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

2020-03-02 12:00: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分值: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稔(niǎn) 拔擢(zhuó).迂讷(nà) 桂棹兰桨 (zhào) b.自诩(xǔ) 癖好(pǐ)

夹袄(jiá) 决起而飞 (xuâ) c.玉簟(diàn) 踯躅(zhú) 流憩(qì) 飞来横祸(hãng)

d.迤逦(lì) 债券(juàn) 尺牍 (dú) 命运多舛(chu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孤骛 绣闼 盘桓 交头结耳 b.洗漱 松驰 辩护 提心掉胆

c.蓬蒿 耘耔 精粹 魑魅魍魉 d.摇撼 搭讪 孤僻 鱼舟唱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仲夏之夜,在海滨小店里,你可以一边吹着海风,一边和几个知心朋友聊天喝咖啡,尽情享受萍水相逢的温馨与浪漫。

b.群山染翠,万壑流泉,芳草遍地,春水映天,杂花生树,燕语莺歌......江南的春天是那么明媚宜人,秀色可餐。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湘西古城凤凰民风纯朴,社会安定,即使你一个人怀瑾握瑜走在偏僻的小巷里,也不必担心被抢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结合目前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供应能力等因素,我国医学和经济学专家论证确定了现阶段的疫苗重点接种人群,即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

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c.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已经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的爱情故事,我们听得唏嘘不已。

d.近来,美国保守派为达到转嫁金融危机影响,又利用其智囊团掀起一股\"中国操纵货币汇率论\",并宣称将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

5.下列各诗词选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a.重阳节 春 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 至

b.春 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 至

端 午

c.重阳节 元宵节 春 节

七夕节

端 午

d.元宵节 春 节 端 午

重阳节

七夕节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三句10分,共22分)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未,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先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郡,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①,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干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②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注]①(bì)不正,邪僻。

②《隋书》为唐代魏徵等撰;为避讳\"李世民\"而改\"民\"为\"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 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坐:因为 c.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庶;希望 d.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阙:缺失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每谓所亲曰

b.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d.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8.下面各组句子全部能表现梁彦光善于为政的一项是 (

①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 ②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 ③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④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粱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改变。 10.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3分) 翻译:

(2) 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4分) 翻译:

(3) 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3分) 翻译: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读长恨辞

宋?李觏

清?袁枚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4分)

答:

(2)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2.默写(错、漏、增一字该空即不得分,每空1分,共6分): ①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____________,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 ② 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④ __________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⑤ ___________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⑥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在这里,严羽已触及到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事实上,也正是初唐诗歌的兴盛、初唐诗人的辈出,才引发出唐廷对进士科内容进行改革,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一项主要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使诗歌成为有唐一代的首要文学。

由于寒门士子可以经诗赋考试而进士登科入仕,而男丁一旦入仕,还可免除赋役,这样,诗赋便自然与功名利禄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天下士子尤其是广大庶族寒士都倾心于诗歌学习与钻研,并乐此不疲。高适、孟郊、张籍、韩愈、李商隐、聂夷中等大诗人都是少时家境贫寒,全靠私塾、家教以及自学而成才。孟郊在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后,写下《登科后》这首有名的诗,抒发自己跃登\"龙门\"后的愉快心情: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为登\"龙门\",做诗真可谓\"呕心滴血\"。他与贾岛的\"苦吟\",不仅在唐代,即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出了名的。韩愈在为孟郊作的《贞曜先生墓志铭》中称孟郊做诗竟至\"刿目心\",\"掏擢胃肾\"的地步。不过,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识:\"唐代以诗歌取士,做诗的人们因用心做诗而致身体瘦削,亦不是什么丑事。\"

一方面,\"以诗赋取士\"使诗歌成为唐代知识分子的主要求生求官之术;另一方面,\"以诗赋取士\"也从诗人中造就出诸如贺知章、张九龄、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等一代名相、名臣和杰出思想家。而一旦求生、求仕特别是求仕不成、报国无门时,诗人们自然将诗歌用来作为抒发性情、表达心志的最直接方式。这样就不仅玉成了一批科举不第、仕途失意却诗名显赫甚至万世景仰的大诗人、名诗人(如李白、杜甫以及王之涣、孟浩然、贾岛等),而且使得唐代诗歌更具有了人文方面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色彩。你看:\"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醉时歌》);\"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这是何等的张扬狂放、淋漓痛快!这是一种具有独立人格、自由头脑与开放胸襟的愉悦和豁达!当然,李白之所以可以\"凤歌笑孔丘\"、\"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之所以竟将孔丘与盗跖相提并论而轻蔑之;张祜之所以敢于以诗歌去\"轻万户侯\"......诗人们之所以竞相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信口(笔)宣泄胸臆,不畏惧任何权贵、权威而抒发性情,粪土\"万户侯\",其大前提均在于有唐一代尤其是初、盛唐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在于从武则天以降历代皇帝们\"以诗赋取士\"的人才政策或言知识分子政策。

陈寅恪说:\"当时汉文化之中心在长安,以诗赋举进士致身卿相为社会心理群趋之鹄的。\"而这种情况,也必然会引起世家大族的强烈嫉妒与不满,其声讨之音时起时伏,一直贯穿于武后以后的两百余年里。仅载于《新唐书》卷四十

四、四十五《选举志》有关上疏罢试诗赋、停进士科的大臣就有代宗李豫宝应二年的礼部侍郎杨绾,德宗李适时期的太常寺协律郎沈既济,文宗李昂大和八年的宰相郑覃,武宗李炎时期的宰相李德裕等。如\"郑覃以经术位宰相,深嫉进士浮薄,屡请罢之。文宗曰:\'敦厚浮薄,色色有之,进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废\'\"(《新唐书?选举志上》)。这些反对者们其实很担心广大出身庶族寒士的知识分子抢去他们的饭碗,因此打着反浮薄的幌子去使绊、使坏。然而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君王们要的却是源源不断的大批新锐人才来参政议政,至于这些新锐的出身、地位如何,则是不予计较的。

(选自《文史知识》2007年第4期,作者子房,有删节)

13、依据原文,下列对\"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初唐诗歌的兴盛、初唐诗人的辈出,引发了唐廷对进士科内容进行改革,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一项主要内容。

b.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一项主要内容,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使诗歌成为有唐一代的首要文学。

c.\"以诗赋取士\",从诗人中造就了像贺知章、韩愈、王之涣、贾岛、刘禹锡等一代名相、名臣和杰出思想家。

d.\"以诗赋取士\",成就了一批像杜甫、孟浩然等这样的科举不第、仕途失意却诗名显赫甚至万世景仰的大诗人、名诗人。

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人严羽所说的\"以诗取士\"准确的阐释了\"以诗赋取士\" 的内涵,他的话也深刻的阐释了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

b.孟郊、贾岛少时家境贫寒,都以\"苦吟\"著称,世称\"郊寒岛瘦\"。 c.求仕不成使唐代诗歌更具有了人文方面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色彩。 d.\"以诗赋取士\"使诗歌成为唐代所有知识分子的求生求官之术。

1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诗赋取士\",对寒门士子们学习、钻研诗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b.初、盛唐时期政治开明,思想自由,诗人们在创作时没什么太多的禁忌。 c.武则天在选取参政议政的人才方面是开明的,不计较人才的出身、地位。 d.那些反对\"以诗赋取士\"的世家大族们应该是由世袭而得到爵位或职位的。

16、请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思想的天鹅

林清玄

有时候我在想,人的思想究竟像什么呢?有没有一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可以来形容我们的思想?

偶尔,我觉得思想像彩色的蝴蝶,在盛开的花园中采蜜,但取其味时,不损香色。而这蝴蝶不能在我们预设的花园中飞翔,它随风翻转,停在一些我们考察的花丛中,甚至让我觉得,那蝴蝶停下来时,有如一株花。

偶尔,我觉得思想犹如海洋,广大与深度都不可探测。在它涌动的时候,或者平缓如波浪,或者飞溅如海啸,或者反映蓝天与星光。只是,思想在某些时候会有莫名的力量,那像是鱼汛或暖流、黑潮从不知的北方到来,那可能就是被称为\"灵感\"的东西。

偶尔,我觉得思想像是《诗经》中说的\"鹞飞戾天,鱼跃深渊\"的鹞或是鱼。上至飞鸟下至渊鱼,无不充满了生命力,无不欢欣悦愉,德教明察。鹞鸟的眼睛最锐利的,可以在一千公尺以上的高空,看见茂盛草原中奔跑的一只小鼠;鱼的眼睛则永远不闭,那是由于海中充满了凶险,要随时改变位置。

不过,蝴蝶的翅力太弱,生命也太短暂;而海洋则过于博大而不能主宰;鹞呢?太过强猛,欠缺温柔的性质;鱼则过于惊慌,因本能而生存。

思想如果愿意给一个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天鹅的学名叫鹄,是吉祥的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那种两翼张开有六尺长的大鸟。它生长在酷寒的北方,隆冬到来之前,它能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它既善于飞翔,也善于游泳;它性情温和而仪态优雅;它善知和群,能互相守望;它颜色分明,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环境,不过分执著......天鹅有许多的品质,它的耐力、毅力和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对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鹅,不知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

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更要紧的是,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引自己的思想,让它在水草丰美的湖滨自在悠游。

据说,驯养天鹅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把天鹅的一边翅膀修剪,使它失去平衡不能飞,它就会安住于湖边。另一种方法是,把天鹅养在一个较小的池塘里。由于天鹅起飞,必须先在水中滑翔一段距离才能凌空而去,若池塘太小,它滑翔的路程太短就无法起飞了。

驯养思想的天鹅似乎不必如此,而是确立一个水草丰美的湖泊作为天鹅的家乡,让它保持平衡的双翼(智慧与悲悯),也让它有广大的湖泊,然后就放心地让它展翅翱翔吧!只要我们知道天鹅是季候之鸟,不管它飞到万里之外,在它的心灵中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经过数万里的时空,在千百劫里流浪,有一天,它仍就会飞回自己的家乡。

在我的心灵之湖泊,有一只时常起飞的天鹅。我看它凌空而去,心里充满对生命的探索的无限热诚。我让那只天鹅起飞,心里一点也不操心,因为我知道,天鹅有一个家乡,它的远途旅行只是偶然的栖息,它总会飞回来,并以一种优雅温柔的姿势,在湖中翩翩而落。

然后,它自由自在地梳理羽毛,啄食水草,快意地仰天高歌......17.怎样理解\"天鹅有一个家乡,它的远途旅行只是偶然的栖息,它总会飞回来的,并以一种优雅温柔的姿势,在湖中翩翩而落\"在文中的含意?(4分)

18.文章巧用比喻修辞和对比手法,形象化地阐述了\"思想\"这一抽象的概念,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19.请联系全文,概括说明\"思想的天鹅\"有哪些特点?(4分)

20.文章写到\"思想的天鹅\"\"不管它飞到万里之外,在它的心灵中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结合文意探究作者对人拥有\"思想\"的观点和态度。(8分)

六、选做题。考生只须从所给

21、2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要全选。(6分)

21、请简述外国小说《堂吉柯德》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2、12月7日晚我省湘乡某中学下晚自习时因人群混乱拥挤发生踩踏事故,导致8人死亡、26人受伤。这次重大事故引起政府、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反思。在新闻通报会上,面对记者\"这次事故反映出什么问题?今后将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的提问,作为省有关领导、市有关领导或教育局局长你将怎样回答记者的这个提问。

(仅选一个身份模拟回答,100-200字之间)

a省有关领导

b市有关领导

c教育局局长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历史上,有着精彩人生的杰出人物数不胜数,但他们的思想、个性、追求和经历又 是各不相同的。以天下为己任,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生实践\"仁\"的理想而不动摇,是孔子的人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项羽的人生;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园田, \"立足本色\",饮酒赏菊自得其乐,是陶渊明的人生; \"还我河山\"、\"了却君王天下事\", \"精忠报国\"、死而后已,是岳飞的人生......

请以\"精彩的人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 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3)不少于800字。

语 文 答 题 卷 选择题作答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3 14 15

答案

10.文言文翻译:(10分) ①(3分)

②(4分) ③(3分)

11、诗词赏析题(7分) ①(4分)

②(3分)

。 12.默写题:(6分)

16.(3分) 17.(4分) 18.(6分) 。

19.(4分)

20.(8分)

21或22题:(6分) 23.作文

1、b a熟稔(rěn)迂讷(nâ) c横祸(hâng) d迤逦(lǐ)债券(quàn)

2、c a.孤鹜 交头接耳 b.松弛 提心吊胆 d.渔舟唱晚

3、b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者景物非常优美。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美德。

4、a b句式杂糅,去掉\"的危险\"。 c有歧义,死去了的是翠翠,也可以理

解为翠翠的母亲。

d、成分残缺,改为\"为达到......的目的\"。

5、c

6.b(坐:因犯......罪或错误) 7.b(b项前者为第二人称代词,代人,译为\"他\":后者用作副词,表示期望的语气。a项均用作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c项均表示被动关系。d项均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方法,译为\"用\"。) 8.b 9.c(任相州刺史是惩恶和教化兼施,而任岐州刺史则是以静镇之,并非\"始终\",皇帝的赏识也是任职岐州时的事。) 10.(1)他的父亲常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品格、气概不凡,一定会使我们的宗族兴盛。\" (2)相州治所邺都的民风不淳,民众人多善变而狡诈,他们给彦光编了歌谣,说他不能够治理州郡、教化民众。

(3)焦通于是就受到了感化而醒悟,既难过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就教训他,等他明白道理之后就让他回家了。

11、(1)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2分)。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1分);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泪失所的悲剧。(1分) (2) 两诗的表现手法一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 (1分),袁诗是将李杨二人生离死别的泪水跟普通百姓夫妻的离别泪水作对比。(1分)

12、①零丁孤苦

②悟已往之不谏

③不坠青云之志

④楼船夜雪瓜洲 ⑤花自飘零水自流 ⑥古来万事东流水

13.c 王之涣、贾岛不是 14.c a.严羽只是\"触及\"这个话题但并未准确阐述。b、贾岛是否少时贫寒,文中并未明确指出,所以这样的推断不可靠。d原文是说\"主要求生求官之术\",以偏概全。

15.d 文中意思推不出这个结论

16、本文旁征博引,论述了唐代以诗赋取士制度产生的背景、推行的原因以及这种制度对唐诗繁荣的巨大推进作用。

17.答案:有了思想,有了理想,便能主宰自己的一生;不管走向何方,都不会迷失方向,永远具有温柔的品质和优雅的气质。

18.①至⑦段将天鹅与蝴蝶、海洋、鸢和鱼进行对比,突出天鹅的特点。

⑧至⑩段将驯养的天鹅和驯养思想的天鹅的方法进行对比,引用典故,强调:思想的天鹅也像是身穿白袍子的士子,在起飞的那一刻不能轻视。 最后一段描给自己心中的天鹅,表明主旨及情感。

解析:解答本题只要抓住了对比手法就能很好的解决。本文对比主要有两处,一是将天鹅和蝴蝶等等对比(1--7段),二是将驯养的天鹅与驯养思想的天鹅的方法对比(8--10段),据此可以把文章分为三段。

19.答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主宰自己;性情温和优雅;眼光敏锐,黑白分明;浩瀚博大,灵动执著;心里充满对生命探索的无限热忱。(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解析:本题根据第6段\"它既善于飞翔,也善于游泳;它......毅力与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和第11段\"有一只时常起飞的天鹅,......对生命探索的无限热忱\"之类语句可以概括出来。 20.(该题可灵活处理,意思对即可。每小点4分,共8分)

(1)观点:①思想是人的灵魂,失去了思想,便犹如天鹅被剪去双翅,不能展翅高飞;②人有了思想,才不会迷失方向、迷失道路,才能不断奋斗、进取,成就人生辉煌。 (2)态度:对拥有\"思想\"的向往、欣赏、赞美。

解析:本文基本观点是\"人要有思想\",然后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没有思想会怎样,有了思想会怎样,答案自然就有了。

21、(参考答案)小说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柯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如大战风车,挑战羊群,错误拦截女士的马车和塞哥维亚人的送葬队伍等。他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唐吉柯德同情弱者、疾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他的行为可笑但却被寄予极大同情。桑丘黠中有憨、粗中有细、尽管私心不小,但对唐吉柯德忠心耿耿。

22、(参考答案)注意符合人物身份,讲话的立场、角度、分寸,语言要得体。省领导要从全局考虑,作出部署;市领导要突出善后处理工作,安抚受伤学生及受害家长,稳定局面;教育局局长要诚恳道歉、深刻检讨,承担相关责任。 【文言文参考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泾川县)人。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常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品格、气概不凡,一定会使我们的宗族兴盛。\"两魏人统末年,彦光进太学学习,泛览了经书和史书的要略,做事有规矩和法度,即使在匆忙之际也严守礼仪。到隋高祖接受了北周的禅让登基,任命彦光担任岐州刺史。开皇二年,皇上驾临岐州,很赏识彦光的才能。几年之后,彦光凋任相州刺史。彦光以前在岐州任刺史时,那儿的民风很质朴,彦光用为政安定的方式来治理,使得一郡的风俗人心都受到了教育感化。等到了相州,依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治理。相州治所邺都的民风不淳,民众人多善变而狡诈,他们对彦光编了歌谣,说他不能够治理州郡、教化民众。皇上听到了这个歌谣就责备了彦光,最终因此获罪而被免官。一年多以后,被任命为赵州刺史,彦光对皇帝说:\"请求再任命我为相州刺史。我将改变方法,期望能有办法米改变那儿的民风,来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再次任命他为相州刺史。相州的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听说彦光是白己请求前来的,没有不嘲笑他的。彦光一到任,就揭发隐匿的奸邪之徒及其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当初,北齐灭亡之后,世族士绅和读书人大多迁居关内,只有工匠、商贩和乐户人家迁移充实聚居在州城的外城一带,因此民风险恶邪僻,无端地编造歌谣诽谤、控告官员,频繁地挑起许多事端。彦光想要革除这些弊端,就用俸禄延请中原的儒学大师,在每个乡里建立学校,不是圣贤的学说不准教授。从此民众都能够克制自励,民风大有改变。有一个滏阳人焦通,性好酗酒,在对待父母的礼法上有过错,被堂弟告发。彦光并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焦通于是就受到了感化而醒悟,又难过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就教训他,等他明白道理之后就让他回家了。后来焦通改正了过错,磨砺白己的品行,最终成为了有善行的士人。彦光用德行来教育、感化民众的行为,都如这样的情况。官吏民众都被他感化而爱戴他,相互之间都没有了争执。

高二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测试题5

高二语文测试题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赤壁赋测试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题

高二政治上册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达标测试题

重庆市“七校联盟”学年高二12月联考政治

《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doc》
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