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识字教学方法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020-03-03 04:50: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注重识字教学方法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2011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研究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乐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下面是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趣味识字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教学时,我采用编顺口溜、猜字谜、编儿歌等有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在教学中,这些识字方法在我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其中,编顺口溜和猜字谜是我班学生最热衷的识字方法。编顺口溜和谜语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不但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意志和思维品质,学习生字也特别快。经常引导学生编一编识字顺口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妈妈。又如:清、晴、请、情、睛、晴”等字时,有水方说清,日出天气晴,有言去邀请,有心情意浓,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低年级的孩子还喜爱猜谜,如“全”字是“大王头上有一人”,“半个月亮爬上来”是“胖”。 用这样的趣味引导法指导学生识字,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对汉字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二、自主识字 轻松愉快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开展游戏活动

小学生天性喜欢游戏,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的教学目的,而且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儿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琅琅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的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记诵,有利于学生主动识字。如教学“己、已、巳”是易混字,“堵巳不堵己,堵了一半就是已”,孩子在一句简短的歌谣中加强记忆,分清了“已”和“己”的字形,又拓展学会了“巳”。又如“荷——有个小孩儿叫小何,头戴一顶大草帽,草帽圆圆绿油油,原来是片大荷叶。”“飘——二小头上飘西风。”“想——相片放在心口上,天天看了都会想。”从学生自编或在家长的帮助下编创的儿歌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的识字能力在逐步加强。

2、充分利用“语文园地”

教材中“语文园地”的设计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激励每位学生都去发现,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语文园地一”中“我的发现”向学生提出“今天发现了两种识字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哥──歌”“古──故”等13组字,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发现了哪种识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可在互相交流中,根据自己的实践所得对这些识字方法,进行选择和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读书和识字方法。再如学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扌”旁的字和动作有关,在识字中,先让学生读一读“摔”“拦”“拾”“摸”“拨”“擦”这些字,而后将这些字编在句子里,如:“你摔了东西,我拦住你,又帮你拾起来,摸一摸你的手,拨开你额上的头发,擦掉你头上的汗水”,并引导学生自己来编,这种练习学生最喜欢参与,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识记形声字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识记生字过程注意发现、运用,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既认识了字,又有总结出汉字形体的一定规律,从而体味到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主动、高效识字。

3、竞赛识字法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识字小能手”、“识字小精灵”、“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蜻”、“蜂”、“蜘”、“蚓”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坐、站、跑、跺、跳、蹦”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

三、形声字识字 拓展思维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片断:学习生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我们今天学的字都很有趣啊?请看黑板上的几组小动物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字都带有“虫”字旁,它们都和昆虫有关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些字的音,看一看这些字的形,你又会发现什么? (引导形声字的规律:这些字的左边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表示的是字的读音) 师:汉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与字有关的意思,一边表示字相似或相同的读音,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你们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形声字吗? 生1:晴、情、清、请„„ 生2:吗、妈、骂、蚂„„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课后同学们就可以利用汉字的这一构字规律进行大量的识记生字活动。

在教学中,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本课所要识记的生字大都是形声字。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让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并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培养识字能力,扩展识字量。

四、课外识字 放眼生活

《课程标准》还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除了重视课堂学习之外,也注重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放眼生活,多渠道识字认字。

1、利用班级图书角识字。我还可利用班上的图书角开展书市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阅书刊、杂志,并指导学生注意在阅读的文章中有没有学过的生字,它在文章中组成的是什么新词,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与老师,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学生们通过读,在读中巩固识字教学,又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为今后读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利用生活情境识字。大街上的广告牌、标语牌、餐厅名、商店名;电视、电影中出现的文字;家具、衣物、食品上的说明都是学生学习生字的好帮手。所以,我曾设计过一个“边走边看”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多留意,看到店铺招牌、广告条幅、路牌上认识的字,就把它读出来,不认识的就把它记在心里,然后问同学、老师或家人。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作为识字汇报课,将评出三名“识字小博士”在课室后面的黑板报编入光荣榜。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很不错。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必须处处留心,时时学习,才能认识更多的生字。

3、给实物贴标签。学生熟悉的事物,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事物紧密联系”的观点。

开学一周后,我把教室里的可视物品贴上写有拼音及汉字的标签,平时触目可及,老师在拼音教学时可以适当引读,下课与学生闲聊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利用生活环境,在熟悉拼音的同时,学生就能认识难度较大的字。给实物贴标签,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好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给学校或家里的用品贴标签,利用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识字,有益于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学生自制卡片或纸条,写上字词贴在物品上,例如在“空调”上贴上“空调”两个字,“写字台”上贴上“写字台”三个字,将家中的一些常用物品都贴满了字条。有的家长把“电视”“电脑”和“电话”分放在三个一样的小盒中,让孩子去区分它们的不同并贴上正确的标签。在学校里,学生们也在课桌、讲台、黑板上贴上字卡。班级布置也尽量让学生们动手,如“卫生角”“图书馆”“公告栏”的标牌都让学生试着写。陶行知先生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在一起教。”在给实物贴标签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字,而且激发了强烈的识字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中,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识字不再是一种乏味的机械的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生字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作为我们在一线的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去寻找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让学生由“学全”到会“会学”,更好地为他们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注重“字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优化识字教学 提高识字效率

运用多媒体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创新识字教学 提高识字效率(推荐)

巧用多媒体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方法

《注重识字教学方法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doc》
注重识字教学方法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