉楼的述职报告

《论信誉楼企业文化.doc》
论信誉楼企业文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