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逍遥游_教学设计_教案

2020-03-02 03:44: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3、初步理解“逍遥游”。

2.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马叙伦曾经说过:“开宗不解‘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 足见《逍遥游》之魅力。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并翻译了全文,下面请同学们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多媒体展示:

1.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三餐而反

(返)

(2)小知不及大知(智)

(3)此小大之辩 (辨)

(4)而征一国者(耐)

(5)旬有五日

(又)

(6)御六气之辩(变)

2.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3.一词多义

(1)志 例句

处 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训俭示康》

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

《逍遥游》

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

标记、做标记

(2)名

例句

出处

释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逍遥游》

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

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

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

名义 (3)图

例句

出处

释义 而后乃今图

《逍遥游》

图谋

图穷匕首见

《荆轲刺秦王》

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

《促织》

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郑伯克段于鄢》

谋取、设法对付

(4)置

例句

出处

释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逍遥游》

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

《郑人买履》

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

《鸿门宴》

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王忠肃公翱事》

摆、设

(5)穷

例句

出处

释义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逍遥游》

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训俭示康》

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上》

不得志,与“达”相对

二、讲授新课

1、作者怎样描写大鹏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等夸张手法。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向往自由又无法自由,大鹏的形象,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他极写鹏之大,暗示人之小。

“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逍遥游呢?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1)“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2)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总之, 作者所谓的“逍遥游” 指的是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1)、借用寓言说理。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大胆的构思。

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大鹏的雄伟,那“以11千岁为春,11千岁为秋”的大椿的长寿都体现了这一点。再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4、大家学习本文之后有什么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呢?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看来,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也不可能达到的主观幻想。可是他所表现出的对于理想的追求本身却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虽然我们因为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总要受到种种约束,未必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但是不愿沦落、原为理想而努力的精神却是振奋人心,催促人进步的,在这追求中、挣扎中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高远的层次与境界。

5、庄子思想、人格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多媒体展示名言:

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中国最有价值的思想。——海德格尔(德国)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 ——林语堂(《信仰之旅》) 庄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 (1)生活中喜用大鹏取名。

如岳飞的字叫“鹏举”,就是引用大鹏鸟来的;宋朝的神仙陈抟,为什么叫抟呢?取“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意,陈抟的号叫“图南”,也是从《庄子》里来的。古往今来叫图南的,叫飞的,叫鹏的,不晓得有多少。人家有出门读书的,我们送给他“鹏程万里”四个字。

(2)借庄子思想表达高远志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南唐时代有一位文学家叫高越,在他没有得志的时候,文学境界很好。南唐在中国历史上是五代时期,天下很乱,军阀各霸一方,这个称王,那个称帝。高越当时在湖南,湖南有一位姓李的称王,看到高越很有学问,很有前途,就想把女儿嫁给他。如果是普通的青年还真是求之不得,一个小国王把公主嫁给自己,那鹏程万里,前途无量啦。可是高越不干,他看出姓李的有这个意思,就套用《庄子》里的典故写了一首诗:“雪爪星眸凤鸟归,”他形容像鹰、鹏鸟一样,爪是白的,一个任何的生物,寿命活得很长,变白了;“星眸”,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亮得不得了。“摩天抟带锦毛衣,”就是庄子所讲的:“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这样的飞,文学上叫做“摩天而飞”,跟青天相摩擦。“虞人不漫张罗网,”你不要想布好网,把我这个大鹏鸟抓住。“虞人”是中国古代管山林,管动物的官职, 相当于农林局局长兼野生动物园园长。“未肯平原迁草飞。”老实告诉你,你这个地方太小,还不够我翅膀一展开,我不想在这里飞。

(3)庄子思想对中国文人尤其是失意文人的影响。

庄子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在魏晋时期成为品评人物高下的一项重要标准。皈依自然也成为历代文人理想中的人生境界。更为可贵的是,庄子思想中叛逆愤世的一面,成为后世文人抗争现实的强大的精神武器。李白傲睨权贵,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粪土荣华富贵,“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为北流”(《江上吟》)。这些都可看出庄子思想的影子。苏轼的文章,最得力于《庄子》,他的《赤壁赋》从思想到语言都脱胎于庄子,所谓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与庄子的风格极为相似。

同时,庄子的消极避世、胆怯退缩也成为后世文人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温床。 总结:

庄子思想和文风对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如 郭沫若所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总结一:顺应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达到无所依赖、安宁恬静、悠然自在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总结二:

课后习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逍遥游》出自《

》一书,该书是

中期思想家

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逍遥游”的含义是

,即文中提出的

”的境界,真正能达到“逍遥”境界的,只有

,因为他们

。 庄子的文章,有时像风行水比,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他常常大量采用并虚构

来讲道理,善用

,想象奇特。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北冥(míng)

尘埃(āi)

坳堂(āo)

抟扶摇(chuán) B.鲲鹏(kūn)夭阏(yān)

蓬蒿(hāo)学鸠(jiū) C.晦朔(shuî)泠然(líng)

舂粮(chōng)

决起(jué) D.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鸠(tiáo)数数然(shuï)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鲲鹏展翅

莽莽沧沧

食不果腹

晦朔

B.乘奔驭风

不翼而飞

胶柱鼓瑟

遨翔

C.饮鸩止渴

雀巢鸠占

载舟覆舟

芥蒂

D.逍遥自在

颓废沮丧

荣辱毁誉

匹敌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御六气之辩

) )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5.★★★下列不翻译恰当的一句是(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在世间的他,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B.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这样,(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闻名。 D.去以六月息者也——(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三餐而返,腹犹果然。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7.★★★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 答案:

1.《庄子》

战国

庄周

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然自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神人、圣人

无己、无功、无名

寓言故事

比喻 2.D点拨:A项“抟”tuán;B项“阏”è;C项“决”xuè。 3.D点拨:A项“苍苍” 。B项“翱翔”。C项“鹊巢鸠占”。

4.D 点拨:A项“知”通“智”。B项“有”通“又”,“反”通“返”。C项“辩”通“变”。

5.D点拨:(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

6.C点拨: A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B项虽然:(古义)虽然这样,是两个词。(今义)连词,是一个词,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甲事而不成立。D 项海运:(古义)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7.D点拨:“《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说法不准确。

板书 逍遥游 大鹏形象 逍遥游的含义

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

1)、借用寓言说理。 2)、大胆的构思。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课文《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的教学设计

《逍遥游》公开课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思路

《逍遥游》教学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逍遥游》教案

《6_逍遥游_教学设计_教案.doc》
6_逍遥游_教学设计_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